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毛巾协议书 消毒毛巾协议书范文(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一
1.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物品要整齐。每日一小扫,每周五一大扫。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早、中、晚采用开窗自然通风方法消毒,每次不少于30分钟
3.地面及厕所消毒按照1:50的比例配置消毒液,按照地面随脏随拖随喷雾、厕所随用随冲随喷雾的方法。每天至少4次对厕所和地面进行消毒,洗刷间的水龙头、水管、墙面等处要每次用前都消毒。
4.桌椅、柜、把手、床边、窗台、扶手、水龙头、墙面:每天午饭后、傍晚孩子离园后请按墙面1:50其他1:100的比例配置的84消毒液,用抹布或喷壶进行擦拭或喷雾。
1.餐具:每餐用完后,请老师将餐具送厨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或蒸饭车里高温消毒半小时
2.水杯:每天幼儿离园后,请老师将水杯送伙房用开水浸泡清洗后放消毒柜或蒸饭车里高温消毒半小时。
3.毛巾:每周两次将毛巾投放在1:200比例配置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然后清洗干净日晒晾干。
4.教具,玩具,图书:每日将玩具放在1:200的消毒液中浸泡半小时,每周五用1:100比例消毒液清洗擦拭,每日按照1:50消毒液同地面一起喷雾消毒。不能浸泡的玩教具及书籍在阳光下晒1小时。
6.抗湿物品:每天傍晚孩子离园后,教师对班级所有抗湿物品进行全面喷雾消毒,喷雾以液体不流为度,消毒液请按1:50(100克84消毒液兑水5公斤)比例配制。
若班内出现传染病患儿,孩子全部离园后进行终末消毒,患儿接触过的衣服、被褥用70摄氏度以上热水(响水)浸泡30分钟后洗涤,患儿所用毛巾洗涤后煮沸5分钟。不耐热的衣物采用阳光暴晒,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84消毒液100g兑水1公斤溶液浸泡15分钟以上。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二
一、幼儿每人一巾一杯,专人专用,每天清洗一次,并及时彻底消毒。
二、食堂所用炊具,餐后认真清洗,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20分钟。
三、儿童所用餐具,每餐清洗后消毒并烘干。
四、幼儿卧室、地面、墙壁等周围用紫外线消毒灯消毒。
五、厕所用3%的来苏水定期喷洒、消毒。
六、幼儿所用被褥每周日光曝晒一次,每两周被褥、床单用消毒液浸泡、消毒一次。
七、幼儿及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所在班立即彻底消毒(按呼吸道、肠道传染病消毒方法)。
蓓蕾幼儿园疾病预防制度
一、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二、按年龄和季节完成防疫部门所布置的预防接种工作,做到一个不漏,全程足量,记录完整。凡有禁忌者不应接种或暂缓接种。
三、及时了解疫情,发现传染病要及时报告;及时采取各种办法来防治疾病,降低发病率,减轻病情。
四、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参加各种活动。
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蓓蕾幼儿园卫生检查制度
一、室内外环境卫生要坚持每日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定人定员,分片包干,并随时灭蝇。
二、厕所要清洁通风,定时打扫并消毒。
三、被褥摆放要整洁卫生、被褥要勤洗勤晒,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四、教室要做到窗明、地净、光线充足、桌椅每周用消毒水擦洗三遍,做到不留油渍污迹。
五、幼儿做到一人一杯一巾专人专用,并做好消毒工作。
六、幼儿饭前饭后用流水洗手,并经常保持手脸干净,服装整洁,饭后漱口,每周剪指甲一次。
七、幼儿园工作人员要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剪指甲,不准留长指甲,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水洗手。
蓓蕾幼儿园健康查体制度
一、幼儿入园体检查制度。幼儿入园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其中包括胸透、肝功能检查,健康合格才方可入园。
二、工作人员体检制度。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体检,持有卫生防疫部门签发的健康证件(合格证)方可就职。
三、定期体检制度
1、一岁以上的幼儿每半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记录,进行健康分析评价,填好幼儿健康卡。
2、工作人员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传染病立即隔离治疗,待病愈,持医疗单位的卫生健康证明,方可恢复工作。
3、每学期开学前,为全体幼儿进行肝功检查,发现有肝功能异常及病毒携带,不得入园。
四、坚持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幼儿离园1个月以上或从外地返回时,要经医务室检查,询问后确定回班或检疫。
蓓蕾幼儿园隔理制度
一、班上发生传染病,及时召开班务会,研究隔离措施。
二、班上的用具、玩具立即消毒,每天早上用消毒水消毒桌面、脸盆、玩具柜。
三、老师穿隔离衣,吃饭单独一桌。
四、幼儿不串班,出入走一个门。
五、饭前、便后用肥皂洗手。
六、幼儿被褥每周晒1次,毛巾每天消毒。
七、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幼儿身体锻炼。
八、家长可以给幼儿带糖果,加强营养。
幼儿个人卫生制度
一、培养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擦嘴的好习惯。
二、天天洗手绢,每天洗脚,女孩要洗屁股。
三、每周剪甲1次,每2周剪脚指甲1次。
四、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仍果皮纸屑的好习惯。
五、培养幼儿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仍果皮纸屑的好习惯。
