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有感心得体会及收获 检查工作心得体会(九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检查有感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消防安全治理应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二十多年前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治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校园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加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由于有些工作涉及到易燃易爆化学品等高危险物质,校园内部对火灾隐患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治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和部门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三、消防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个抓”,不为隐患留空隙
第一是要“抓重点”。涉及到易燃易爆设备和物品的部门除了定期的培训之外,还要经常组织进行防火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要记录在案并及时研究整改。组织建立义务消防队,不仅可以及时扑灭前期火灾,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务消防队的组织,将消防意识和技能深入到重点部门的各方各面。
第二是要“抓薄弱”。相对消防安全隐患少的地区往往是最轻易被忽略的地区,但相对安全隐患少并不代表没有安全隐患。消防安全隐患和生产安全隐患不同,后者只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但前者却可能出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三是要“抓细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火灾的防范要从大处着眼,但应该从小处做起。细节不轻易引人注重,如老化的绝缘材料、放错了位置的废纸篓等。但几乎所有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起初的“不注重”、“不小心”引起的,这些轻易被忽略的细节很轻易成为小事故的放大器,使得星星之火由此而燎原。
对于检查有感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东北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后,国民党军队退守在几个孤立的据点内,进行顽抗。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十一纵队奉命以迅速果敢的行动,消灭国民党十三军,解放全热河,以割断华北和东北敌军的联系。5月初,部队从朝阳出,去攻打热河省省会承德的大门——隆化。
沿途,各村庄被国民党十三军和土匪还乡团烧杀抢掠,糟蹋得不像样子。董存瑞胸中怒火燃烧。他带着尖刀班快步如飞,在山谷中急行,恨不得一步跨到隆化,把敌人打个稀巴烂。
在防身沟村,国民党军发现解放军开来,慌忙放火点着村里的房屋逃跑了。
熊熊烈火笼罩着整个村庄,一间又一间的房屋在烈火中倒塌。董存瑞和战士们立即帮助群众救火,帮助一位老大娘从烈火中救出了她的女儿,老大娘感激地上前扑打他身边上的火苗,询问他的姓名。董存瑞把孩子递给她,自己就地一滚,跑了。老大娘看着远去的救命恩人身上还冒着烟,两行热泪扑簌簌流了下来。
救火后,部队驻在头沟村,在村头召开军民诉苦大会。营部请当地两位老大娘控诉国民党军杀害他的亲人的残暴罪行。台上台下一片哭声。董存瑞嘴唇咬行发白,手指攥得嗄叭响。他站起身来,领头高呼:“为老大娘报仇!”“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会后,董存瑞向连长表示:“打隆化,我要送第一包炸药!”
18日,部队开到距隆化县城5里地的小山村——土窑子沟。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立即开始,从驻地向敌前沿挖交通壕。董存瑞鼓励大家:“咱们加油干呀,早挖成一天,隆化就早解放一天。”
在他的带动下,提出前一天完成了任务,然后又去支援兄弟班。第五天就全部完成了任务。接着,他们又捆炸药包,钉梯子,做火药支架。董存瑞还在自己捆好的炸药包上写上了下面几行誓言:
仇恨满胸怀,
隆化要打开,
推倒三座山,
新中国要用我们双手建起来。
24日清晨,几位首长来驻地检查战前准备工作。董存瑞知道,这回可要干上了!一上午,他几次去连部请战,要求当“爆破元帅”。上午11点,全营召开“挂帅点将”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第一个站起来,要求首长批准他挂帅。同志们都深知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受奖,又是爆破能手,谁也不和他争,一致表示同意。董存瑞当上了“爆破元帅”,他点了郅顺义为“突击大将”机枪班班长为火力掩护组组长,一班长为支援组长。然后,董存瑞代表大家表示决心,他激动地说:“我们练兵诉苦为什么?去年打隆化我们一些同志牺牲了又是为什么?这回党把最光荣的任务交给我们了,没二话,天塌了也得完成!坚决响应党的‘五一’号召,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在这次战斗中,我负伤不下火线,牺牲了当个掩体,死也要把隆化拿下来!”
隆化是承德的屏障,国民党军在这里驻有一个团的兵力,周围筑有40多个永久性碉堡,由母堡、子堡、组成碉堡群。在碉堡群周围,还设有很多副防御工事,什么鹿砦、铁丝网、陷井、梅花桩、外壕等,各碉堡群之间都有火力联系,构成交叉火网。这些工事与隆化城依托的苔山、龙头山的有利地形组合起来,就形成了相当坚固的防御体系。因此,国民党军认为隆化“固若金汤”。尤其是去年5月,解放军曾连攻半月未克,敌人就更加嚣张。当解放军包围隆化之后,国民党军十三军军长石觉还在承德吹嘘:“共军能打下隆化,我就把承德白送给他们。”
鉴于隆化地势险要,工事坚固,部队首长做了周密的部署。隆化城背靠苔山,左边是隆化中学,苔山的火力可以控制整个隆化城。隆化中学又是敌人防守隆化的核心工事。要拿下隆化,必须要先拔掉这两个钉子。进攻部署是:三十一师和军区炮兵旅主攻苔山;三十三师从城东南突破敌人碉堡群攻城;董存瑞所在的三十二师从城东北面向隆化中学佯攻,待机突破,以保证主攻部队的侧翼安全。
激战前夜,董存瑞和战友们激动得睡不着觉。他们一会儿回忆起过去的战斗生活,一会儿又谈起全国胜利后的理想。大家望着夜空,数星星,盼天亮,早早地就起来了。
1948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3颗信号弹升上天空,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炮声。这里六连正在吃早饭,董存瑞和战友们蹲在地上,边吃边看着被解放军炮火轰击的苔山。苔山主峰上的砖塔,在头一炮的硝烟中就搬家了,敌人傻了眼。接着,敌人修筑的碉堡,接二连三的不见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顶峰。董存瑞高兴得直拍大腿,嘴里不住地喝彩:“嘿,真带劲,打得痛快!”他们没有心思吃饭,个个摩拳擦掌,等待着战斗命令。5时25分,命令下达,董存瑞所在的六连担任主攻,从城东北向隆化中学外围工事运动。敌人的机枪严密封锁着他们前进的道路。六连火力组、突击组、爆破组、支缓组互相配合,很快地攻破了旧衙门碉堡群。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爆破了敌人4个炮楼,5个碉堡,胜利地完成扫清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一阵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这时,董存瑞和战友们纷纷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白副连长派出李振德等3名爆破手去爆破,李振德冲出不远,炸药包就被敌人枪弹打中,李振德牺牲,其余两名爆破手负了重伤。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再次挺身请战。白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了爆破任务了……”不容副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别看我们人少了,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这时团部来了紧急命令,要六连火速从中学东角插进去,配合已突进中学院内的兄弟部队,迅速解决战斗。白副连长和郭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
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郅顺义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个烯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尘土直冒烟
检查有感心得体会及收获 检查工作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