文物保护法小课堂心得体会如何写 保护文物的教学反思(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文物保护法小课堂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河南城建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城建类本科院校,历经30多年的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营造浓厚的城建文化氛围,增强城建文化软实力;学校决定建立城建博物馆。城建博物馆集建筑类文物收藏与保护、陈列展览、教学、科研、育人为一体,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建筑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建筑理念,积淀城建文化底蕴,塑造高水平城建大学的灵魂。
城建博物馆是我校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筹建工作已经开始,亟需大家的关注、参与和支持。为此,我们呼吁广大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全体在校学生、历届校友和热心城建事业的社会各界朋友为我校城建博物馆捐赠文物。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类各种木作、土作、石作等老式工具、建筑材料加工的老式工具、建筑构件、老物件及相关物品。
(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类历史文献、建筑经典书籍、建筑堪舆著作、施工图纸、图画、老照片等。
(三)具有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的建筑物、建筑构件的模型、复制品。
(四)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
(五)捐赠物的历史年代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即可。
(上述物品详细分类及参考名目见附表)
捐赠物必须为合法持有。以捐赠人自愿为原则,充分体现捐赠人“支持城建、关心教育,关爱文博”的意愿。
(一)无偿捐赠:接受个人、团体无偿捐赠,捐赠物由校城建博物馆永久收藏。
(二)有偿捐赠:捐赠者所捐赠的文物(或老物件)有较高收藏价值,数量和品种较多,经专家鉴定,学校将给予捐赠者一定奖金。
(三)征购:按照自愿出售的原则,经专家鉴定,以合理的价格学校对文物(老物件)行收购;物品收藏人将其所有权转让给我校城建博物馆。
(四)借展:物品持有者与校城建博物馆签定借展合同,物品产权归文物持有者,展览期间的安保、展示、保管由城建博物馆负责。展期结束后,我校负责退还。
(五)寄存:物品持有者以自愿寄存的方式,将物品寄存我校城建博物馆,物品产权归其持有者,存取自由,寄存期间的安保、展示、保管、维护由我校城建博物馆负责。
(六)欢迎广大师生、离退休老同志、历届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向我校提供城建类文物(老物件)线索。提供者可将文物照片和文字信息发至pgylhd@,同时电话(13937593179)告知。
(一)对捐赠者颁发捐赠荣誉证书。所捐文物(老物件)价值较高或批量捐赠,学校将把捐赠者载入城建博物馆馆史。对批量捐赠有价值文物者学校举办捐赠仪式。
(二)对捐赠和征购的文物(老物件)注明原所有人的姓名、身份、地址、个人照片等信息,留下永久纪念。
(三)城建博物馆对所有捐赠的物品,将详细造册登记,拍照编码、妥善保管,精心维护、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全体教职员工:建设城建博物馆是我校进一步增强内涵建设、提升文化底蕴、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请您献出一份力量。
在校大学生:建设城建博物馆是为了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和成长成才环境,请您积极支持、参与此项事业,为母校留下美好的记忆。
离退休老同志:您已经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付出了较大的心血,办好城建博物馆还需要您再出一把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校的发展再立新功。
历届校友:多年来您情系母校,为母校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建设城建博物馆还需要您的关心支持,为学弟学妹们的成长进步奉献爱心和力量。
社会各界友人:感谢您对河南城建学院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办好我校城建博物馆还需要您伸出援助之手,众人捧柴火焰高,让我们携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心系城建,捐赠文物;传承文明,泽被后人。捐赠不分多少,善举无论先后,贵在有份爱心。城建博物馆建设需要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您的善行义举将托起见证城建历史、传承建筑文明、惠及城建学子、恩泽后世子孙的千秋功业,我们热切期待您的参与和支持!
