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心得体会和感想 家长会感悟和心得(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2家长们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大家好!
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我们对孩子也都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就和大家一起来说说我们小二班以及开学这段日子里孩子各方面的基本情况。
我们小二班共有孩子32名,通过入园前的家访,我们了解到:我们班有十来个孩子是上过托儿所或是幼儿园小小班的,其中包括上了一年多的,也有在暑假里放了一个多月的,大部分的幼儿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平时是由爷爷奶奶带的。为此有的孩子对幼儿园的生活是比较向往的,而有的孩子则明显的表现出比较强烈的依恋甚至是不愿意上幼儿园情绪。到今天为止,幼儿入园已经一个多月,通过老师以及家长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比如说:早晨来园不哭了,不闹了,能和老师打招呼了,喜欢上课了等等,作为父母大家也应该看到自己孩子好的、积极的一面,多给孩子鼓励,而不要老是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作比较,他们怎么不哭的,来幼儿园也不闹的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脾气、性格、以及从出生到入园前所接受的家庭教育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们要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孩子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现在我就一个多月来孩子的表现做个简单的分析:
现在的孩子依恋情结普遍比较严重,所以最初入园的三天哭闹现象较以前严重得多,但哭闹的时间点限于来园、离园以及午睡前后,持续的时间大都不是很长。大部分幼儿都能很快进入角色,只有个别几个孩子断断续续持续时间较长。但总体上从第三周开始,情绪趋向平稳。这里说的没有很大的情绪,并不是指没有情绪,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怎么我的孩子还会在来园的时候哭啊,有的些孩子早晨来园要找个借口玩一会再上来,特别是在国庆节之后,有的孩子来园还要哭闹,其实孩子长时间休假之后有点情绪反复是很正常的,家长也不必担忧,更不必过度关注,因为你的过度关爱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会延长孩子不良情绪持续的时间。
我们班的这群孩子进餐情况整体上还是好的,挑食现象也仅限于个别幼儿。除了刚开学的几天,喂饭喂得忙不过来,现在,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自己吃饭了。所以,我们希望从现在开始我们家园一起努力配合,在家父母也尝试坚持让孩子自己动手,慢慢的,孩子也就养成了自己吃饭的习惯了。还有就是在此基础上,要提醒孩子吃饭时要养成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不掉饭粒、不用双手抓饭等等。每天鼓励孩子,每天强化孩子好的行为,这样孩子不仅自己吃饭有动力,久而久之良好的习惯还会在你的努力之下养成,整体素养还会提升,一举两得。
刚开学的两周时间里,我们是不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的,以稳定孩子情绪为主,两周之后,开始实施正常的集体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大部分孩子注意力相对而言还是比较集中的,表现出对新鲜事物浓厚的兴趣,这种学习的热情对小班孩子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他们在教学中尤其喜欢唱歌、画画、念儿歌、做游戏等等。昨天拍摄了一段孩子唱歌时的录像,等一下有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孩子们的具体表现。
刚开始的几天里,一进午睡室,幼儿表现出两个极端:上过托儿所的孩子胆子大看到一个个小床,就像见到木头玩具一样的,爬上爬下,兴奋地不得了;没有入过托的,明显表现出恐惧,哭声一片,好几个孩子一定要老师陪着睡觉,甚至睡觉的时候老师不能走开,一旦走开就大哭。所以,那段时间我们都比较辛苦,中午三名工作人员基本上都不午休,不离岗,中午用餐也都要在一点以后,一步都走不开。现在,经过努力之后,我们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愉快进入午睡室了,能够独立穿脱简单的外套,也不在小床上做各种危险的动作,入睡时间也在慢慢缩短,这也说明,我们的孩子的确进步了,改变了,懂事了,所以,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正视自己孩子的优缺点,不停地给自己的孩子鼓励,不断地强化好行为,好习惯,虽然这个过程是辛苦的,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转变、养成的时间也是不定的,但是作为父母,你们一定会受益的,也许是现在,又或许是若干年后,因此,在家长会上,我真诚地邀请各位家长和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2022家长们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学校和我们家长都一样,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好好读书,认真做人,所以给每位一年级同学的家长开办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学校这个平台,我们更充分地感受到了学校追求一流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努力。
记得第一次参加家长学校的开学典礼时,还带着不少的疑惑:家长学校------多么陌生的词语!可当一堂课听下来才明白其中的奥秘,原来这是针对我们这些年轻父母专门开办的学校,也是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更是让我们明白做人远比分数重要的一所好学校。所以,非常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提供了难得的学习机会!
