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 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心得体会(4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红色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从1919年5月北京城内爆发出那觉醒的呐喊到1949年10月北京城内响彻云霄的义勇军进行曲,从1921年七月嘉兴红船上传出的拯救中国的声音到20__年党的xx大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从马列主义在中国大地的延续,_的诞生到科学发展观的诞生。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中国共产党用红色精神让幸福之花开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五月,神圣的五月,多少年前的那个时候,先烈们用他那火热的身躯解放了全中国。青春不会再回,年轮不会再回,历史不会再回,但它永远记在中华民族的功碑上,闪着不朽的光辉。
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辈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牺牲,在红军翻越雪山的途中,极度恶劣的自然环境如同敌人般残酷的考验着战士们的意志,寒冷侵袭着每一个人。一位军需处长为了确保行军正常进行,为了长征的胜利,尽量为每一位战士配备棉衣,而自己却身着破旧单薄的军装被寒冷夺取了生命,他倚靠在光秃的树干上,好像一座雕塑,这座雕塑就是红军长征中永远屹立不倒的丰碑,这座丰碑就是红色精神的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在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铁人王进喜凭借“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的爱国热情投身建设,在大庆一座座像解放军战士一样耸立的石油钻井,就是“铁人精神”丰碑,就是爱国精神的丰碑。
仰望这座伟大丰碑我感到中华民族正闪耀着我们民族特有的坚忍不拔、不畏艰难的伟大精神,而且,也正是这种不屈的民族精神,使古老的中国从落魄中重新崛起,并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史如烟,恍如一部诗篇巨著,以悲壮、以凝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这部宏伟诗篇中,爱国主义从来都是一面鲜艳的红旗,指引我们奋发向前!
今天,坐在宽敞明亮教室的我们,沐浴着祖国的春风,成长在幸福小康社会的我们,仰望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应该深刻领悟和继承红色精神,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刻苦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奉献青春。
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响应时代的号召,弘扬民族精神,挺起我们的民族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拼搏!
2022红色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这种精神是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忠诚坚定的信念,是为了祖国的解放和富强,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精神,更是一种团结互助、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伴随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历史的风,翻开了100年前的那一页。那一年,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黑暗的中国重见光明,我们的革命也从此有了方向。
克山是革命老区,红色沃土。也是伟大领袖毛泽东次子毛岸青同志留下光辉足迹的地方。1947年秋,毛岸青同志从苏联留学归国后,来到克山县参加土改斗争。他走村串户,访贫问苦,同克山干部群众一道打土豪、分田地,为克山土改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东北地区和中国土改工作的典范。为表达克山人民对毛岸青同志的缅怀之情,克山县建立了毛岸青纪念馆,使其成为全县人民感怀历史、饮水思源的重要场所,让红色基因、革命精神代代传承。
《平语近人》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话:“爱子,教之以义方。”如果一个人真的爱自己的孩子,那就应该用道义来引导他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就是我的骄傲,爷爷是
红色教研活动心得体会和感想 红色教育研学活动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