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 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版(5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一
虽然来之前我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我踏进门前小学的大门后,一幕幕的景象让我深受震撼:一块平平的松土地便是学校的操场,没有篮球架,也没有水泥地;十几张用了几十年的残破木桌便是学生上课的桌椅,轻轻触碰,就摇摇晃晃;几支笔,两本书,一个书包,基本上是一个学生所有的学习用品。
山区的学生是艰苦的,但他们有着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整理提供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神让我暗暗下定决心:安下心来,踏实工作,与学生们一起探索新知、发展潜能、认识世界。在这里,我还想说一句话:向所有的农村教师致敬,是他们撑起了祖国的脊梁,培育了未来的花朵,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经过一个学期的支教锻炼,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一、积极提升思想认识,坚持学习。初为人师,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于是我诚恳地向周围的老师们请教如何教好这些孩子们,主动地与学校领导沟通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虚心向他们学习,获取宝贵的经验,尽我最大的努力干好支教工作。
平时我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市县镇校领导的各项安排,并向当地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在工作的同时,我没有放松理论学习,坚持读书看报,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国际形势。并不断开展自我批评,提升思想认识水平。
二、主动带班进课堂,发挥作用。在教学工作中虚心学习,认真备课,积极走进课堂教学。要求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教。由于学校老师匮乏,部分课程出现了两个年级合上一节课的情况,这让我面临新的挑战:怎样教好这个班的同时,让那个班的学生也受益,即照顾低年级,又让高年级学好。
为此,我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经过多次实验,终于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孩子们既学好了本学年的知识,又拓展了其他知识,并能在互帮互学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在主课教学中,我不断总结了以往工作,发现了不少不足之处,譬如:课堂互动性不强,教学偏向一面化。
于是在后期的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大力挖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主角,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习新知的劲头很足。在这学期的全县统考中,我班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胡先达同学取得了全镇三年级数学考试第一名,全班数学总成绩位列全镇第四名。
三、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强沟通。做为学校的一员,我在各个方面都以主人翁的意识努力干好各项工作。始终牢记项校长的话:我代表的是门前小学,而不是我个人!在镇中心学校和教育工会组织的20xx年双河镇师德演讲比赛中,我积极参加,认真准备,倾情演讲,获得了较好的名次。
在准备演讲材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周围老师的许多感人事迹,深受震撼,对老区教育事业的艰苦和山村教师的无私奉献有了深深的认识,决心学习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孜孜不倦的精神,不断努力。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建国以来的最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也牵动着我们支教队员的心!为了灾区群众早日战胜灾害,走出困境,重建家园,我多次参加了单位、支教学校的捐助活动,并通过通信平台和网络平台为抗震救灾出力加油。
在支教组信息工作方面,我和陈彦老师一起协助吴成运书记,继续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编辑和报送工作。本学期共向合肥市委组织部、金寨县委组织部、有关支教单位等部门报送支教信息77条,编辑支教简报12期。
另外,我还做好了双河镇支教组博客的编辑工作,保持了实时更新,不断对版面进行优化调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在双河镇支教组组织的各项务农实践活动中,我认真学习劳动技能,主动下田实践,在劳动中拉近与老乡们的距离,贴近农村生活,锻炼自身能力。
我相信,这一年的支教工作必将是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也一定会踏踏实实而有创新性的做好自己的支教工作,为自己的工作生涯抹下最别致而有意义的一笔!瞻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让自己的青春在金寨这片红色的土地闪光!
推荐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二
大二学年的暑期如约而至,针对这次社会实践,我有幸参加了文法与外语学院支教队的招募,并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这支队伍的一员。背起行囊,带着最初的渴望,在张晶书记和闵文副书记的带领下,同另外13名同学一起开始了一场首踏京山支教行。在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杨集镇小学,从7月7日到8月7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一席九个女生和五个男生一起开启新的生活篇章。而与我们朝夕相对的即是一群00后学生,小至幼儿园,大至小学六年级。
作为一个普通的班级,我参照着这所小学的课程表为这52个小学生量身打造了专属于他们的课程表。当然,也属于我们这14个老师。因为有的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好一段距离,所以我将课时从固定规格中的4 3模式浓缩为4 2模式。安排两个班级的课表,可真是煞费一番苦心。而我在这个支教过程中,则是担任高年级的作文老师和低年级的普通话老师,偶尔因为低年级的学生太过调皮而帮着体育老师代课。
我们习惯将完整而有规律的一天安排为:上学、放学;吃饭、午休;上学、放学;吃饭、晚休,其中偶尔穿插着数个同小学生们在操场、教室、宿舍,总之在这个学校的角角落落里闹腾的时间。不知是不是因为面对的人是一群00后的孩子们,我这个名副其实的90后不曾感到一丝不好意思,甚至在第一次见面是就将手搭在他们的肩上,可以说在这个混熟的过程中,我如鱼得水。当然这里面不乏有难以搞定的学生,或是上课时嬉笑得不规不矩,或是一副不苟言笑的镇定自若。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至始至终都要学会这不以大学生的姿态来高高在上的对待这群小学生,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等交流与沟通的氛围。
而在这里,我也不得不在这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后对支教衍生出另外的看法。毕竟网络上反对支教活动的号召不绝于耳,因为觉得正处童年中的孩子们被硬生生的剥夺了假期,更甚至是在支教队员潇洒的离开后徒留孩子们过多的想念。当然,我不否认这样的说法有其根据性,但是我也想用“利大于弊”四个字概括一下我眼中的支教。
第一,学生们是自愿报名参加支教活动,小学校方及参加支教行的我们并没有硬性强求任何一人参与。
第二,当然,其中不乏有家长强制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暑期进行上课,但这只占五分之一的比例。与孩子们参加培训班相比,也许我们带不去太多的知识,但是我们带给了他们更多的快乐。我们也和学生们达成了协议,如果他们之中的部分人实在不想来,我们甚至可以和其家长进行洽谈,还孩子一个完整的暑期。
第三,我们不教常规知识,例如数学和语文。年级和年纪的各不同造成了我们不想教他们已经学过了的东西,也不想教他们即将会学的东西,毕竟在某个时刻会减少他们的积极性。而是
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 支教成长案例心得体会简短版(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