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和方法 旅游景区的管理方法(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净月潭景区,净月潭不仅是国家森林公园,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它的森林面积逾100平方公里,潭水面积430公顷,如此浩瀚的人工林海,当之无愧地堪称为“亚洲之最”!在净月潭,记者乘坐全长1316米的空中观光缆车时俯瞰净月潭风景区,那茂密挺拔的参天树木遍布在白雪茫茫的大地上,一幅幅林海雪原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人在缆车上犹如置身于一个庞大无比的空中氧吧中,其所呼吸的新鲜空气好似都带着屡屡的清新与甘甜。从地面乘索道缆车环绕净月潭往返大约要四十分钟。可见净月潭景区其地域的广阔。
观光缆车到达花大山顶后,乘坐管轨滑道下山更是别有一番的惊险与刺激。净月潭的管轨滑道全长1616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同类型滑道。风驰电掣,峰回路转般地穿梭于涛涛林海碧波中的那种感受简直是乐趣无穷。由于采用了世界上先进的技术设备,所以管轨的滑行速度可以由人自由调节。看似危险的运动其实却有惊无险,老少皆宜。特别下山时是林中的新鲜空气能使人的身心得到完全的放松,真是一种美妙绝伦的享受
净月潭冬季的冰雪娱乐项目更是丰富多彩。在净月潭滑雪场能感受到有别于北大湖滑雪场时的另一种趣味。驾驭雪地摩托奔驰在辽阔的雪原冰湖上,体味北国银白世界的神韵;跨上骏马驰骋在辽阔的雪原上,饱览北国风光,体味游乐民族的生活情趣;坐狗爬犁奔跑在冰雪上,令人乐趣无穷,游兴大增。辽阔的净月潭一片林海雪原,碧水银花,不用说多彩的游乐项目,即使在林中漫步、观皑皑白雪,听林海松涛,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别有一番情趣。
净月潭滑雪场与众多滑雪场所不同的是这里是“城市中的滑雪场”,与城市不同的是这里湖光山色、空气清新。净月潭滑雪场年积雪期为150天,滑雪期为120天。每年11月中旬到翌年3月中旬都是最理想的滑雪时间。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熟练程度旅游滑雪者的需求,滑雪场共设有5条雪道。分为初级、中级和越野雪道。
初级雪道三条各长580米、470米、300米,平均宽度30米,坡度8-10度,可供初学者使用。中级雪道一条,长1470米,平均宽度35米,坡度15度,高差80.6米,可供有一定滑雪基础的熟练者和开展各类趣味滑雪比赛使用。如果滑雪者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较强的技术熟练程度,大可在2.5公里长的越野滑雪道上一展英姿。
滑雪场还有一条双人循环彩色吊椅式空中缆车和三条进口托牵机供滑雪者上山使用。建筑面积为2800平方米欧式风格的多功能雪具大楼,上千套进口滑雪器材供滑雪者出租。为保证雪量,滑雪场还备有2台进口造雪机,6台进口雪地摩托
在净月潭风景区的雪雕园里,游客们继观赏哈尔滨冰灯艺术后再次领略了另一种冰雪的创作艺术。
关于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领导,大家好,欢迎来到乔园参观。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各位参观游览。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或x导。
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乔园的西入口。乔园共有四处入口,目前已建成三处。分别为曲廊式结构的西入口、宅院式的南入口以及庭院式的北入口。首先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乔园的历史。乔园地处泰州古城的核心区域,东起的笆巷、西至海陵南南路、南起八字桥东街,北致税务桥东街。历经430余年历史,目前占地是1万平方米,投资4.8千万元,其中工程建设投资约2千万。在07年春节正式对外开放。我国知名的世界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在1977年来日涉园考察时,就认为其是"苏北现存最古老的私家园林,在古典园林的研究上,不失为一地区的实例"。陈教授还专门撰写《泰州乔园》一文,介绍这座园林。乔园也是享有"淮左第一园"之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成。园中有多幢别具特色的苏北园林建筑,栽植诸多年代悠久的名贵花木。现在呈现在您眼前的乔园是一座具有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文物保护价值、旅游观光价值等多功能的历史名园。