下面结合在家长学校听课后的感受和所受到的启发谈几点自己教育孩子的体会,同时也与各位老师和家长共同交流与探讨:
一、赏识教育
关于赏识教育,我还特地买过碟子来看过,后来也在家长学校的讲座里听老师提起。我们发现并赏识孩子的进步,不仅影响到孩子学习和做事的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到孩子对学习和做事的态度。如果我们对孩子的进步不听、不看、不肯定、不赞扬,孩子的学习态度肯定会受到打击。所以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微笑和表扬,常给他们鼓励:“你很棒!我真替你感到骄傲!”当然,赏识教育并不意味道着拒绝批评,只是别忘了在批评他们过后仍记得给他们一个拥抱,让他们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
二、学会宽容,拒绝自私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里的小皇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我相信众多的家长对此都深有体会。独生子女的家庭往往以孩子为中心,从小到大,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无须其操心,因为父母会把一切安排的妥妥贴贴,有什么好东西都是一个人拥有独享。做错了事,打不得,说不得,由此一来就养成孩子自私的性格,不懂宽容。所以我们就要培训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与别人分享快乐,懂得谦让、懂得尊重、懂得团队精神,更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我常常告诉儿子,在班上多交朋友,要时常帮助别人。或者在接受了同学的帮助时,要懂得谢谢和感恩!
都说独生子女是自私的一代,象他们这样从小缺少必要的磨练和经历,显然是人生一大缺憾和危机,而这很容易造成其个人性格思想上的缺陷和不足,确实很难想象将来步入社会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姿态。
三、接受挫折和失败
对于自己的儿子,我知道在这一点上我做得非常差。从他出生到现在,几乎没受过挫折,也没经历过失败。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儿子在学校由于不小心把同学撞倒了,从没被老师批评过的他由于太紧张而脸色大变,反倒把老师吓倒。由此可见,他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没有承受能力,所以适当的让孩子出温室见风雨是有必要的。有一天儿子回来后告诉我说他今天被老师罚站了,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上课讲话,在我还没来得及发表评论时他说:“妈妈,你不是说要让我接受挫折教育吗?被老师罚站了算是接受挫折了吧!当时我就笑了,是啊,也许偶尔犯一下错误被老师批评未必不是好事。
四、承受委屈
承受委屈是坚强、勇敢的表现,是更为成熟更为深沉的勇敢。而这种承受或者这种承受力正是我们孩子身上所缺少的。也许将来我们不会为他们的学习担心,不会为他们的成绩担心,但却会为他们如何走向社会?如何在社会中找到自己?又如何迅速融入和适应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而担心?!
那么孩子在学校或是其他地方受了委屈,就告诉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相处就要互相谦让,这种谦让与委屈不会让他失去什么。而我们更要教育他在勇敢地承受委屈的同时更要勇敢地站立起来,保持健康的心态和高尚的人格。
五、养成良好的习惯
能改变我们一生的,也许就是一些良好的习惯!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种习惯;对孩子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受用终生。父母的言传教也会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影响着孩子。所以在我们要求孩子别这样别那样,要这样要那样时请问问自己是否这样做了。而良好的习惯都是在一些琐碎和细微的小事中培养和形成的。都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希望通过努力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让他们将来在寻找成功时不至于两手空空。
六、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有朋友跟我说小学的孩子应该是在玩耍中度过,不应该整天学习。也许这话不错。能让孩子在他的童年想多快乐就多快乐,在他还是无忧少年时尽情享受快乐时光。可是,现实的教育却让我们不能这样。面对如此竟争激烈的社会,真恨不得教会孩子七十二变的本领,所以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了帮助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的地寻找幸福,作家长的只能是让他们学会更多的东西。当然,拨苗助长也不好,孩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而那些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实施“开放式”管理的家长,你只有付出了,才有可能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那就让他做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吧,他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春天的美丽;假如你的孩子不能成为一片汪洋,那就让他做
家长们心得体会和感想 家长会感悟和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