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总结(大全8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应急系列科教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为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师生的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高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实际情况,举行减灾应急避险和疏散逃生演练,重在培养师正确的逃生要领,正确对待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保护师生的人身安全。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提高突发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成立安全疏散演练工作指挥部,组织成员如下:
1、指挥部学校成立防灾防空应急疏散指挥部。
总指挥:刘道兵
副总指挥:赵联润
成员:李本强李彦龙李传琪邓贞军房彦
2、疏散引导组
组长:赵联润
成员:各班班主任
3、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本强
成员:满在伟满思香
4、抢救护理组
组长:李传琪
成员:邓贞军朱宏孟红李冰
(一)学生疏散线路图
1、班主任带队快静有序地撤离,单人单排,前后保持合适距离。
2、撤离路线:
a、大班和中班沿西绿地北侧向东,南撤至传达室北
b、一、二、三年级沿东绿地北侧向西,南撤至传达室东
c、四、五年级沿西楼梯经门厅旗台东撤至大门北
d、六年级沿东楼梯经门厅旗台西撤至大门北
3、班级撤离顺序:
一楼西:大班、中班
一楼东:三、一、二年级
二楼西:六、五、四年级
4、各班主任职责:指导本班学生按照路线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并抱头蹲下
学前班教师:负责本班学生按照路线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区,并抱头蹲下
5、疏散路线疏导点分工、任务
满思香:一楼楼梯口中间、保护楼上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
李启明:二楼楼梯口东、保护楼上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
满在伟:二楼楼梯口西、保护楼上学生安全有序地撤离
朱宏:旗台处、预防学生碰撞旗台
李冰:西报栏北端转弯处、对常班和学前学生分流
吴开梅:东报栏北端转弯处、对常班和学前学生分流。
李海燕:大门内侧、预防学生靠近或碰撞旗台
陆晴:大门北安全区、维护撤离学生的秩序
郑翠玲:大门北安全区、维护撤离学生的秩序
(二)、宣传教育。
由副总指挥赵联润同志于5月上旬向学生做全面宣传动员,并安排四至六年级每班各出一期防震减灾知识黑板报,全校各班进行一次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主题班会,确保每位学生掌握避震疏散常识,自救互救常识和紧急救护、消防安全常识,在楼梯间张贴显眼的疏散指示标志,让每位学生明确疏散路线,做好演练充分准备,又在6月12日李彦龙在讲逃生要领,疏散的纪律。
1、保持镇定,听从指挥,服从安排,确保安全。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严禁推拉,拥挤,(学生疏散中不能回头寻找遗失的物体)
3、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路。
(一)6月12日课间操时由副总指赵联润向全校师生讲解避震动作要领和疏散要求。
(二)避震演练。
6月12日下午2:10分(第4节课时间),总指挥刘道兵下达演习开始命令,启动发生地震的紧急信号(急促持续的哨笛声),各班学生听到信号后,在当堂课任课老师的指导下,迅速双手护头(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不要交叉),躲在课桌下,任课教师躲在讲桌下(2:10—2:13分)。同时各楼梯口疏散员及时到达指定位置。
(三)疏散演练。
疏散信号为两声长哨声,每次信号发出后,对应班级教师组织本班学生有序撤离疏散,有两道门的班级就近疏散,老师紧跟第一次信号第一批对应班级撤退,以次类推。楼梯间疏散人员负责组织监督不互相推挤,窜队和掉队。全校师生分四批疏散,用时1分钟(1:13—1:14)。
(四)清点人数。
各班学生到达操场后,每班分两队站列。各班任课教师及时清点学生人数,向指挥部汇报(内容为:年级班应疏散学生人,已安全疏散学生人),同时维护好本班学生站队秩序(1:13—1:16)。
(五)演练结束。
演练结束后,指挥部及时当堂总结演练过程的经验与不足,并对全校师生做出进一步要求后,各班在老师带领下按次序返回教室(1:16—1:21)。针对总结情况,指挥部发出第二次演练信号,开展第二次演练(1:21—1:30)。
演练结束后,及时召开全体教师大会,指挥部认真总结演练过程的的经验和不足,并明确要求广大教师碰到突发地震情况时必须按演练程序及时做出处理,以最大限度保证灾害带来的危害。
推荐应急系列科教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让学生了解地震的有关知识,学习应急避震知识,掌握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能力。
5月28日
学校教学区
(1)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
(2)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全校师生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体育科组、高一高二年部主任、全体班主任
