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兔历险记童话范本 兔宝宝历险记小班教案(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3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小兔历险记童话范本一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小兔请客》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课时,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过20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在后面还要学习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又是进一步学习运算的基础。

2.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计算整十数加减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创设生动活泼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轻松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产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2.将类比、迁移思想渗透其中,在比较中总结归纳。

3.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在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1、情境创设法

2、比较、迁移、归纳法

3、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法指导。

2、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学法指导。

3、合作、交流、探究学法指导。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铺垫

认计数器、认小棒、认一盘果子

2、故事导入

小兔子过生日,请了好多客人……讲故事的过程中揭示并板书课题:小兔请客。多媒体出示主题图。本环节通过创设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有关果子的数学信息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不但要学会提出问题,还要学会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 30=或30 20=

(3)那么20 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先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算法。

反馈计算方法。

学生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可能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时,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 30=50;

②因为2 3=5,所以20 30=50;

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 30=50;

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

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

所以20 30=50。

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把它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

2、渗透应用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予以表扬和鼓励,同时提问,你们知道在这个算式中每个数字都表示什么含义呢?鼓励学生尝试回答,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对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初步的简单印象。

3、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老师继续讲故事了,就在他们正要享用这些果子的时候……,前面计算的讲解和练习,学生难免疲惫,老师通过继续讲故事,一方面是让学生得到短暂的休息,另一方面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指导学生说出图意,重点在于同第一幅图相区别。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与上面大体一致。

4.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这时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并边说边板书。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做完后组织学生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用你喜欢的方法算”,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道题也加深了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精选小兔历险记童话范本二

一天,小鸡去找朋友小鸭一起玩。到了小鸭家,小鸭正在看《小兔侦探历险记》,小鸡也凑过去一起看。小鸡看完了这些历险故事之后,它觉得历险真是太有趣了,于是决定自己也要来一次“历险”。

小鸡飞奔着跑回家,披了一件外套,带了一把小刀,就匆匆地出发了。

小鸡来到了森林里,整个森林被郁郁葱葱大树笼罩,几乎没有什么光线,就像在黑暗之中,周围静悄悄的,连虫子的叫声也没有,到处透着阴森的气息。小鸡有些后悔,当初自己咋就头脑发热,决定冒险呢?决定冒险为什么不做些准备就出发?唉,这下知道厉害了!悔不当初呀!回去吧!不行,小兔侦探都可以完成冒险,我为何不可以!我一定要坚持,小鸡咬咬牙,继续往森林深处前进。

天渐渐的黑了,森林里传来了各种怪叫声,像是饿坏了的老虎的叫声,又像是野狼的声音,更像老鹰锋利的爪子摩擦树皮的声音。这时候的小鸡已经崩溃了,他忍不住哀嚎起来:“妈妈呀,怎么办?老虎来了怎么办?我一定会被吃掉的?回去,回去就安全了。”小鸡加快了步子,双腿打着颤,身子直哆嗦,眼睛里满是恐惧,耳朵也变得灵敏起来。它在森林里慌乱地跑了起来。此时,它仅有的一点倔强都没有了,它只想逃出这片漆黑的森林。可是,小鸡着急上火,不知所措,慌不择路,在森林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去的路。小鸡在森林里逃窜着,心里越来越慌,恐惧越来越大,害怕越来越多。它感觉森林里的动西都盯着它,自己在它们面前,就好像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就连平时不起眼的蚂蚁都能伤害到它。

这时候天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小鸡连忙找到了一个可以避雨的树洞,躲了起来。它背靠着树,眼睛盯着洞口,时刻警惕着“敌人”来袭。雨越下越大,小鸡又饿又渴,于是把头伸出洞口喝雨。它刚把头探出洞口,就瞧见浑身湿透了的大灰狼,嘴里叼着一只野兔正朝头着树洞走来,野兔脑袋上的那长长的耳朵,随着大灰狼的步子而一上一下摇晃着。小鸡吓得“嗖”地一下窜出树洞,拔腿就跑。它拼尽全力往前跑,不敢看大灰狼有没有在追,只想远离这个树洞。

在雨中奔跑了一天一夜,没吃没喝,肚子咕咕直叫唤,饿得直发晕,双脚直发软,浑身没有力气。身上的衣服湿淋淋的,还不断地滴着水,透着寒意,直往背心里钻。小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惊吓的感觉还在。这时,绷紧了的神经放松了下来,饥饿、惊吓和奔跑后的疲惫,还有被大雨浇着凉的病态,一起袭了上来,整个身体都快撑不住了。小鸡脱了外套拧干后披上,抖了抖精神,继续找回家的路。

“小溪!”小鸡欢快地叫起来。它可以回家了,只要顺着小溪走,就能回到它的家了。它用小刀劈开了芦杆,痛快地饱喝了一顿水,再用小刀砍了些小木棍,用芦杆把小木棍牢牢地拴在一起,做成一艘小船,然后乘着小船顺着小溪一直划,最后回到了家门。

这就是小鸡的`一次任性历险。

精选小兔历险记童话范本三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兔请客》,《小兔请客》选自北师大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的第一个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安排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一节课,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小兔请客这一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学习掌握计算的方法理解算理。这节课为学生继续学习加减法计算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3、认识加减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计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则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在实际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三维目标?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赖记忆和模仿,而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我运用多媒体,采用实际操作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直接感触的基础上,体会算理,掌握多样的计算方法,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具体设计了以下环节:

温故、知新、巩固、拓展,体现了我校“一二三四”教学模式中的四个步骤,从复习到作业的布置展示了课前、课中、课后的三个环节。

引入情境、仔细观察、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进行小结这样一个流程完成知新这个环节。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我设计了“想一想”、“数一数”、“拨一拨”三项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采用探究、交流的形式掌握新知,突破重点难点。接着设计了闯关活

小兔历险记童话范本 兔宝宝历险记小班教案(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