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心得体会实用 辐射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辐射心得体会实用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院位于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始建于1971年7月17日,是国家卫计委直管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目前拥有院本部(天河院区)、岭南医院(萝岗院区)、粤东医院、肇庆医院(筹建中)四个院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核医学科设置于院本部(天河院区)综合楼负一楼,工作用房共计约800平方米。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医师7人(教授1人,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3人);物理工程人员1人,技术员8人(主管技师2名,初级技师5名,合同技术员1名);护士4名。主要设备和设施有:pet/ct 1台、spect 1台、骨密度仪1台、甲癌病房4间。其他设备及用途:核医学科还具有:(1)甲状腺摄碘率用于甲状腺功能检查仪器;(2)放射免疫检测仪器及化学发光免疫检测仪器用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维生素等项目体外检测;(3)锶-90皮肤敷贴器用于皮肤血管瘤及疤痕治疗;(4)各种辐射监测仪器及辐射防护用品等配套设施;(5)伽玛计数器、co2培养箱、低温冰箱、带辐射防护的净化操作台等部分实验设备用于研究生培养及临床实验研究,有利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一)环境安全防护
1、机房维护结构的防护:所有核医学机房周围墙体均为24cm红砖 6mmpb,机房顶部为15cm混泥土 4mmpb,地面15cm混泥土。
2、窗的防护:机房和控制室之间的观察窗设置的玻璃窗铅单量为6.0mmpb;观察窗与墙体的缝隙≤10mm,窗框与窗的重叠处≥20mm,窗中逢重叠处≥10mm。
3、门的防护:所有防护门设置合理,机房防护门(受检者进出门)规格约1800mmx2100mm,控制室防护门(医护工作人员进出门)规格约为900mmx2100mm,采用不锈钢板内夹6.0mm铅。防护门与墙体的缝隙≤10mm,门框与们的重叠处≥20mm,门中缝重叠处≥10mm。
4、电缆线孔:控制室的控制台与机房xx线装置连接的电缆线采用“u”字型管以45°斜角穿墙并用铅板对电缆线孔进行漏射防护补偿。
5、警示标示:机房防护门内外侧张贴电离辐射警示标识,并安装醒目的工作指示灯、防护安全联锁及报警装置。核医学工作场所按要求分三区,即控制区、监督区和非限制区,各区标示清楚。
6、个人防护用具:工作人员的防护用具:备有防护服、防护颈套、防护眼镜、防护帽、防护手套个人剂量计等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用品。受检者防护用品:必须配备专门的各种辅助防护用品,以及固定特殊受检者体位的各种设备,如保护性腺、眼晶体、乳腺等辐射敏感器官的防护用品。
(二)辐射安全和防护制度及措施的建立和落实
1、加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设置放射防护管理机构和组织,制定《辐射防护和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计划》、《辐射监测计划》、《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放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受检者须知》《放射事件应急预案》等放射防护管理制度,病严格遵守与实施。
2、辐射防护管理人员:医院设有辐射安全与防护工作小组,各部门分工合作,把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从事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省辐射防护相关单位组织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负责工作,做到持证上岗。
3、档案管理:档案应登记、分类、编号、专人管理;完整、规范、保密;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定期对档案进行更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上级要求做好年度报告、年度监测工作。
(三)放射性同位素贮存场所有防火、防盗、防破坏措施,放射性“三废”标识明晰,有记录可查、去向清楚,排放达标。
1、健全管理组织。医院高度重视辐射安全防护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放射安全工作的戎院长为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的“放射性安全防护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医院内部放射性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组织对含射线装置设备、使用、贮存、应急处理、废弃物回收,培训教育放射工作人员,宣传放射防护知识,监督执行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检查核医学机器设备及其场所环境,及时排除放射故障和安全隐患。
2、建立和完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了《pet/ct机操作规则及维护措施》、《spect操作规程及维护措施》、《核医学科质量控制制度》、《辐射防护制度》、《辐射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源事件报告制度》、《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和安全保卫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核医学科人员健康及个人剂量管理制度》、《核医学科岗位责任制》、《核医学科定期自查和监测制度》、《核医学科应急控制和保障措施》等。
3、应急处置。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维护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制定了《发生放射源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等。
1、为增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意识,加强放射工作人员从事放射工作专业知识培训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放射工作人员采取了多途径多种形式的培训,并承诺医院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参加省、市环保部门举办的辐射安全和防护专业知识培训。
2、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和检定监测仪器设备,确保监测正常运行。
3、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一是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二是工作人员上岗必须佩戴个人胸章剂量计,并定期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检测。
尽管医院的辐射防护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今后,医院要进一步在防护、监测设施设备上加大投入,在管理上加大力度,强化监测、防护、安全意识,确保人民群众和医护人员安全。
关于辐射心得体会实用二
为了进一步加强核与辐射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针对20xx年医用射线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了年度评估,具体评估如下:
医院现有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一台,ct机一台,dr机一台,放射科工作人员4人(技师1人,市中心医院派驻1人)。
放射科x射线机房配置有辐射防护门、辐射警告标志等辐射防护设施。机房及其附属防护设施,经检测符合国家放射防护标准,环保部门同意在医院使用。
20xx年,辐射安全和防护情况指定专人负责检查和记录,检查每月一次。辐射防护情况自查后,在《辐射防护工作定期检查记录》上记录。每月自查的内容包括:x射线装置的使用、运行、故障、停用、检修和完好情况;机房防护门、防护窗完好情况;工作指示灯和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完好情况;防护用品的使用和完好情况;辐射防护安全操作规程和防护制度执行情况等。每月辐射防护工作自查结果良好,射线装置未发生故障,使用正常;辐射防护用品完好,能正常使用。未发现射线装置故障现象。
医院的辐射管理制度包括:放射科工作制度,放射防护安全保卫制度,放射工作岗位职责,x光、dr、ct的操作流程,放射诊疗设备维护维修制度。放射防护人员培训计划,放射性监测方案,射线装置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对制度的执行情况,有科室兼职辐射防护人员进行自查,每月一次,同时接受卫生监督所等相关部门以及医院职能部门的日常检查。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方面,日常工作时,要求检查病人时隔室操作,禁止直接暴露在照射范围内,辐射工作人员规范佩戴个人剂量计,对个人年接受外照射的剂量进行准确监控。在辐射对健康潜在影响的告知方面
辐射心得体会实用 辐射心得体会实用手抄报(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