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抗疫事迹材料范文 学生抗疫事迹材料(九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校友抗疫事迹材料范文(推荐)一
大家上午好!
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在这温暖如春的季节里,我们非常高兴地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校友们。我代表母校海南大学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你们给予母校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借此机会,我向各位校友介绍一下海南大学的发展情况。20xx年8月,为建设一所高水平的“211工程”大学,国家教育部和海南省委、省政府将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和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海南大学。20xx年12月,学校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110多所“211工程”大学之一,也是海南省唯一的“211工程”大学和教育部与海南省共建高校,同时是海南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区域特色最鲜明的高校。
学校现有海甸、儋州、城西3个校区,占地总面积约5200多亩,其中海甸主校区2600多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7300多人,其中普通本科生33700多人,硕士研究生3100多人,博士研究生170多人,国际留学生240多人。现有教职工35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约1800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100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0多人。拥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部级科技创新团队。学校也是全省唯一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高校,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学校与境内外1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选派一批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和中国台湾的高校学习深造。学校是全国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的高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校。
学校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突出“热带、海洋、特区、旅游”四大特色,抓住“211工程”建设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两大机遇,充分利用热区和海南的区位优势及资源条件,努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全国百强高校。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包括广大校友在内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帮助。校友的个人发展,也离不开母校曾经的培养和教育。每年新生入校报到,都会看到一条标语:“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作为昔日的学生、今日的校友,你们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母校以你们为荣,母校为你们骄傲!
校友会是联系母校和校友的桥梁与纽带。学校对校友会工作非常重视,多次开会研究校友会筹备事宜,并建立健全校友信息数据库,开发设计校友会网站,出版发行校友刊物《海大校友》,走访各地校友,为校友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校友会的成立也得到了广大校友的积极拥护和热情支持,福建、云南、广西、北京等地校友已经组成了地方校友会并开展活动,广州校友也在今年3月组织召开了联谊会。
今天,在各位校友的共同参与和见证下,海南大学校友会将要正式成立了。这既是海南大学的一件盛事,也是广大校友的共同心愿。从此以后,校友会将是校友们的“家”,校友们要常和“家”里联系,“常回家看看”。校友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广泛联络校友,维系珍贵情感,助推学校发展。
最后,预祝校友会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在20xx新年即将到来之际,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
推荐校友抗疫事迹材料范文(推荐)二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20--年4月18日,我校将迎来60周年华诞。隆重庆祝建校60周年,既是学校工作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校师生员工的一件喜事,更是学校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促进发展的一次良好机遇。我校从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着手校庆筹备工作,今年又将校庆筹备工作列为学校“十项重点工作”之一。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动员大会,标志着校庆筹备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现在,我就校庆筹备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长安大学的六十年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成就辉煌的奋斗史
我校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原三校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深厚的办学底蕴。从1951年建校开始,学校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学校各项事业稳步发展。1958年西安公路学院成立,1978年西安地质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成立,开创了我校的本科教育。1980年,著名汽车工程专家周允教授牵头的汽车运用工程学科开始招收第一个硕士生;1983年,我校老领导、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院士所在的地质工程学科开始招收第一个博士生。1995年西安公路学院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标志着我校办学规模和办学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7年我校顺利成为国家“2--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开辟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为我校建成高水平大学创造了重大的历史机遇。20__年,三校合并组建长安大学,进入教育部直属的中央高校行列,实现了我校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跨越。
合校--年来,我校经历了实质性融合、跨越式发展和内涵建设三个历史阶段。学校各项事业长足发展,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办学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整体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目前,我校的校园面积2980亩,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在职教职工3500人,有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2位“长江学者”。在册学生超过4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8万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外国留学生7000人,办学规模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前列。有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41个博士点;--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85个硕士点,76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覆盖了8个学科门类。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个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8种学术期刊。学校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快速改善,以面积1706亩的渭水校区、212亩的太白山实验实习基地和2.6万平方米的交通科技大厦、2.4万平方米的地质科技大厦、18万平方米的教工高层住宅为代表的一大批基础设施相继落成;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生获得全国和省部级“挑战杯”等科技创新竞赛奖励3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科学研究能力持续增强,获得国家科技奖8项,年科研经费突破4.12亿元。我校已经发展成为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三大行业和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
追忆历史,继往开来。60年来,我校历经坎坷曲折,由小到大,由弱渐强,不断发展,积淀了敦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铸就了“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传统,培养各类人才15万人。回首风雨历程,我们一定要永远铭记为长安大学的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同时,也借此机会,让我们对所有曾经和正在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矢志不渝、团结奋进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校庆的核心任务是回顾办学历程、展示辉煌成就、展望美好未来
校庆的主要目的是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凝聚人心、振奋精神,展望未来、共谋发展。通过校庆,我们要认真回顾学校办学历程,弘扬“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团结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传统,系统总结学校60年来特别是合校以来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方向。通过校庆,我们要全方位展示学校发展成就,进一步扩大学校国内外影响,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通过校庆,我们要进一步凝聚人心,激发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的荣校、兴校、强校之情,为母校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校庆,我们要加强与广大校友之间的联系,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优化学校办学环境,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开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新局面。
为做好60周年校庆,学校成立了60周年校庆筹备委员会和校庆筹备工作组,并专门成立了校庆筹备工作办公室,负责校庆筹备的日常工作;还设立了8个校庆筹备工作小组,每个组都由1-2名校领导分管。目前,校庆筹备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已经制定并印发,校史修编、校友联络和各地校友会的组建等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要举行60周年校庆倒计时一周年仪式,召开长安大学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会议,举行建校60周年庆典大会。由校领导带头分片走访全国杰出校友和友好协作单位,协助各地校友会开展校庆筹备工作,积极筹建地方校友会,争取校友和社会各界资助。开通运行60周年校庆专题网站,举办建校60周年成就展,编纂60周年成就画册及光盘,出版校庆专刊和《中国高校漫步——长安大学卷》。举办大学校长论坛和系列学术报告会、讲座,开展系列学生活动;完成校史馆建设和校园环境整治;开展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通过以上活动,弘扬优良传统,展现办学成就,振奋师生精神,扩大学校影响,推进学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精心组织、全面动员、突出重点,切实抓好校庆筹备工作
60周年校庆是我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里程碑,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新起点。校庆既是对学校办学历程的系统回顾,也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检阅,校庆工作的设想能不能顺利实现,能不能落在实处,校庆活动能不能圆满成功,关键取决于大家,取决于我们在座的各位。下面我就校庆筹备工作提几点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校庆筹备工作组全面领导、组织、实施校庆筹备工作,学院(部)校庆工作要在学院(部)党政领导下认真组织实施,各
校友抗疫事迹材料范文 学生抗疫事迹材料(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