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精辟(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一
1. 通过比较了解事物间的细微差别,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的精神,学会使用工具进行验证的科学方法。
了解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遇碘酒会变色。
1. 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有目的的研究。
2.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维能力、操作能力的训练。
小组材料:一小团米饭、一些大米、一次性饭碗1只、水桶1只、金属汤匙1个、淀粉、一次性筷子4双、蜡烛1支、水1小杯、碘酒1瓶、滴管2根、火柴1盒、白纸5张、棉花签2根、培养皿1只、毛巾1块、废物盘1个、塑料药匙1个。
教师材料:一次性筷子1双、金属汤匙1个、淀粉1小包、白纸1张、米饭、滴管2根、水1小杯、碘酒1瓶、棉花签1根、废物盘1个。
(一) 导入(1分钟)
谈话:(出示米饭)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观察米饭。(板书课题:米饭的观察)
(二) 观察米粒与饭粒有什么有同。(8分钟)
1. 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米粒与饭粒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一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比较?
(大小、软硬、粘手与不粘手、颜色、形状、香味、味道)
2.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
3.汇报比较结果。
4.有同学发现米饭越咀嚼越甜,我们一起来试一下。(试两次)
有谁知道原因吗?(板书:淀粉)
(三) 淀粉的观察(29分钟)
1. 观察淀粉(14分钟)
(1) 谈话:米饭中含有淀粉,淀粉经过咀嚼后会变成有甜味的糖类。同学们想知道淀粉是什么样的吗?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
学生观察淀粉,并汇报。(白色、细、滑)
(2) 刚才,同学们通过看、摸、闻观察了淀粉,现在金老师把一小勺淀粉倒在汤匙里,加一滴管的水,再用筷子搅一搅,淀粉会有什么变化呢?大家动手观察一下。
(3) 如果把这淀粉糊用火加热又会有什么变化呢?想做这个实验吗?
这个实验要用火,所以特别要注意什么?(注意:安全)
学生分组实验,并汇报实验发现。(淀粉像米粒一样加水加热后变大了。)
2、碘淀反应(14-15分钟)
(1)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点蜡烛、拿米饭,手都弄脏了,现在大家到水桶里把手洗一下,我看哪个组动作最快。
洗干净了吗?金老师不放心,我请一样东西来帮忙。(出示:碘酒)认识吗?有什么用呢?教师示范消毒。(给拇指和食指涂上碘酒)
学生拇指和食指消毒。
(2)谈话:消好毒了吗?现在我们来做个有趣的实验。
在每个课桌里都有一张白纸,请大家把它拿出来。现在,请每个同学用这两个消过毒的手指,捡出4粒米饭,排列在这张白纸上,注意要求:一要整齐,二不要把饭粒弄脏。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
是不是你把饭粒弄脏的呢?猜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4) 碘淀反应
谈话:淀粉遇到碘酒真的会变色吗?你有办法验证吗?(师提示用滴管)好,我们来试一下吧。
学生实验,并汇报实验发现。
是不是所有含有淀粉的食物遇到碘酒都会变色呢?
学生检验米粒,并汇报。(师板书: 变色)
(四) 复习巩固:(2分钟)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你还想研究什么?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二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内 容
课时
备注
1
2.9-2.13
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
2.16-2.20
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
3
2.23-2.27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3
4
3.2-3.6
第一单元复习
3
5
3.9-3.13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3
6
3.16-3.20
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3
7
3.23-3.27
第二单元复习
3
8
3.30-4.3
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3
9
4.6-4.10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3
10
4.13-4.17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3
11
4.20-4.24
第三单元复习
3
12
4.27-5.1
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3
13
5.4-5.8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3
14
5.11-5.15
4.5成果展示会
3
15
5.18-5.22
第四单元复习
3
16
5.25-5.29
期末复习
3
17
6.1-6.7
期末复习
3
18
6.8-6.14
期末复习 检测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三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论语。述而〉〉
3.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美,富兰克林
4.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朱舜水集。劝学》
5.今一切事业,须从科学上解决;而一切学问,须从事实上研究。 黄炎培
6.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 …………郭秉文
7.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陶行知,教育家
8.知识不是某种完备无缺、纯净无瑕、僵化不变的东西。它永远在创新,永远在前进。 ……………普良尼施尼柯夫,前苏联农业化学家
9.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培根,英国哲学家
1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春秋政治家
11.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唯尽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长而后能收人之长。…………魏源,清朝思想家、史学家
12.教育的事业并非使年轻人能完美地从事科学研究,而是要开阔年轻人的心胸,使其能尽力运用自己之所长。…………洛克,英国哲学家
13.教育最伟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 …………亚美路,瑞士教育家
14.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它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
15.懂得如何启发,使教人的一大艺术。………………阿米尔,印度尼西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 科学教育博士论文范文简短精辟(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