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与心得体会简短 文章的心得(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文摘与心得体会简短一
1、世上再也没有比时钟更加冷漠的东西了:在您出生的那一刻,在您尽情地摘取青春幻梦的花朵的时刻,它都是同样分秒不差地滴答着。——高尔基《时钟》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写出了时钟的无情,提醒我们珍惜时间。
2、人行秋色之中,脚下踩的,发上戴的,肩上似有意无意飘坠的,莫非明艳的金黄与黄金。——余光中《左手的掌纹》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叶比作黄金,生动形象。
3、那雪,白得虚虚幻幻,冷得清清醒醒,那股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叠字,展现了文字的音韵美,表现了雪的冷艳与凄丽。
4、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花比作羽毛,表现了牡丹卓越的风姿。
5、桔红色的房屋,像披着鲜艳袈裟的老僧,垂头合目,受着雨底洗礼。——张爱玲《秋雨》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写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6、时间好比一把锋利的小刀,如果用得不恰当,然后会在美丽的面孔上刻下深深的纹路,使旺盛的青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消磨掉。——张爱玲《心愿》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象征的修辞手法,然后写出了自己对时间的看法,时间是小刀,生命好不好要看自己把握得好不好。
7、像一个巴掌,鲜红、鲜红;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永不凋谢!——《秋叶》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秋叶的颜色形状和姿态,表现了秋叶和秋色的美好。
8、几个小伙伴,借着月光画竹影,你一笔,我一画,参参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几分中国画的意味。——丰子恺《竹影》
赏析:寥寥数笔,写出了几个小伙伴作画的情景,幽默风趣,用笔简练而独到,充满了丰子恺作品独特的魅力。
9、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条流动的江河。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花朵比作江河,语言精致优美,然后富有感染力,言语间充满了对桐花的喜爱,让读者也仿佛一起看到了这漫山遍野的桐花开放的胜景。
10、他悲戚地举目遥望苍天,繁星宛若玉色的百合漂浮在澄静的湖面上。
赏析:这句话运用比喻的手法写星星非常传神,把繁星比作百合,突出它的干净纯洁,()把夜空比作湖面,写出它的平静美好。然而这样的美景下,我却要死去了,反衬出我的懊悔。
11、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
赏析:该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停在树枝上的小鸟比作树叶,将鸟鸣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的表现出冬天老槐树的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
12、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然后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浮生若梦”,“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然后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13、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
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赏析: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14.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然后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
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赏析: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15、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间的哪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赏析: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所走过的路,体验过的生活,你就会觉得其实你一直活在幸福的包围圈中。
16、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副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辩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我们!都有责任!
赏析:每每想任性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心中总有个声音在提醒自已,这件事不能这么做,会造成怎样怎样的后果。这就是责任!
17、生活是爱的海洋,人人都呼吸着爱,感受着爱。然后生活就像一片夜空,在流星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壮丽的美;生活就像一涓细流,在穿石的精彩瞬间,令人感受到坚持的美……但人间最美的,是爱。
赏析:运用了比喻形象的写出了“爱”的重要。
18、抛不完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
赏析:运用了排比,营造出静谧的淡淡的忧伤的气氛。
19、我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种舞动的劲,带动我青春向上的心灵;我思“小桥流水人家”那游子的乡愁,牵动我年少的思绪,拨动我心灵的思乡琴弦;,然后我悟“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寂静,那和祥,抚着我年轻狂妄的想法,赋予我冷静的思想。
赏析: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将诗词串联起来,表现出对诗词的喜爱。
20、夜,好静谧,柔和的月光洒了一地银白;夜,好深沉,父亲那时起时落的鼾声犹如一首动人的月光曲,回荡在夜色上空。望着熟睡中父亲的脸,我的思绪也飘向那片圣洁的夜空……
赏析:运用了比喻,有夜空这一景象引出对父亲的思念。
扩展:
对人生的领悟句子
1.男人:20岁时是半成品,30岁时是成品,40岁时是精品,50岁时是极品,60岁时是样品,70岁时纪念品。
2.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3.结婚三部曲:第一年,男的在说,女的在听;第二年,女的在说,男的在听;第三年,男女一起说,邻居在听。
4.要输就输给追求,要嫁就嫁给幸福。
5.明明是傻,却说是逆向思维。
6.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7.每天把牢骚拿出来晒晒太阳,心情就不会缺钙。
8.路是大地一道难愈的伤痕,然后因此人生每一步都是隐隐的痛。
9.若能一切随她去,便是世间自在人。
10.爱像圆周率,无限不循环。
11.网上岁月如飞刀,刀刀无情催人老。革命身体最重要,上网不要熬通宵。
2022文摘与心得体会简短二
