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收方心得体会 材料收方员工作总结(4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现场收方心得体会一
二、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六、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七、管道发生泄漏时的堵漏工程抢险抢修方案
八、现场医疗救护
九、紧急安全疏散
十、社会支援
一、化工厂“厂区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环境、工程地质概况。例如:本厂位于北纬某度某分,东经某度某分。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厂区东邻某丙烯酸厂;南邻某煤气厂;西邻某码头;北邻某化工厂和某精细化工厂(以下内容略)。
2、规模与现状。例如:本厂创建于某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化工基地之一。目前,本厂共有数千人,主要生产车间9个,辅助车间6个,组成以处级为单位的管理网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见图(略)。
本厂的主要产品有:顺丁橡胶、esp、as、苯酚、丙酮、丙烯腈、乳胶漆等。厂内因生产需要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料。如:液氨、氢氰酸、丙烯腈、碳四、丁二烯、苯等,分布于全厂各个车间和部门。由于这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料分布面广,贮存量大,一旦事故发生,必将导致物料外溢,燃烧爆炸,给工厂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厂区道路与运输车辆情况。
a、交通情况:本厂主要交通道路有8条,浮码头2座,材料码头2座(建材码头和危险品码头),登陆艇码头1座(分布状况略)。
b、运输能力:本厂现有机动车201辆。车辆按功能,分布情况列表(以下内容略)。
二、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
1、危险源的确定。根据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的危险源,可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危险源、2号危险源、3号危险源等。
2、画出分布图并标出数量。
3、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源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影响范围。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漏等。
①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②生产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例如:本车间两套装置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
2、4万t/a苯酚丙酮(老装置)采用传统的三氧化铝非均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树脂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12万t/a苯酚丙酮(新引进装置)采用先进的分子筛液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三塔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硫酸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③物料情况及危险分析。
可燃性物料(略)。
化学物料:一般来说,化学有机物料不仅易燃易爆,并且具有毒性,有的甚至为剧毒品,本车间的有毒物料及毒性归纳。每种毒物介绍:物性、在生产上的用途、人体吸入途径、急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中毒后果、解药情况、救治办法(具体内容略)。
三、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1、应急救缓体制及指挥系统。
①应急救缓指挥部设在厂生产调度室。
指挥:厂长;
副指挥:副厂长、总工程师;
指挥部成员:副总工程师、生产处处长、设备处处长、保卫处处长、技术处处长、人事处处长、行政处处长、厂工会主席、供销处处长、安监科科长;
日常以生产调度室为联络指挥部,一旦发生灾害,即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②车间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车间指挥:车间主任;
成员:安全员、工艺员、设备员、材料员、工段长、班长。
2、应急救缓机构与人员职责(略)。
3、应急救缓指挥系统图(略)。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
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必须针对危险源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1)抢险技术装备。
①消防车:6台,附消防车配置表(略);
②物资储备: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干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
③防毒面具:氧气面具呼吸器配备6套,隔热服2套。
(2)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
①报警总机1台,电话120门,分布在全厂各车间和部门,随时可与消防队联系;
②jhm—85基地电台1台,jhm—85消防车载电台3台,fya—903手持机6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
(3)信号规定。发生事故或灾情,通过现场报警、广播、报警总机及电话报告信息。
四、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
1、事故灾害抢险组织机构。
①救援指挥和通讯保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
②应急救灾:由消防队负责,配置专职消防员69人,设有防火班、保养班、战斗甲班、战斗乙班;
③应急救护:化学事故应急救护小组负责,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组长:设备副厂长;救护指挥:卫生科长;应急救护小组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医务人员30名,卫生员22名,救护队15人);
④人员疏散:人防保卫科负责协助各车间、部门建立抢险救灾治保网络;发生事故灾害时负责人员疏散,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疏散线路畅通;
⑤恢复生产:由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设备员制订抢险方案,保全组、仓库和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抢险抢修。
2、应急救援演习。
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牵头,依靠有演习能力的消防队、卫生科、人武部、保卫科进行事故防灾联合演习(每年1~2次)。
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确定。由于装置内的物料属热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装置运行的危险性相当大。根据物料的分布情况,确认装置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聚合釜。
2、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监控网络和防范措施。
①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网络图(略);
②重点安全控制点各级管理责任网络图(略);
③重点安全控制点、设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监控责任制:
车间主任:全面负责,重点负责落实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工艺操作指标及巡回检查内容;
车间生产主任:负责制订、修订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检查人员定期对重点安全控制点检查并作好记录;
车间设备主任:负责制订、修订厂控制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
车间安全员:负责对重点安全控制点和易发生事故的部分进行日常检查、设置醒目的警告牌;
车间工艺员、设备员、工段长在日常的岗位巡检中,加强对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巡检,每天2次,并在日岗位台账中记录;
操作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挂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记录重点安全控制点的情况。
3、重点安全控制点的隐患及处理。装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操作工会同班长确认后,按操作法及时消除隐患;如班内不能消除的,则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制订消除隐患的方案并消除隐患;车间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厂调度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协商消除隐患;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不能消除的隐患,则会同厂调度及相关专业科室制订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规定。车间内在用的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容器的安全附件经常进行检查;要求操作工认真检查生产中运行的压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技术人员,根据情况作必要的检查,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
六、重大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1、事故预分析。
①外界因素。
停电: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根据反应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具体措施略)。
停水:配制岗与脱气岗停止工作,无危险;聚合岗用水为夹套介质与搅拌轴封冷却(具体措施略)。
停汽:配制岗在进行皂液配制时,若未加热或加热温度未达到指标,则停止配制。
停风:聚合釜生产用氮为瓶装氮气,无影响;配制、脱气停止输送助剂至贮槽,其余无影响。
停冷冻盐水:配制、脱气岗无影响。
②工艺过程异常导致的危险。
设备故障:聚合岗位可能混合釜搅拌故障或混合单体进料泵故障,请电工修理。
仪表失灵:装置内聚合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均有一次仪表与二次仪表,若二次仪表故障则以一次仪表为准,若二次仪表失灵,造成一次仪表指示超温、超压,则按超温、超压采取措施(具体措施略)。
超温:停止进料,开足夹套冷却水带走热量。
超压:停止进料,超压原因由于丁二烯等单体自聚产生端基聚合物,造成安全阀堵塞,失去泄压作用。开启安全阀旁路使其泄压,当压力呈下降并于可控范围内,恢复进料。
物料泄漏:胶乳生产中有危险的泄漏物质,主要有丁二烯和苯乙烯。
丁二烯:一般是液面计管断裂或垫圈损坏阀门内漏引起,应马上关闭有关阀门,减少泄漏量,并迅速解决问题,同时用水冲散物料,使其气化散发掉。
苯乙烯:泄漏原因同丁二烯,另外,当贮槽放空管跑料时
现场收方心得体会 材料收方员工作总结(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