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爬山活动协议书 爬山申请书(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4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爬山活动协议书一

1学生能够认识“均、匀、茎、柄、蛟”5个生字,会写“虎、占”等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评论(0)学时重点

学生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本课的词语;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评论(0)学时难点

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

活动1

【导入】

一、了解作家导入新课

了解作家

-叶老吗?(生介绍)我们以前学过他的哪篇文章?他都有哪些主要作品?

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学习一篇叶老的作品,也就是第六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2)学习书写“虎”字。和我们学习的哪个字比较象?(虚)

(3)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活动2

【讲授】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交流预习的字词部分。

3小组进行字词学习的汇报

(一)我会读

ppt出示:均、匀、茎、柄、蛟

1指一组读生字

2强调:茎的字音

(二)出示多音字:

1出示:空:kong ①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②无着落,无成效③天空④姓

kong ①使空,腾出来②闲着的,没被利用的③没被占用的时间或地方

2讨论“空隙”读哪个音?

3结合句子理解“空”的意思。

出示句子: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抹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三)出示本课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1小组读词语。

2出示带有词语的句子: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的叶子。

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四)我会写:ppt出示:虎、占、铺、均、匀、叠、茎、柄、触、痕、迹

1、小组交流难查的字的部首。(占、叠)

2小组交流难写的字:叠、逐

3把你认为难写的字在写一个。

(五)请小组交流形近字、近反义词等。

活动3

【讲授】

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

课文围绕爬山虎,每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1小组内先说说

小组汇报:第一自然段写:爬山虎生长的地方

第二自然段写:爬山虎的叶子

第三至五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

2读了课文,了解了每个自然段的内容,你此时还有什么问题?(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写爬山虎的叶子?)

3阅读第一自然段:

(1)指读课文:思考作者都是在哪观察爬山虎的?进行交流。

活动4

【作业】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

如何写爬山活动协议书二

课堂上常见到这样的现象: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第一位学生回答错了,马上请第二位,第二位回答错了,立刻请第三位。……直到回答对了为止。一旦学生回答正确,老师立即予以肯定并长嘘一口气:总算完成任务了。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试想,这样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吗?我们为什么不能再给回答错误的学生一次机会呢?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我问学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请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王竹汉站起来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我用小黑板出示这句话说:“这句话很难读懂,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看谁能真正读懂。我请读懂的同学到黑板上来画出爬山虎的脚。”我在黑板上画了爬山虎的一根茎和一片叶子。不一会,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要求上黑板画爬山虎的脚。

我请了朱成,他信心十足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红色的粉笔画起来。他把爬山虎的脚画在远离叶柄的茎的一头。我指着小黑板上的句子说:“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画得对不对?”他又读了一遍,恍然大悟似的。他说:“喔,我知道了!”他这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与叶子在同一面。我一看,又画错了,“反面”这个次没有读懂。

我很着急,真想把事先准备好的爬山虎实物让他看一看,再画,转念一想,不行。语言文字应该靠学生读懂,而不是靠实物或图片看懂。读物或图片的出现要选准时机。

我对朱成说:“你读的还不仔细,再读读。”这次,朱成一字一顿地读。过了一会儿,他擦掉前两次画的脚,第三次把爬山虎的脚画在叶柄的根部,在叶子的另一面。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

这时,我拿出爬山虎的实物,让学生看看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哪里。学生证实后都满意地笑了,为自己读懂课文而高兴。朱成的笑从心底溢到了脸上。

再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才能在机会中有所获,有所悟!让学生再想想,再想想……

爬山活动协议书 爬山申请书(2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