六、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绢,有鼻涕用手绢擦,不用衣袖抹。
七、不吃手,不咬指甲,不往嘴甲放脏东西,睡觉不咬被角。
生 活 制 度
合理的生活制度是保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生理特点,合理安排他们一天的生活内容,要求做到:
1、幼儿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
2、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3小时。
3、幼儿睡眠时间昼夜共计不得少于或超过12小时至12小时半。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三
为了幼儿身体健康,根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要求,幼儿园特制定以下消毒卫生制度:
一、空气消毒。幼儿教室、寝室、活动室、洗漱、卫生间每天消毒
二、口杯、刷牙杯消毒。每日早晚用流水清洗口杯,每日消毒一次。
三、毛巾消毒。擦手、洗脚、洗脸、用水毛巾要求每日消毒一次,并每 周清洗、暴晒一次。
四、桌椅、床拦消毒。要求每日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五、门把手消毒。教学区幼儿在园期间,每天用消毒液擦洗一次。
六、玩具消毒。幼儿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浸泡一次,并晒干。
七、厕所消毒。保持厕所清洁卫生,每日用厕清或消毒水冲洗消毒。
八、床上用品消毒。床单、被套每月清洗、消毒一次,枕套每月两次。被子、垫被、枕头每月至少暴晒一次。
九、做好幼儿每日晨、晚检,每天早上坚持为幼儿喷喉,预防疾病。
十、如遇传染病毒传播时期等特殊情况,将另行通知加强卫生消毒工作。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四
为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做好学校传染病发生后的消毒工作,防止学校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和蔓延,特制订消毒制度。
一、消毒时间
学生放学后消毒人员对学校进行消毒
二、消毒范围
1、学校所有教室(地面、桌椅、门扶手等)、走廊、学生宿舍、厕所、图书馆、下水道以及手可以触摸的地方都要进行彻底消毒。
2、学生衣物被褥等。
3、学生餐具、文具等。
三、消毒方式方法
1、使用84消毒液进行全方位消毒,密闭门窗1小时后开窗通风。
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30分钟。
3、衣物被褥经常晾晒。
4、定时开窗通风。
5、餐具、文具擦拭或蒸煮消毒。
四、消毒员设置
学校指派专人负责消毒工作,消毒频次为1次/日。
五、严格登记制度
消毒员要每天将消毒情况填入消毒记录登记表。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五
1.工作人员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戴防护面罩。
2.签收过的标本应置于污染区操作台上的样品架上的,不得随意摆放。各种试剂和化学品均应贴有标签,放置于合适的位置,不与标本相碰。试验台上不放置不必要的物品。任何测试用的样品和试剂不宜置于桌面或架子的边沿,以防滑落打破,污染环境。一旦污染,先在污染区外周围倒入消毒液,逐渐向中心消毒处理;
3.每次操作前用消毒纱布擦拭工作人员手指,再接触病人,避免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一巾」。
4.所有被污染的针头、刀片、碎玻璃、采血管等利器必须放在一次性锐器盒中统一焚烧处理。
5.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止法》进行管理。
6.所有标本必须用15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60分钟后再进行排污处理。
7.所有被污染的一次性耗材、棉球、吸管、卫生纸、粪便、痰等标本连盒装入黄色垃圾袋,由卫生员统一收送焚烧。
8.各种消毒液现配现用,每天监测浓度,有记录。门诊和病房检验发现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医务科和院感科,并采取隔离消毒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9.所有需要回收利用的试管、玻片、吸管等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消毒、浸泡、洗涤。
10.检验科各检查室桌椅、器具、地面每日用1000 mg/l 84消毒液擦拭2次;空气消毒1次;每周大扫除1次。抹布、拖把专室专用。11.每天日常工作完毕后,所有操作台面、离心机、加样枪、试管架必须消毒、擦拭,工作台面、地板必须用1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洗刷3 ~ 5分钟。
12.所有检验科发出的化验单必须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方可对外发出报告(科室外自助报告机打印除外),紫外线灯必须定期进行监测。
13.各室如有特殊要求需要消毒隔离者均按全国临床操作规程实施。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六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贯彻预防为主的防病原则,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制定第一初级中学通风消毒制度。
1、加强教室、环境卫生的打扫和保洁,尤其是卫生死角的清理,消除病原的滋生地。
2、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3、实践证明,教室的通风和消毒一样,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重要措施,各班要安排专人,做好教室的通风工作和消毒工作,杀灭病原菌,从根本上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并做好消毒记录。
4、教室应在每节课后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2—3次。
5、楼道、厕所、备课室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工作由总务处安排专人每周两次进行。
