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倡导节约粮食心得体会总结(三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倡导节约粮食心得体会总结一
32、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为了地坏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
33、节约和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4、用我们的小手放飞绿色的希望。
35、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36、创建绿色学校美化学习环境。
37、绿色出行,你我共行。
38、保护蓝天碧水。
39、创建绿色学校,美化学习环境。
40、保护环境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4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42、骑乐无穷,低碳万岁。
43、创造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44、低碳引领环保时尚,品质生活从我做起。
45、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6、打造低碳风尚,提倡绿色出行。
47、倡导绿色交通,构建和谐社会。
48、毁坏环境一同损,绿色出行一同利。
49、低碳环保自由行,你我齐参与,共创美好明天。
50、清洁生产是企业的生命。
51、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52、不要浪费,凡事适度,低碳生活。
53、热爱生活,低碳生活。
54、健康低碳生活,从绿色出行开始。
55、青草绿树你我他,咱们同住在一家。
56、环保出行,你我齐参与。
57、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58、树荣草茵车乐行,携手护绿大家能。
59、倡导低碳出行,传播健康理念。
60、爱低碳,爱生活。
推荐倡导节约粮食心得体会总结二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没有经历过饥荒年代,不知道粮食紧缺时人们忍饥挨饿的艰难;我们没有贫困山区的生活经历,无法理解山区的孩子们为什么没吃过肯德基、没见过小食品……但这些却不应该成为我们肆意浪费的理由。
看看餐盒里我们挑食剩下的饭菜,看看餐桌上我们吃不完扔掉的剩菜,实在令人惋惜心痛!在此,学校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1、积极开展以“节约一粒粮,心存一份恩”为主题的班会,倡导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树立节约意识,评选“节粮小明星”。
2、积极倡导崇尚节俭、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摒弃铺张浪费等不良的饮食消费习惯。
3、珍惜粮食,适量定餐,不偏食,不挑食,减少浪费。
4、吃饭时能吃多少盛多少,不剩饭菜。
5、到饭店吃饭时,点饭点菜不浪费,若有剩余的要带回家。
6、做节约宣传员,向家人、亲戚、朋友宣传浪费粮食的可怕后果。
监督身边亲人,及时纠正制止浪费粮食现象。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份责任,让我们同心协力,从“节约一粒粮”做起,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致
敬礼!
倡议人:__
20__年__月__日
推荐倡导节约粮食心得体会总结三
各位朋友们: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和政府从我国国情和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最近,针对我国浪费严重的问题作出重要批示,号召全党、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为把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我们在新学期开始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文明握手,向陋习告别。
二、节约用水。合理使用水资源,用完水后或见到滴水的水龙头,请及时拧紧,发现损坏的及时报修;提倡循环使用自来水,避免大开水龙头。
三、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工作或学习结束后请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如电脑主机、显示器、饮水机等;减少电梯使用,节约使用空调,长时间离开办公室注意关灯,关空调。
四、节约用纸。减少会议,减少文件,减少文印材料,坚持发短文,提倡双面用纸、电子办公;多开视频会议,多利用网络、广播、信息显示屏等形式进行宣传,减少纸张消耗。
五、节约用餐。积极倡导餐桌文明之风,就餐时提倡不剩饭剩菜。
六、生活节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不浪费粮食。提倡绿色出行,外出时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七、减少一次性物品(如纸杯、快餐盒等)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八、节约办公学习用品,合理采购,减少开支,并尽量重复使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节约是一种美德、一种远见、一种态度,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责任,“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约一顿餐、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小事做起,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摒弃畸形的消费陋习。
厉行节约,重在坚持;践行节约,人人有责!
推荐倡导节约粮食心得体会总结(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