捐赠工作联系人:卢老师
电话:13937593179,18537508561
地址:河南城建学院行政楼五楼509室
河南城建学院城建博物馆(筹)
20xx年6月1日
关于文物保护法小课堂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福建省内最大的寺庙――泉州开元寺。开元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人们常说“自古名山僧占多”,其实是冤枉了出家人。与世无争的僧人隐身在高山峻岭之上,本意是修心养性,却常成为德高望重的高僧,因而山以僧名,闻名遐迩。而泉州开元寺就座落在平平无奇的鲤城区西街,与凡世的隔绝只靠山门前这堵象征性的屏障一紫云屏,这无形中缩短了尘世与佛门的距离。缺少名山大川的陪衬,却多了善男信女的亲近,这就是泉州开元寺的独特之处。
泉州开元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十佳”风景区,或许大家想知道,开元寺何以能够闻名海内外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领略、细细品味吧。
眼前这座别致的建筑就是开元寺的山门,也叫天王殿。它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前后已经过几次火灾烧毁与重建,现存建筑是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大家先请看这石柱:上下端略细,中部较粗,呈梭子状,学名梭柱,据考证为唐朝的石柱风格,年代已十分久远了。石柱上还悬挂有一木制对联“此地方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这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所写的。它是泉州这个具有浓厚宗教文化色彩的古城风貌的真实写照。分坐在天王殿两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规制所配置的密迹金刚与梵王。它们怒目挺胸,状极威严,与一般寺庙所雕塑的四大金刚有较大差别,有人谑称它们为“哼哈二将”。
跨过山门就到了拜亭。站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东西塔和宽敞明亮的东西两廊对称地排列在两旁,而我们所在的位置就在开元寺的中轴线上。佛教传入我国巳有一千多年历史,并在中国落地开花,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开元寺的布局就突出了我国古建筑的南面为尊和中轴线为主的特点。
拜亭前的这个大石庭,是个“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动。每逢农历二十六日,这里人山人海,梵呗声声,一派泉南佛国景象。石庭两边分列着八棵200至800岁的大榕树,阴翳蔽日,盘根错节,增添了开元寺静寂、庄严的气氛。树下排列着11座唐、宋、明时期不同形式的古经幢、小舍利塔,以及两只。庭中还置立着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炉,盖钮雕蹲狻猊,炉身周雕幡龙、祥云、莲瓣、蔓草等纹饰,形制优美,雕工精妙。焚帛炉稍后两侧,还有两座南宋绍兴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厢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萨锤太子舍身饲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时留下的痕迹。
在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就是眼前这座大雄宝殿。因传说建殿之时有紫云盖地,所以又叫紫云大殿。大殿上方这块巨匾写有“桑莲法界”四个魏碑风格的大亨,以应桑开白莲之说。早在唐朝初期,泉州已盛产丝绸。这片地原是大财主黄守恭的桑树园,后来捐给匡护大师建寺。关于这件事,有一个很动人的传说:一天,黄守恭梦见有一个僧人向他募地建寺,他说等桑树开白莲花后就献地结缘。几天后,满园桑树果然都开出白莲花,黄守恭深被无边佛法所感动,果然把这片桑树园捐献出来。其实,黄守恭本为乐善好施之人,桑开白莲之说乃是人们敬慕佛祖,附会而成,但这一神奇的传说却为泉州人民所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因而开元寺也得了“桑莲法界”的美称。
大雄宝殿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后经过唐、南宋、元、明几次受灾与重建,现存建筑物是明代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遗物。大殿通高20米,面宽九间,进深六间,面积达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远,外观雄浑,保存唐朝宏模巨制、巍峨壮观的建筑风格。
大殿正中供奉的是御赐佛像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的最高神抵。其两旁是五代王审?修大殿时增塑的四尊大佛,依次为东方香积世界阿?佛,南方欢喜世界是宝生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北方莲花世界成就佛,合称五方佛,也叫五智如来。这五尊大佛金光闪烁,衣纹清晰,神容慈祥,法相庄严,双手分别作说法、施与、接引、禅定等相,工艺精巧,令人叹绝。五方佛的胁侍有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势至、韦驮、关羽、梵王、帝释等诸天菩萨、护法神将共10尊。在大殿后正中供奉着密宗六观音的首座圣观音以及善才、龙女和两翼神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开元
文物保护法小课堂心得体会如何写 保护文物的教学反思(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