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体育教学方面心得体会小学和感想 体育教学的经验与体会(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体育教学方面心得体会小学和感想一

体育教学教案

班级:初一年级   日期:-03-02~03    人数:50    教师:黄大林 谢民 谢晓明

教材

身体素质组合练习

 

 

知识目标: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发展,特别是力量、速度方面。

能力目标:90%以上的学生能懂得锻炼身体的`方法。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以及互帮互助精神。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常规

 

 

 

 

 

 

 

 

 

 

 

二、

队列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在集合地点观察、检查学生服装,并接受体育委员汇报

 

 

 

 

1、“同学们好!”

2、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3、安排见习生。

 

教师讲解队列、队形练习的内容和要求。

1、成四列横队走—还原,原地四面转法

2、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3、口令或哨音组织指挥

4、纠正错误,个别指导

 

 

 

 

 

 

1分

 

 

 

 

 

 

 

 

 

3分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1、              班成四列横队集合。

组织如图一: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图一)

2、              “老师好!:

3、              认真听讲,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4、              见习生按要求随堂听课,做力所能及之事。

 

 

1、学生认真听讲,记住练习的方法和要求。

2、根据口令进行集体练习。

要求:精神饱满,动作一致。

3、组织:如图二

 

 

 

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三、

准备

活动

 

 

 

1、引导学生选择游戏

(1)丢手绢(2)小猫钓鱼

(3)开火车(4)夹球跳

2、指导小组长带队组织练习

3、教师来回巡视并指导

4、简单评价

5、准备操  1~6节

a上肢运动   b 下肢运动

c 踢腿运动  d 体侧、体转

e 腹背运动  f 跳跃运动

教师讲解示范,并领做。

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分

 

 

 

 

1、学生积极讨论选择游戏

要求:各小组在做游戏时要注意安全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o o

☆ (图二)

2、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集体练习。

要求:动作整齐,舒展。

组织:如图二

 

 

 

 

4*8拍

 

 

 

 

 

 

基本部分

 

 

 

 

 

 

 

 

 

一、上肢

二、下肢

 

1、教师讲解示范上肢力量的练习方法和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

3、分组轮换方法:统一时间练习、统一时间换

4、口令或哨音组织指挥

5、              纠正错误,个别指导

6、              重点、难点:全面发展,保质保量。

 

 

 

1、学生成四列或六列横队听讲解。

前滚翻

仰卧起坐10

单足跳

30米

俯卧撑

立定跳远

2、学生练习队形如下:

1轮次换共3次

 

 

 

1、组织学生进行放松。

2、小结本堂课的学习情况。

3、布置课后作业,安排学生收器材。

4、“同学们再见﹗”

 

 

5分

1、学生能积极进行放松。

2、学生认真听讲,共同参与小结,明确存在的问题。

3、值日生按要求回收器材。

4、“老师再见!”

 

班级

 

 

 

 

 

 

 

预计负荷

练习        平均

42%      155次/分

密度        心率

日期

 

 

 

 

 

 

 

 

场地器材

10张垫子

 

描写体育教学方面心得体会小学和感想二

一、指导思想

认真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深化改革、求实创新。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立足于“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能力,增强体育意识,掌握锻炼方法,养成锻炼习惯为重点,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注重实践,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体育思想方法,学习方法和自我锻炼方法,培养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满足自身健康的需求,不断获取保持身心更有效的能力和更适宜的方法。继续抓好学校的业余训练工作,力争在全市各项竞赛上再创佳绩。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从小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并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的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

2、学习田径、体操、小球类、民族传统体育、韵律活动和舞蹈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行为,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

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5、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重难点及教学安排

1、教学内容

(1)安全教育。

(2)体育卫生保健基本常识。

(3)跑与游戏。

(4)跳跃与游戏。

(5)投掷与游戏。

(6)球类的基本技术与游戏。

(7)韵律操。

五、教学措施

1、正确把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进行教学,备好每一堂课,营造一个宽松生动的课堂气氛来;在课前和课后进行反思。

2、在教学中多运用游戏作为方法、手段,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和激发学习的。

兴趣性和积极性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如主题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等充分发挥游戏和游戏法的功能与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与练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效果。

3、随着学生身体和年龄的增长,可多采用一些对抗性的游戏。小学生好胜心强,可采用一些教学比赛,以增强学生锻炼身体的效果。因材施教,分组时采用男女分组或按身体素质分组,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运动中享受到锻炼的乐趣

4、积极培养体育骨干,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采取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如分组教学(异质分组、随机分组等),分段教学等。

5、学习目的明确,积极自觉的上好体育课。注意听讲,积极学习掌握必要的体育基本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6、上体育课,着装要轻便,整齐,做到穿轻便运动鞋上课,不带钢笔,小刀等提前按教师要求,在指定地点等候上课。站队时要做到快、静、齐。

7、不得无故缺课,不迟到、不早退,服从领导,听从指挥,遵守课堂各项规定。

描写体育教学方面心得体会小学和感想三

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意识。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同学受益。

认真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使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技术。培养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任务,争取在区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认真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各种时令性工作和任务。

初二年级的学生身体发育正处于青春期的高峰时期,心理、生理的发育波动强。男生爱动,喜欢对抗性强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项目。而女生则恰恰相反,喜欢娱乐性、柔韧性、游戏性强的项目。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男生力量素质差,但是灵活性和反应能力强。女生也是力量差,但是柔韧性好。对于体育与健康理论知识较薄弱,对锻炼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因此,

体育教学方面心得体会小学和感想 体育教学的经验与体会(8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