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 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一
1、学会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找到了鱼,懂得另外两只白鹤找不到鱼的原因。
三只白鹤怎样记住埋鱼的地方?各以什么做标志?学习生字新词。
明白为什么只有第三只白鹤找到鱼。
1、教具准备 :课件。
2、预习提纲 :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欣赏图片,这种鸟叫做白鹤,腿细细长长的,嘴尖尖长长的,善于捉鱼了。今天我们来学习三只白鹤的故事。 (板书揭题。)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习要求(一)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白鹤 中午 记住 第二天记住 埋进土里剩下吃的饱饱的大柳树旁
留着升起朝白云飞去 抬头
(2)分组、抽学生朗读课文,并适时评价。
(二)再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要求二:
(1)读第一自然段。
1、 谁在干什么?什么时间?他们最爱吃鱼,为什么把鱼埋在地里呢?
(2)结合图、读第二自然段理解埋鱼的位置。
想一想:三只白鹤把什么作为找鱼的记号?
请你用这样一句话说一说:_______把_______作为找鱼的记号。(同桌交流)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过渡: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不一样?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读第三段。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它们怎么找的?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第三只白鹤落在河边柳树旁。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 4)深化总结。
(1)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1、把句子补充完整,写情楚“谁在哪里?干什么?”。
(l)白鹤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里)(干什么)
(2)老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里)(干什么)
2.课外延伸: 刻舟求剑的故事。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呢?请你说说。
3三只白鹤
埋鱼
找不到:太阳底下 白云下面 (动)
找鱼
找到 : 柳树旁边 (不动) 2
关于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二
1、在多次感受和学习重复句的基础上,学会描述句,并初步学会表演。
2、突破难点、掌握语言表现手段:三只蝴蝶"请求避雨",三朵花拒绝的语调。
3、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
4、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掌握非语言表现手段:三只蝴蝶"快乐飞舞"、"发冷"、"请求"、"三朵花"、"难为情"的表情和动作。
3、萌发幼儿分辨是非,团结友爱的情感。
红、黄、白花及蝴蝶头饰若干,场景布置和第一课时一样。
(一)、引起幼儿学习表演的愿望。
教师出示各种头饰,让幼儿说三只蝴蝶和三朵花的对话。
(二)、组织幼儿学说故事中的描述句。
1、边看老师表演,边就说旁白
2、跟着录音,分段学说描述句。
(1)、学说故事开头的描述句。
a、一开始,三只蝴蝶高兴地在花园里飞舞时,是怎么说的?
b、下雨了,这时又怎么说的?
(2)学说故事结尾部分的描述句。
a、三只蝴蝶在雨中着急地飞着,被谁看见了,说什么?
b、天晴了,太阳公公干什么了,三朵花怎么样了,三只蝴蝶又高兴是怎么样了?
小结:你们刚才学的描述句,讲得很好,现在我们来学学三只蝴蝶是怎么做的。
(三)、组织幼儿学做蝴蝶的动作。
1、三只蝴蝶请求花时怎么说,怎么做的?
2、三只蝴蝶,下雨时在风里、雨里怎么飞的?
3、太阳公公出来时,三只蝴蝶是怎么围着太阳公公跳舞的?
4、最后三只蝴蝶是如何快乐地跳舞的。
(四)、请能力强的幼儿表演一遍,全体幼儿讲旁白并看清他们什么地方演得好。
过渡:刚才你们旁白讲得很好,表演的小朋友也把三只蝴蝶怎样"高兴的飞舞",在大雨中"冷得发抖"、"请求",三朵花的表情和动作演得很好,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表演好吗?
(五)、全体幼儿分组跟着角色学习表演。
活动反思:
《三只蝴蝶》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个故事,语言简洁、易懂,琅琅上口。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很快就能记住故事情节,表演的效果也比较好。
关于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三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9个生字组成的词语。
2.听写字词和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
3.看懂图意,理解句子,知道三只白鹤把吃剩的一条鱼各埋在了什么地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另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开动脑筋,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开动脑筋,要注意事物的变化。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知道那两只白鹤为什么找不到鱼。
二课时
(一)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会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能听写词语。
(二)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学习本课的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午、空、明、记”口头组词,并且能听写词语。
(二)朗读课文。
快速识字。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去动物园看见过白鹤吗?你看见白鹤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三只白鹤。(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范读。
1.听老师范读课文。
2.边听边想,想一想这则寓言是记叙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3.听老师读完后回答。
(本课写的是三只白鹤埋鱼、找鱼的事。)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再读一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先让学生自己读。
(2)老师利用卡片检查自学效果。
3.读一读带有生字词的句子。
(1)先由自己读。
(2)然后指名读一读。边读边体会生字词在句中的意思。
4.识记生字:在此过程中利用一字多组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快速识记生字。
(1)利用熟字记字。
午:熟字“干”加一撇。笔顺是第一笔先写撇,再写“干”。中午,午饭,午休,下午,午后。
饱:熟字“包”加食字旁。吃了饭肚里才能饱,所以用“食”旁。
埋:提土旁加里,“埋”要埋在土里,所以用提土旁。
明:左边日旁,右边月,太阳和月亮都使人看到光,所以“明”有亮的意思。明天,明亮,明白。
住:熟字换偏旁。“往”去掉双人旁换成单人旁。住:当停下不走讲,住宿,记住。
记:熟字“己”加言字旁。记住,笔记,牢记,记忆。
空:熟字“工”加穴宝盖。天空,高空,空中,空着手。
第:熟字弟去掉上面的一点一撇加上竹字头。第二天,第一个。
升:熟字“开”换一笔,把“开”的第一笔横换成撇。升起,升旗,升高。 本课全能够利用熟字来记字,有的需要熟字换偏旁,有的是两个熟字合在一起,有的是熟字换一笔等,总之比较容易掌握。
(2)利用词语卡片巩固字词。
中午,天空,明天,第二天,记住,升起,吃饱,埋起来。
5.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
第:上下结构,不要写得太长。
升:写第三笔竖撇的时候,要和第一笔的横撇接住。最后一笔的竖要写得长些,收笔低于第一笔的撇。
记:右边是“己”最后一笔不露头,不要写成“已”。
(2)其它的字让学生看范字写字。
(四)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己读。
2.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注意观察插图,看哪幅图与哪段文字对应。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五)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一下生字及词语,读一读课后作业第2题中的词。然后听写词语。看哪些同学,能够当堂把生字词听写下来。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边读边看插图,能理解图意。
(一)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哪只白鹤能找到鱼,另两只为什么找不到鱼?
(二)使学生受到做事要开动脑筋,注意事物变化的教育。
(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
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 三只老鼠中国寓言故事有哪些(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