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行心得体会精选 红军的心得(二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红军行心得体会精选一
1、让中华民族自豪的伟大历史篇章
万里长征同万里长城并列,都是中国人创造的震惊世界的奇迹,也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顽强奋斗的意志象征。
在世界上宣传长征并最早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当属美国记者斯诺所写的《红星照耀中国》。当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看到其中描写的长征英雄后,曾约斯诺夫妇到白宫中谈了一整天,询问“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随后他又开始尝试同中国共产党人接触。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的美国,《红星照耀中国》是介绍中国的书籍中少见的畅销书,长征的故事也影响了那里的众多读者。
20xx年,我曾陪同抗美援朝战争时的空军英雄韩德彩,会见来华访问的当年被他击落的美军退役上校费席尔。这个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说,自己在上世纪40年代就读过《红星照耀中国》,知道长征并佩服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至于到朝鲜打仗是因自己作为军人要服从命令。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时,也曾专门向长征英雄致敬,认为这是一次“人类意志极限挑战”的英雄行动。至于世界上众多国家的革命者,更是把中国红军的长征当作自己奋斗的榜样。曾任越共的邓春区,就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是在革命失败的情况下探索新路,靠着英勇奋斗的精神才走出险境。在南方建立根据地的共产党人为什么要长征?是因为上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革命在照搬苏联教条的“左”的错误指导下几乎陷入绝境,中共中央不得不带领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遵义会议上纠正了错误路线,树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从而能在国民党各派军阀的围攻堵截下长征到达陕北,使中国革命战争走出低谷并从此迎来走向胜利的新途。
雄关漫道真如铁。红军长征途中充满了英勇的战斗,以烈士之血和“铁脚板”打开了一条北上并落脚陕甘宁的道路。从那些多少年来传颂的篇章中,人们可以看到一场场血与火的拼杀──浴血湘江冲出包围,四渡赤水摆脱追敌出奇兵,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打开北上通道的包座之战,到达陕北后胜利的东征、西征,三大主力会师后告捷山城堡。尤其是安顺场孤舟抢渡,飞夺泸定铁索桥等奇迹式战斗,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国革命文艺作品中最动人的题材,其真实的历史形象也一直激励着广大军民。
五岭逶迤,乌蒙磅礡,长征中的红军要翻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边缘区,经过称为死亡之区的水草地,向自然界的艰险和生命的极限挑战,这是永远值得传颂的动人历史。“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诸如翻越老山界、几过乌江天险、“金沙水拍云崖暖”的渡江奇迹,爬过夹金、梦笔大雪山,经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行军──通过水草地,还有冲破天险腊子口等,都是艰苦卓绝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来,每逢遇到困难时,“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都成了鼓励人们勇于吃苦耐劳的口号,这也说明当年光辉榜样的力量对后世影响是永恒的。
2、初心不改,入党誓词化作实实在在的奋斗动力
“为有牺牲多壮志”。当年红军能够不畏艰难和牺牲,是基于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红军在长征路上虽有多数人倒下,如中央红军从江西出发时的8.6万人到达陕北时只剩6000余人,但始终前仆后继而不动摇,靠的是指战员们参加革命时的初心不变,当年的“入党誓词”真正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奋斗动力。
当年红军指战员为之奋斗的,是争取民族解放、阶级解放,以推翻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为官僚买办服务的腐朽国民党新军阀为己任的。全国解放后出生的人们只是在歌中听过──“帝国主义侵略压迫,造成了我们的贫穷;官僚买办剥削,造成我们苦难深重……”在1920xx年以后的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以上歌词却是那个社会里有目共睹的活生生的图景。那时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官僚买办豪绅穷奢极欲,广大人民却要将可怜的收入交租交税,其大多数陷入饥寒交迫。
“不平则鸣”。如此的社会景象,使当年有血性
红军行心得体会精选 红军的心得(二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