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 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五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3、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4、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5、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先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7、人学始明白,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8、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1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11、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1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3、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1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16、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8、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19、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20、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21、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22、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陆游《读书》
2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5、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26、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27、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8、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29、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30、悲吟雨雪动林木,放书辍剑思高堂。——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31、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32、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3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韵》
3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37、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3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描写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
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你会交到一个最忠诚、最无私、最单纯的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哦!我已经听见有的同学说了。对!就是书。书,这位朋友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一直陪伴着你。
或许在你上幼儿园时,不识太多字。所以妈妈会陪着你一起读一些画册。而上了小学,你慢慢懂事,识的字也多起来,就会找一些童话故事,儿童小说。上了初中、高中乃至大学,你越来越对历史、古文、科学感兴趣,就会用上所有的零花钱,想方设法把这些书通通抱回家。到了中年,你已成家立业,工作也越来越繁忙。但是爱读书的你仍然喜欢散文,游记。慢慢接近老年,你的生命快到尽头时,你还是放不下手里那张“都市日报”,用颤抖的双手捧起报纸,用沙哑的声音阅读者。
所有的这些,不是都能体现你的一生都里不开书吗?
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是啊!当你无助时,书会变成一位小老师,帮你解决难题;当你沮丧时,书会变成一个开心果,让你开心起来;当你失落或被朋友抛弃时,书会变成一只小精灵,带你遨游美妙的汉字王国。
但是同学们,世间有很多人,有好人,也有坏人。书也是如此,有开卷有益的书,也有开卷无益的书,比如像《诗经》《论语》好有很多对的经典名著就是对身体和学习很有帮助的书。再比如像《阿衰》《豌豆》这种漫画就是开卷无益的书。这些书不断地让我们沉迷于当中,对身体也有伤害。所以同学们,无论读什么书,脑子了都要铭记“开卷有益”。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展开求学的翅膀,在书的海洋中遨游吧!
谢谢大家!
描写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一样东西却能点入肌肤,融入骨,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这便是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跟上时代的脚步。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更新自己的观念,丰富自己的头脑。因此,既是响应学校的号召,也是对自我的一种鞭策,特制定以下读书计划:
个人学习目标:
1、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水平,提高教育实践能力,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2、转变教育理念,登高望远,高屋建瓴,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进行教育创新。
3、使自己成为新课程方面的学者型老师。
4、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人文素养。
读书内容:
1、教学方面的书籍:如《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
2、自己喜欢的文学性教强的书籍:如《读者》、《意林》等。
3、学生喜欢的书籍:如《海底二万里》、《鲁滨逊漂流记》及有关杨红樱写的书等。
读书措施:
时间保证
充分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惜时于学。
物质保证
图书馆、阅览室、个人藏书、因特网
读书形式: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坚持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活动,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提高文化层次,注重在培训中锤炼自己。
3、读书活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要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紧紧围绕学生发展和学生需求这个中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边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边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自我反思。
描写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1、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2、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3、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4、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9、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徐特立
10、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11、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1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13、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14、懒汉的头脑是魔鬼的工厂。
15、勤奋是好运之母。
16、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7、只要功夫深,铁杆磨成针。
18、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9、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20、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
21、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22、天才来自勤奋。
23、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24、天道酬勤。
