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心得体会文章实用 消毒供应中心进修体会(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消毒供应中心心得体会文章实用一
二、从事餐具消毒的人员,必须坚持个人卫生,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不合格者不得从事餐具消毒工作。
三、餐具根据不一样消毒方法,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
四、餐具的洗涤池与消毒池应分开,并有明显的标记和足够的容积,不得一池混用或一池多用。池子内,外壁要完整、光洁,下水道通畅。污物要有盛装容器,并加盖,当日清除。
五、消毒剂的使用量,作用时间,应根据所用消毒剂的性能和要求浓度进行配制和操作。使用含氯浓度必须在100—200毫克升,坚持3———5分钟。
六、消毒柜应无油垢、霉斑、异味。
七、经热力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到达光、洁、涩干。药物消毒后的餐具,感官检查到达光洁、无味。消毒后的餐具应置于保洁柜或其他保洁容器中,避免污染,坚持清洁。
八、消毒人员应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消毒,并理解监督部门检查和监督。
有关消毒供应中心心得体会文章实用二
消毒大事件
1.中国古代医学中对“消毒”的记载十分丰富。
《吕氏春秋》中即有“九沸九度”的记述,提倡饮用开水;
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到用茱萸叶消毒井水;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一切肉惟需煮烂”才可食用;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述“天气瘟疫,取出病人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等。
2.近现代“消毒”进展更快。
1820年,漂白粉问世,此后被用作感染创伤的治疗和饮用水的消毒中。这一由氢氧化钙、氯化钙,次氯酸钙组成的混合物,在今天仍然被作为重要的消毒灭菌剂。
微生物学的发展为消毒学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
19世纪下半叶,巴斯德等发现细菌,奠定了现代微生物学的基础。
1865年,李斯特首先提出缺乏消毒是手术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1867年他发表论文公布了这一成果,不到10年就使手术后死亡率从45%降到15%。挽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20世纪30年代,甲醛的应用在化学消毒发展史上建立了一个里程碑,因此甲醛被誉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
醇类也是发现比较早的一类化学消毒剂,如今我们在医院中与生活中常用的酒精消毒,主要成分就是乙醇。
1949年,美国菲利普、史密斯等人研究了多种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发现了环氧乙烷,并且研究了其灭菌条件及影响因素。环氧乙烷被誉为第二代化学灭菌剂。
1962年,美国的派普筛选了醛类化合物,发现了戊二醛一经碱化便有良好的杀芽孢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灭菌,被称为冷灭菌剂,并被称为第三代化学灭菌剂。
20世纪70年代初期,李世新等研究了过氧乙酸的合成工艺及其在消毒上的应用,在此后的10多年中,过氧乙酸在我国广泛应用。
家庭消毒
化学消毒是家居消毒中的首选办法。以下对各类消毒产品做一个比较。
除去上述消毒用品之外,酒精可以说家庭消毒的常备品。
酒精杀菌杀病毒的机制是:酒精的脂溶性可以破坏生物磷脂双分子构成的生物膜,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障碍造成死亡。
一般而言,酒精的消毒杀菌效果和其浓度关系较大。
安全使用酒精
鉴于酒精消杀依赖于高浓度,因此,只能用于体外的消杀。比如,手部消毒和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但酒精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安全要点:
(1)绝对要将84消毒液和酒精分开储存,妥善保管。84消毒液和酒精混合后可能产
消毒供应中心心得体会文章实用 消毒供应中心进修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