乔园又称为日涉园。最早建于万历年间,是由当时的太仆寺卿陈应芳所建。起初这里是他的祖父陈鸢的旧居。后来陈应芳在重新建造房屋的基础上,兴建了这座园林。取晋朝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已成趣"的"日涉"之意。日涉园建成后,四百多年间几易其主,几度兴废。它的历史演变也很不平常。
日涉园在陈应芳去世60多年后,于清代的康熙初年归于田氏。到雍正时又转为高凤翥所有。日涉园也在高凤翥手下经营得最久,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高氏的家业财力与文人造诣使得日涉园经过其苦心经营后,文化品位和造园艺术已然可属上乘。而在仁宗嘉庆年间,高凤翥又多方寻购,终得石笋三支,皆拔地盈丈,增立在园内。这时,园林达到最盛期,而高凤翥也不再满足于沿用前代"日涉园"的园名,因其新置的三石笋而将园名改为"三峰园"。直至文宗咸丰八年,这一时期或许为高氏的衰落,或许也与这一时期城市历史环境有关。这个时期的泰州自然灾害频频,经济衰落。三峰园重新被提及的时候,已然是以"荒落破败"四字出现,到了咸丰九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峰园被在川南做官回乡的吴文锡以三千六百缗买得接着又用三个多月时间,耗资一千五百缗对园林进行了修缮。工程结束后,他认为修复的园林"其他甚小而外之山环水抱无美不备",从此自己可以象动物冬眠一样,长期躲藏在一个地方,不出头露面。将三峰园更名"蛰园"。但只有几年,两淮盐运使乔松年(鹤侪)从扬州来泰居住此园之中,园归乔氏,改称"乔园"。此时"乔园"的景物与"蛰园"并无二致,但正值仕途上升阶段的乔松年自然不喜蛰园景点的名称,又将名称悉数改回原"三峰园"时的称呼。然此时的"乔园"毕竟不比前"三峰园"的盛况,但山石,树木却均是前代之物,看起来更为古拙,故而乔松年对自己的"乔园"评价为"小园虽陋,而嘉树可誉,青土苍官,胜于绮阁雕萝多矣"。乔松年后又历任布政使、巡抚,为园林历代园主中官位最高,权势最盛者,这一时期的乔园也因而名声最广,名流之间唱和最多,乔园也成为园林最终定格的称谓。建国后以园林及附近民居改建政府招待所,于是称园林招待所、乔园宾馆至今。由于乔园的名字距当代最近,加之乔松年又比较出名,所以此园以乔园名最广为人知,而日涉园的名字往往少有人知晓了。
为了恢复乔园的盛时景象,使之成为泰州这座园林城市的第一园、名牌园,20__年泰州市委、市政府决定改造扩建乔园。20__年市建设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本着传承泰州历史文脉的原则,面向社会开明纳谏,重点集纳古文、参照文献、专家和泰州人士三方面的智慧,先后五易其稿,方于定案。乔园重扩建的来青阁等八大景点都有历史上的出处,主要根据史料画册及古文献描述。来自清道光五年的《周庠记》,是现存关于乔园古园风貌的最早历史资料。规划由南京林业大学设计院设计。乔园改扩建工程也是20__年市区十大重点建设工程。总造价1400万。修复部分按现存日涉园中的亭、台、楼、阁、廊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注重恢复乔园私家园林的整体风格和谐统一,并适当创新,形成核心景区、次景区、衬景区、宅院区等四大功能区。同时巧妙地利用地形,布置植物景观,既符合当年乔松年的建园观,又保持了乔园区别于扬州等地园林的特色。乔园一期扩建工程在20__年底全部完成。
下面请随我到里面来游览。穿过了西入口的连廊,沿着竹林向南,我们就来到了第一个景点-二分竹屋。房体周身用毛竹加工构成。屋体呈浅黄色,设计精巧、精工细作,削竹条板为墙、破半竹筒为瓦、锯竹筒饰窗、拼竹件为门......俨然一座放大的竹制工艺品。该竹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令人叹为观止,连声叫绝!因此屋将竹林一分为二,竹屋西侧又有一云(龙)墙将竹屋一分为二,故名"二分竹屋"。构思奇妙也!名固高古,制屋工艺亦胜古也!屋房植一株檵木,赤叶红花,频有新意感。
在其旁边,是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在这山上建有"皆绿山房"。房南侧有窗观景,窗外竹林深深,玉兰花、茶花竞展娇艳。过了皆绿山房,就是可览全园美景的建筑-来青阁了。它是三层青瓦重檐,高为11.58米,建筑面积137.82平方米。来青阁是全木结构建筑,底层回廊半栏中设镂空花板。南北为回纹如意,寓意为吉祥如意;东西为宝相花卷草喻为和顺幸福,或和谐美好。回廊内侧窗下板壁木雕八幅,其寓意含蓄丰富深刻。一层镂雕挂楣是松鹤延年;撑牙为喜鹊登梅,寓意为"笑颜常开、喜事不断、和顺美好、健康长寿。"二层与三层镂雕撑拱,南北是狮子盘珠,东西向为喜鹊登梅,寓意:双喜盈门,事事圆满(狮子盘球又意为高官厚禄),三层室内天花,中间大幅是二龙戏珠,象征高贵、华丽、祥瑞。周围四十四幅松
旅游景区管理条例心得体会和方法 旅游景区的管理方法(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