25、熟能生巧,巧能生精。
26、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27、学问勤中得。
28、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29、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30、惰能致贫。
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33、学在苦中求,艺在勤中练。
34、智慧是勤劳的结晶,成就是劳动的化身。——卡莱尔
35、千淘万浪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刘禹锡
36、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37、努力不懈的人,会在人们失败的地方获得成功。
38、只有努力攀登顶峰的人,才能把顶峰踩在脚下。
39、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平凡。
40、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2、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43、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44、勤奋者废寝忘食,懒惰人总没有时间。
45、越努力,越幸运。
46、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47、百倍其功,终必有成。——康有为
48、只要能收获甜蜜,荆棘丛中也会有蜜蜂忙碌的身影。
49、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50、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51、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52、笨鸟先飞早入林,功夫不负苦心人。
53、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54、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55、比赛必有一胜,苦学必有一成。
56、懒人做工作,越懒越费力。
57、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海涅
5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59、要得惊人艺,须下苦功夫。
60、才华是血汗的结晶。
61、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62、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63、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64、懒散能磨去才智的锋芒。
65、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66、大海中深邃难测,但精卫敢填海;陆地上群山起伏,但愚公可移山;天空里云谲波诡,但女娲能补天。
67、先天环境的好坏并不足奇,成功的关键在于一己之努力。
68、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69、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70、天才就是这样,终身努力便成天才。——门捷列夫
71、懒惰出乞丐。
7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74、玉不琢,不成器;木不雕,不成材;人不学,不知理。
75、要得会,天天累;要得精,用命拼。
76、小时不教成浑虫,长大不学成懒龙。
77、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78、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79、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华罗庚
80、好高骛远的一无所得,埋头苦干的获得知识。
81、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82、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83、牛不训不会耕,马不练不能骑。
84、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85、勤奋是成功之母,懒惰乃万恶之源。
86、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87、成功=艰苦劳动 正确方法 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8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描写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五
人生之光泽与真谛,倘若没有一颗善感的心,便会与我们的生活失之交臂,我们的生命便会黯淡无光。而淡淡书香正是那打开我们心灵枷锁的钥匙,清理我们被尘世蒙尘的心灵,细细地,每时每刻品那人生的滋味。
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是任务,是工作,但更是一种乐趣。读书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一直以为这种享受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的。要能享受到读书的乐趣依我看来需要缘分。缘深,可能会成书呆子,愚不可及;缘浅,开卷无益,掷书而茫然。因此,读书只要把它看成是一种消遣就行了,一种高尚的消遣!我们既不用尘世功利的心态去对待读书,不能为了考试而读书。其实读书它恰是读书,我们开心就行。或许,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样读书是不为外物所滞,而求于内心,为人所吸引的,我认为,这就是读书的真正乐趣了。
我心中的读书是既没有功利性,同时也是没有指向性的,但凭自己的兴趣,依乎性灵,择己所好,有所会意,有所感受。我们读天地,读自然,读历史,读人文……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哪来读,但不管读的是什么,最终我们读的是感情,是思想,更是人。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书中必有同好者,以书会友,以友辅心,书中遇知音,书中遇知心,此读书之一大赏心悦事也。
读书是一种消遣,但读书肯定不仅仅是消遣。古往今来,关于读书的箴言是不计其数。古有颜真卿的“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陆游的“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李若蝉的“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也有苏东坡的“好书不厌读百回,熟读课思子自知”。今有爱迪生的“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普希金的“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还有列夫托尔斯泰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以为,读书的好处有三,陶冶性情,精神追求和启蒙自我。
读书可以陶冶性情。腹有诗书气自华,黄庭坚云:“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能改变人的气质,林语堂的解释是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善读书,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而香却在骨里。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可以不断完善人的精神追求。桃园虽好,但不是久恋之地,唯有用思想建立起来的精神家园才是自己心灵的永久归宿。在“尘世熙熙,皆为利来;尘世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人们越来越失去自我,被喧嚣蒙尘自己心灵的圣土。曾几何时,我们都体验到过冰凉彻骨的虚无,“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正是这种虚无感的真实写照。带着这种强烈的困惑,我们走进书香,那里便是我们精神的后花园。
读书可以不断的启蒙自我。有一本书曾经讲过这样一个道理,即“久假不归论”,与三人成虎的道理差不多。我们虽然处在信息时代,但我们却经常被蒙蔽。这种蒙蔽有时来自于外界,因为我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而不自觉的就相信了。但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蒙蔽了自己,因为懒惰而不想思考,因为无知而不能突破,从而沦为现代媒体下的愚民,成为大众娱乐下的牺牲品。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广泛的读书显然是我们摆脱受蒙蔽、被愚弄的阶梯。
一言以蔽之,读书其实就是在乐趣中追求真善美,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启蒙自己是求真。
光阴悠悠,岁月匆匆,时间如蝉丝在指间滑过。好读书者,不亦乐乎;不好读书者,亦强求不来。古人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读书作为一种我们选择的人生方式,我以为是立德、立功、立言所绝不能少的。然而,“立”并不是人生的目的,心中只想要“立”的人,心灵也许注定是残缺不全的,也肯定是不纯粹的。因此,走进浩瀚书海,呼吸那淡淡书香,弹指间信手拈来,寻找到人生的真善美,坐观尘世潮起潮落,终睹得青天明日。
读书这么好的事心得体会及感悟 有关读书的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