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趣味心得体会范文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数学趣味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加强我校学生的身体健康,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认真落实阳光体育行动,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标
通过有趣的游戏体验和互动,使学生们开心快乐,懂得生命在于运动,阳光心态是健身之本,科学地开展丰富多采的健身娱乐活动。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交流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活动主题
趣味学习快乐成长
四、活动内容:
活动前,各班根据本班活动内容选拔比赛学生,然后根据活动项目要求,派队员参加活动,记总分多者为胜,凡获胜的队员可获得精美的礼品一份。
(一)二人三足跑
参赛者并排站在起跑线后,用绳子将二人的内侧腿捆好,比赛开始,二人向前跑出,到达终点后再返回起跑点,解开绳子交给下一组成员直至最后一组成员成功返回起跑线,用时最短的一组获胜。
游戏规则:必须向前走跑,不得跳跃,中途绳子散开必须回到起点重新开始。
(二)真爱永流传
每队所有人嘴裏叼支吸管,第一个人把吸管上的饰物顺次放到第二个人的吸管上,以传递速度决定胜负。
游戏规则:队员传递过程中手不得碰触吸管及饰物,中途饰物掉落必须重新开始。
(三)快乐抱抱爆
比赛开始后第一组队员背靠背(或胸对胸)夹住气球向场地的终点线移动,(其他队员可以协助放好球),跨过终点线后将球挤爆后下一组才能出发,所有队员最先通过者获胜。
游戏规则:队员移动途中手不得触球(除掉球外),球掉落须将球重新放好后在掉落处继续行进。
(四)袋鼠跳跳向前冲
比赛开始后队员钻入麻袋中,快速的跳向终点线,到达终点线后钻出麻装并快速的跑回起跑线将麻袋传给下一位组员,以速度决定胜负。
游戏规则:参赛者必须向前跳跃,不得走跑。
(六)踩气球
当场一个组出2个人,一男一女搭配,左右脚捆绑三至四个汽球,在活动开始后,互相踩对方的汽球,并保持自已的汽球不破,或破得最少,则胜出。
(七)抛绣球
一局每队出2名选手,一人拿筐,一人投球。拿筐者努力接住球,接球多的一组获胜。
五、活动要求及注意事项:
1、安全第一,学生应服从负责教师的指挥,不做无把握的冒险;小心行事,注意安全。
2、保护环境,活动中产生的垃圾请勿随处乱扔,请用垃圾袋装好!在活动结束时,集体打扫战场!
最新数学趣味心得体会范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体验。
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谁来描述一下! 出示多媒体课件,56页生活情境图。 这些生活中的现象,有的是把物体放大了,有的是把物体缩小了
2、学生举例,自由发言。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其他放大缩小的现象吗?指名说一说。 师:看来放大缩小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应用还是十分普遍的。这些现象也包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感知图形的放大。
(多媒体出示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例4.)
1、初步感知画在方格纸上的平面图形。 师:我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了。老师这把正方形、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分别画在了方格纸上。
大家看一看画在方格纸上的三个图,我们能获得哪些相关的数学信息?
学生小组自由谈。 正方形边长3个方格、 长方形长6个方格,宽3个方格 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个方格、6个方格。
2、理解要求。
(1)多媒体出示例4的要求——2:1画出这个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2)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教师说明。(按2:1放大,也就是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3、通过画正方形了解画法。
(1)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把正方形按2:1放大呢?请同桌之间相互讨论。
(2)汇报:原来的边长是3个方格,放大后图形的边长是6格。
(3)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正方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
(4)教师总结学生方法中的重要一点:先确定一个固定的点,以它做为
确定图形位置的重要点再画出其他的部分。
(5)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画放大后正方形的过程。
4、经历画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的过程。
(1)接下来我们继续按照2:1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你觉得需要知道些什么条件呢?点名学生回答。
(2)下面就按照你们的方法放大长方形和直角三角形吧,请画在方格纸上。
(3)学生汇报画法
(4)观察放大后的直角三角形,相邻的两条直角边放大了2倍,那么他的斜边也放大了2倍吗?你怎么知道的?汇报测量结果。
5、置疑。
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学生提出的置疑。
(3)选取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和找到的答案。教师配合多媒体课件随机演示验证的过程。 (4)学生试概括发现,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它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
(5)多媒体出示。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图形变大了,但形状没变
(二)感知图形的缩小。
师:我们一起研究了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的画法以及放大后图形的一些特点。如果把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该怎么画?
1、出示缩小的要求。
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画画看.
2、说说对1:3的理解
3、学生作图,并相互检查。
4、选取学生代表的作品展示,并说说是怎么画的。(多媒体完成按一定的比缩小后画出的图形。)
5、观察原图和缩小后的图形。学生试说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
按3:1画出下图
6、 总结发现。
(1)学生讨论。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试总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特点。
(2)教师在学生充分的发言之后用多媒体出示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点:所得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
三、巩固应用
画一画,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一个放大或者缩小的比,然后在方格纸上画出按这个比放大或者缩小后的图形。画完后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画法。
1、按4: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并说理由。
2、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3、按1:2画出下面图形缩小后的图形.
4、下面哪个图是图形a按2:1扩大后得到的图形?
5、按3:1画出下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主要是评价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对放大和缩小图形的画法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结束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只要大家做生活的有心人,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们就能创造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用以丰富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五、课堂作业:
课本1、2题
最新数学趣味心得体会范文三
:
20xx年12月7日――12月11日
:
激发兴趣、感受数学、体验快乐
通过本次数学趣味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同时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数学活动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快乐有趣的;竭诚让学生在数学周的活动中玩出数学的创意、激情和乐趣。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全体
数学趣味心得体会范文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