现场总指挥:z
各楼道疏散协管员:年部主任、班主任、体育老师(具体分工见下面安排)
向总指挥报告员:报告厅门口——z
学校西侧主干道——z
学校艺体楼前主干道---z
此次演练分两部分。先做地震应急避险理论讲解,注意事项强调,再做应急避震演练。
1、周一早晨7:30——7:45,地震应急避险理论讲解,注意事项强调;学生在班级集中听广播。
2、7:45以后,应急避震演练。这里分两步,先进行应急避震,再进行疏散演练。应急避震和疏散以报警声作为启动信号。
(1)现场总指挥宣布:“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应急避震演习活动现在开始。”
(2)报警员立即拉响报警笛。地震发生的信号为:三响短促笛声。同学们听到笛声立即开始应急避震演练:室内的学生、班主任老师,立即蹲在桌子旁,并随手拿书包或课本等物件或用双手保护头部;在室外的同学,应就近选择开阔地蹲下,不要乱跑,不要返回室内。
(3)一分钟后,现场总指挥宣布:“疏散演练开始”。报警员立即拉响报警笛。一响长笛声为信号。同学们听到笛声后,在老师的指挥下,立即有序、快速地撤离课室,本班班主任要在最后一名跟跑,邻近班的同学看到前面班的班主任跑出后方可跟上跑出,班级学生撤离时请注意:前半部分学生从班级前门撤离,后半部分学生从班级后门撤离(门口的学生先撤离)。具体撤离的路线和方向请见下图及安排。撤离时用书包或课本等物件或用双手放在头上保护头,安全下楼;到指定安全地点(分报告厅门口空地和教学楼西侧和艺体楼前的学校主干通道,见相关安排)集合,并清点人数后,向总指挥报告。
(4)疏散的集中地点和路线、顺序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的场地,坚持就近原则。经地震局有关同志的现场指导,将疏散集中安全点定为报告厅门口、教学楼西侧和艺体楼前的学校主干通道三处。具体安排如下:
疏散出口1:教学楼1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二9到20班;
疏散指挥员:三楼和一楼两侧楼梯口各安排一位教师(老师们要提醒下楼后学生往报告厅门口空地集中)。
顺序为:西侧楼梯高二12,16,20---11,15,19
东侧楼梯高二9,13,17---10,14,18
疏散出口2、教学楼2靠近洗手间处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二1到8班;
疏散指挥员:一楼西侧楼梯口安排一名教师(老师们要提醒下楼后学生往报告厅门口空地集中)。
顺序为:高二4,8 ---3,7---2,6---1,5
疏散出口3:教学楼3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一1到12班
疏散指挥员:三楼和一楼两侧楼梯口各安排一名教师(老师们要提醒学生往学校主干道空地集中)。
顺序为:西侧楼梯高一4,8,12---3,7,11
东侧楼梯高一1,5,9---2,6,10
疏散出口4:教学楼4两侧的楼梯
疏散班级:高一13到26班
疏散指挥员:东侧三楼和一楼楼梯口各安排一名教师(老师们要提醒学生往学校主干道空地和艺体楼前主干道空地集中),在西侧二楼楼梯口安排一名教师。
顺序为:东侧楼梯高一14,18,22,26—13,17,21,25(艺体楼前集中)
西侧楼梯高一15,19,23---16,20,24(主干道集中)
(1)要有顺序地疏散,在楼梯下楼时,不允许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也不允许说笑,务必认真严肃。
(2)班主任老师一起参加避震和疏散全过程,相关老师应在各自岗位(如上下楼梯口、一楼指挥逃生路线处等)把守,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
(3)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4)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千万不要也不能出现践踏、群体摔倒等情形。
(5)疏散途中不能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严格按指定路线进行逃生。
(6)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后,学生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报集中点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再向执行总指挥詹副校长报告。
由学校集中点评。学生回班,班主任及时总结班级情况,不断提高师生应急避震的能力。
注意:请各年级把各楼梯口负责的教师名单上报学生处。
推荐应急系列科教片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一、思想高度重视。
全市各板块和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当前全市防汛面临的严峻形势,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把做好防汛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好,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板块主要领导要亲自带头、周密部署、深入一线,做好防汛的各项检查落实工作,切实加强防汛的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认识上再深化、再提高,工作上再部署、再发动,措施上再强化、再落实。
二、确保社会秩序正常。
水利部门要尽最大限度降低内河水位,尽最大可能减少受淹区域,各板块及各有关部门要立即开展全面、深入的防汛安全大检查。