6、班级每星期一次用喷雾消毒剂,喷洒教室,进行对教室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1、学生应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2、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
3、保持居住房间的通风换气。
4、避免和来自疫区的人员来往,如要接触,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戴口罩),尽量缩短接触时间,不要直接面对,并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在接触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消毒工作(医用酒精擦拭)。
5、咳嗽和打喷嚏时不要正对别人。应使用纸巾保护遮掩口鼻。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七
在没有明显传染源存在时,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场所、工作台、物品、空气进行预防性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必符合要求,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
一、环境消毒:每天开诊前后应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对桌面、墙壁和地板进行消毒,地板湿式打扫,遇污染时即刻清洁消毒。
二、空气消毒:开诊前后应启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每次照射30—60分钟,每次消毒必须有记录,紫外线灯管每2—3周用酒精保洁一次,照射强度70duw/cm2应更换。
三、棉球消毒:棉球(或棉签)经高压消毒后方可使用。
四、器材消毒(如持物钳镊、温度计、压舌板)用3‰新洁尔灭或75%酒精或其它消毒溶液浸泡,每星期更换一次。
五、诊床、诊桌:铺设消毒台布,台布每星期换洗更换1次。
六、注射器材管理与使用:有采购验收记录,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应严格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使用后必须毁形、消毒、焚烧(或深埋),处理应记录备查。
七、医疗废物处理:有医疗废物专用容器并分类存放,废物应无害化处理,不得与生活垃圾混放。
八、注射消毒:注射部分皮肤用2%碘酊棉签(球)从里到外呈螺旋形涂擦(直径≥5cm),后用75%酒精棉签(球)以同样方法脱碘,待干后方可注射(皮试、预防接种不用碘酊)。
九、工作人员: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勤剪指甲,勤消毒洗手。
有关消毒毛巾协议书八
一、手卫生
1、医务人员手卫生是指什么
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
2、什么叫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减少暂居菌。
4、外科手消毒可以减少常居菌还是暂居菌
清除或者杀灭暂居菌,减少常居菌
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是什么
作用迅速,但不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剂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作用缓慢,但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7、有效的洗手设施包括哪些必备要素
洗手池、非手触式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洗手流程图。
8、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9、手卫生的5个重要时刻
二前三后:
●接触患者前
●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接触血液体液后
10、哪些情况必须洗手不能卫生手消毒
●入厕之后
●手部有明显污染时
●接触可形成孢子的微生物之后
1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哪些原则
●先洗手,后消毒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12、对医务人员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13、洗手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哪些
掌心、手背、指缝、大拇指、指关节、指尖。
14、七步洗手法是指哪七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15、如何保证卫生手消毒的效果
●速干手消毒剂要足量,确保湿润揉搓。
●速干手消毒剂要全覆盖,确保不留死角。
●揉搓步骤像洗手步骤一样,确保消毒效果。
●揉搓直至彻底干燥,确保消毒时间。
16、手卫生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卫生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
●外科手消毒后、接触患者和进行诊疗活动前,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二、消毒、隔离、防护
1、标准预防的理念是什么
●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含汗水)、黏膜组织和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带有可被传播的
感染原。
●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患者,不论是疑有或确诊有感染。
●预防感染原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传播。
2、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遵守手卫生规范。
