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汇总 谈论天气的教案设计(五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汇总一

了解说明文的相关知识。速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1、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食物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一知识。

2、说明文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3、说明对象:一看标题;二看首尾总结句;三看反复出现的词句。(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作引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等等。(其中前五种常用)

6、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简明、科学。

7、常见结构方式: 总—分—总;总—分;分—总。

复习巩固 回顾《化石吟》的主要内容,检查背诵情况。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预zhào ________ ②轻yíng ________ ③líng ________纱

④lín ________波 ⑤崩tā________ ⑥点zhuì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峰峦( ) ②弥( )漫 ③月晕( )

④霎间( ) ⑤匀称( ) ⑥弧( )形

3、释义: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自主学习,感知课文内容。

1、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用课文中的原话):

2、理清文章思路(文章共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云是天气的“招牌”,人们可以看云识天气。

第二部分(2-6)具体介绍云的形态、变化,天上的云彩现象和天气的关系,从而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

第1层:(2-5)写云的形态和天气的关系。

第2层:(6)写云的光彩和天气的关系。

第三部分(7)说明看云识天气的意义和局限性。

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层次清晰。首先从总体上指出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可以看云识天气。再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文章中运用了分类说明、打比方说明等的方法,由现象到本质有序地展开说明。

1、《看云识天气》,作者_______ ,是一篇_______,文章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的_________、________及不同的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____________,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理解填空。①文中省略号前一组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省略号后两个句子是紧扣天上的云“________”来说明的。②“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的意思是________。这句话所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

(2)本文的中心句是 。

(3)本段运用了 、 和 修辞手法。

(4)本段文字在结构安排上采取了什么方法?

完成练习册“基础演练”题。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关于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汇总二

1.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要点。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领会运用比 喻的妙处。

4.培养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

1.学生搜集有关云和天气的谚语,有关云的成语、诗词、文章片断等。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1)注音:

峰峦 一霎间 点缀 绫纱

弥漫 晕头转向 月晕 崩塌

(2)释义:

峰峦:

一霎间:

预兆:

轻盈:

弥漫:

征兆:

崩塌:

3.认真阅读课文(含单元提示、课文、课下注释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切合文题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句是什么?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有关云和天气的关系,文章 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的,找出并在课本标出说明角度变化的语句。

(3)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4.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的含义。

【学习过程】

1.展示预习

2.思考:

a云和天气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b本文主要介绍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们各有 怎样的特征?分别预示怎样的天气情况?

请你设计一种表格来完成,看谁设计的好。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上述题目。)

1.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 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 (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2.本文是一篇介绍科 学知识的说明文,但语言生动,对云的描摹也细致形 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 些修辞方法?运用这些方法有何好处?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例加以体会。你能否仿照课文中的例子造几个句子?

达标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鱼鳞( ) (2)峰峦( ) (3)一霎间( ) (4)冰雹( ) (5)弥漫( ) (6)圆弧 ( )

2、“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 千,变化无常。”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 者又是如何来展示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

1.练习:一、二、

2.留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写一则观察日记。

3.收集有关云的谚语、成语、俗语、诗词及文章片断等。

关于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汇总三

《看云识天气》

一、学习并启发学生运用条分缕析的方法去观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动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体会说明语言准确性。

掌握总分结构顺序及分类说明方法。

生动的说明表现抽象、复杂天气特征。

安排一课时。

一、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二、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云和天气有着密切关系,看云可以辨别,推测天气的好坏,这篇说明文是怎样把有关云和天气的气象知识告诉我们的?

三、讨论全文结构。

四、着重研究一、二部分层次及语言特色。

(一)讲读第一自然段

1、朗读首句提问什么叫姿态万千、变化无常?2、哪些语句分别说明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朗读指出修辞手法?

4、这一节按什么顺序写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读并背诵指出概括说明作用。

2、往往、常常两个副词起什么作用?

(三)详细研究各种云同天气的关系。

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形状、位置、厚度怎样,是什么样天气?

2、雨天的招牌呢?三种云的特点、高度、厚度、颜色在怎样变化?

3、改名换姓、躲藏是什么修辞手法?

4、从积云到积雨云,则是夏天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它的变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归纳与第二节关系。

(四)讨论如何根据云的光彩,推测天气的情况。

1、云上有哪几种光彩?(晕、华、虹、霞)

2、这些光彩特征怎样?预示着什么天气?

3、引用谚语有什么作用?

五、讨论最后一段作用。

1、观察云的形状、光彩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呢?

3、最后告诉我们局限性作用?

六、总结课文。

七、布置作业:

1、说出收集的有关气象谚语试辨识天气。

2、完成练习二。

板书设计:

看云识天气

(观察)(推测)(天气的变化)

一、总说云的变化同天气关系。[总]{现象}

姿态万千,变幻无常。(总)

有的像-----有的像-----(比喻、排比)刚才-----一霎时------(对比)(分)

云就像天气的招牌(总)

二、分说云的形态、光彩同天气变化的关系。(分类说明)[分]

课文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汇总 谈论天气的教案设计(五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