一是要抓好城市现有排水设施的全面检查、维修,对城区内的河道、排水管网、暗渠、雨水井、排水泵站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尽快做好清淤、疏浚、维修工作,确保排水通畅。对易积水路段、区域及重点路段要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力量上路巡查,发现有堵水或内涝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及时排出积水,保证道路畅通。
二是检查危旧房屋和公共场所的安全状况、加固措施和紧急疏散预案落实情况,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要及时撤离人员、限期整改。
三是加强在建工地的专项检查,加强对在建工地防汛工作的指导、监督,重点检查基坑、边坡以及塔吊和脚手架等重点部位和设施的防汛措施落实情况。
四是检查供水、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防汛抢险措施,落实供水、公共交通、供气安全的应急措施,确保汛期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四是加强中考的保障工作,教育部门及属地政府在中考期间要全力加强应急保障,确保全市中考安全顺畅。
五是加强对农业生产指导服务,尽最大可能降低农业受灾面,农业保险要及时理赔到位,同时要确保夏种顺利推进。
三、掌握汛情雨情。
市气象部门要加强雨情的预、报警机制,市防汛指挥部要在第一线坐阵指挥,随时掌握汛情、水情和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重大险情要及时上报,做到汛情、雨情传递及时、畅通、准确。
推荐应急系列科教片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安全是企业的命脉,人员的安全尤为重要。为了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组织救援,把损失减少到最小,为了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每一位员工都能熟悉逃生线路,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各项应急工作能高效、有序的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公司的消防安全,提高全体员工的防火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更是为了确保员工在危险情况下的安全,特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应急预案。
员工在遇到发生火情时,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沉着,语音清晰地将火情发生的区域、地点、火势大小、告知相关上级领导。
1、行动措施
(1)火灾现场的第一发现人就近用灭火器材阻止火势蔓延。
(2)当发生火警时,主管人员须立即赶赴现场查看,确认发生火灾后,应立即通知消防控制中心。
(3)待消防中心接到火灾确认信息后,应立即通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安排开展疏散、灭火、救援工作。
(4)控制、疏散闲杂人员,指派专人组织人员疏散,让人员不要惊慌有秩序地安全撤离,同时引领消防人员进入火灾现场。
(5)把火情的具体位置,燃烧物品是什么,燃烧范围大小及火势走向,起火原因,有无人员被困,有无贵重物品等祥细情况报指挥小组。
2、行动原则
(1)先救人后救火,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2)首先疏散易燃易爆物品,以避免火势扩大。
(3)对疏散出来的人员逐一进行清点,一个也不能漏掉。
3、现场指挥者要求
(1)由最早赶到现场的最高职务者担任灭火指挥员并将火情通报给指挥小组,灭火指挥员职务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总经理、经理、各区域主管。
(2)总指挥者根据火势的大小,火情性质进行分工,指挥各组进行灭火,控制火势,疏散人员,抢救物资,做好警卫警戒工作等。
(3)总指挥员如预料或确定火灾不能自行扑灭,应立即指示向火警台“119”报警。
4、其他人员:
(1)未接到撤退指令,不得离开各自岗位。
(2)保持镇静,不得奔跑或有惊扰他人的任何举动。
1、一旦发生人员烧伤、砸伤、窒息等事故,立即将受伤人员移至安全、阴凉区域,进行现场包扎,对窒息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等方法进行抢救。
2、在现场抢救的同时,应向医院求援(电话:120),请专业医疗救护单位进行救护。
一旦发生火灾,在初起阶段应按以下应急程序实施:
1、报警。做到“报警早,损失小”,迅速将事故险情上报给办公室,并拨打火警“119”报警;
2、疏散。现场负责人要迅速组织员工撤离,并将客人疏散到安全区域;
3、迅速查明火情,调查起火原因,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场内有无易爆物资、有毒物资,有无被困人员、有电等,如电器、电路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
4、合理部署灭火力量。应将主要力量部署在火势蔓延区,控制火势发展;
5、合理使用灭火器材。如在现场消防设施完好,消防器材充足,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应采取灭火、降温、撤走现场易燃易爆物资等有效措施,积极进行自救;
6、积极救人是首要任务,力争最大限度的减小人员伤亡;
7、抢救物资:最大限度的减小集体和个人的财产损失;
8、根据险情,通知可能受到威胁的单位和人员撤离危险区,清除现场障碍物,拓宽灭火现场,积极清障;
9、配合消防队灭火。
(1)指挥员安排有关人员搞好现场警卫工作,保护好现场,防止死灰复燃及现场遭受破坏。
(2)各岗位负责人协助
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总结(大全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