●血液体液可能污染面部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
●血液体液可能污染皮肤或衣服时,要穿防护服。
●每一个都要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
●收治患者时要根据感染原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仪器/设施和环境怀疑被具感染性的体液污染后应清洁消毒。
●收集患者使用过的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以防污染空气、环境表面和人。
●遵守安全注射的原则。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
3、空气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负压病房、医务人员戴防护口罩、患者戴外科口罩。
4、飞沫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单人病房、医务人员戴外科口罩、患者戴医用口罩。
5、接触隔离包括哪些关键措施
单人病房、手套、隔离衣、仪器/设备专用。
6、安全注射包括哪些内容
●对接受注射者无害;
●对实施注射者无害;
●注射产生的废弃物对他人无害。
7、常见多重耐药菌有哪些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
●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8、试举2种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
●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 肠杆菌科细菌
●产碳青霉烯酶[kpc]肠杆菌科细菌
9、试举5种容易导致锐器伤的危险行为
●进行操作时,光线不足、体位不稳、患者不配合
●徒手传递锐器
●徒手缝合创口
●徒手安装或拆卸手术刀片
●注射器使用后双手回套针帽
●用手分离注射器和针头
●弯曲针头
●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破损玻璃等锐器
●用手直接抓取污物
●用手直接挤压污物
●锐器盒放置位置不合理,不方便及时处理锐器
●锐器使用后处理不及时
●锐器盒装载过量
10、含氯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氯浓度是多少
5%,即50 000mg/l。
11、如何配制含5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原液稀释100倍,即自来水99ml 84含氯消毒剂原液1ml。
12、如何配制含2000mg/l有效氯的消毒液
原液稀释25倍,即自来水24ml 84含氯消毒剂原液1ml。
13、2%戊二醛用于浸泡灭菌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至少需要10小时。
14、2%戊二醛用于浸泡消毒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10~45分钟。
15、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情况下必须灭菌
●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
16、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在何种情况下必须消毒
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消毒。
17、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什么
●亲脂病毒,如乙肝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
●真菌。
●亲水病毒,如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例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细菌芽孢,例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朊毒。
18、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有哪些
●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消毒药、械,并按照批准使用的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
消毒中使用。
●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根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的方法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三、医院感染暴发
1、医院感染暴发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是谁
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
2、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3、医院发生哪些情形应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4、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时应该怎么办
●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
●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5、什么叫医院感染
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6、什么叫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7、什么叫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8、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消毒毛巾协议书 消毒毛巾协议书范文(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