摘要也就是内容提要,是论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建立在对论文进行总结的基础之上,用简单,明确,易懂,精辟的语言对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留主干去枝叶,提取论文的主要信息。作者的观点,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成果,独到的见解,这些都应该在摘要中体现出来。
为了便于索引与查找,易于收录到大型资料库中并为他人提供信息,论文摘要应以第三人称写作,应是一篇具有独立性的短文。
1、摘要的字数
摘要字数要求在300~400字之间。
2、摘要的基本规范
(1)应以第三人称写作。摘要是完整的短文,具有独立性,可以单独使用。即使不看论文全文的内容,仍然可以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作者的新观点和想法以及论文所要实现的目的,采取的方法,研究的结果与结论。
(2)叙述完整,突出逻辑性,短文结构要合理。
(3)文字简明扼要,不容赘言,采用直接表述的方法,不使用不必要的文学修饰,做到用最少的文字提供最大的信息量。
(4)摘要中不使用特殊字符,图表以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不能列举例证。
3、摘要的内容构成要素
目的,方法,对象和结论称为摘要的四要素。
(1)目的:毕业论文研究的范围,目的,重要性。
(2)方法:毕业论文的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成果:陈述毕业论文研究成果。
(4)结论:通过对问题的研究所得出的重要结论及主要观点(简写),
(论文题目:个人所得税流失问题的探讨)
自1993年统一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个人收入的增加成为我国目前增长速度最快的税种。
但同时个人所得税也是我国税收流失比较严重的税种之一,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税收流失机理的探讨,流失规模的测算显得尤为重要。
运用数量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初步测算个人所得税流失的规模,证明税收流失的严重性,解释个人所得税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税收制度的不完善,
税收法制建设滞后而造成的收入分配机制扭曲,加之信用制度缺失,传统文化的惯性等诸多原因加剧了税收流失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尽快出台税收基本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及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对策建议。
2022文摘与心得体会简短三
浅论生态哲学
摘要: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步结束工业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走向通往生态文明时代的道路上。与此同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及其哲学思想也注定随之发生变化。就如马克思曾说过的:“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生态哲学就是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哲学思想产物。
一、生态哲学的来源
生态哲学或者环境哲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产生的背景在于人类经济技术的盲目发展给人类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机,如人口爆炸、土地沙化、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这给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陷入了严重的困境中。面对这样的情况,西方国家的进步学者们开始考虑如何从注重经济和物质生活的传统观念中解脱出来,于是乎,以生态原则为核心的生态发展观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域中。生态哲学开始产生,它呼唤人们要树立现代生态意识,要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然而,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生态哲学就开始孕育。在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兴起在促进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也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1933年,德国哲学家史怀泽出版了《文明与伦理》一书,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法则。1949年,美国的生态学家、森林保护工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出版了他的论文集《沙乡年鉴》,提出了“生命共同体”的概念,呼唤一种大地伦理观。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林恩?怀特指出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权利意识和统治意识,认为应该探寻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对生态环境的所作取决于我们对‘人—自然关系的认识。更多的科学和更多的技术将无法使我们摆脱现在所面临的环境危机,除非我们能找到一种新的信仰。”
20世纪70年代是人类环境意识全面觉醒的时期,也是环境哲学的形成时期。1970年举行第一个“地球日”(earthday)之后,1972年联合国环境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类环境宣言》。生态哲学形成的标志是这一时期发表和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生态哲学的重要论文和著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l972年,威廉姆?布莱克斯编辑出版了学术论文集《哲学与环境危机》。1974年,正式提出“生态哲学”一词。
二、什么是生态哲学
生态哲学就是这样一种新的价值认识,它被提出来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的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认为:“生态哲学作为生态世界观,包括生态哲学本体论、生态哲学认识论、生态学方法和生态价值论的研究,它就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的理论。”他还说,“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观察和理解现实世界,是把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即生态学方法。这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或科学的生态学思维,即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认识现实事物,揭示各种事物和现象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从而认识和解决现实世界的种种问题。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它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作为基本出发点,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其目标。它是用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点、用复杂性思维去分析问题的,它是以提供观
文摘与心得体会简短 文章的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