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心得体会感悟(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自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有孩子就有快乐。” 当一名小学教师,拥有更多的乐趣!选择教师职业,我无怨无悔!在这平凡的岗位上,也许我没有留下骄人的成绩,也没做出惊人的壮举,但正是在这平凡和朴实中,我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诠释了一名普通小学教师存在的价值!
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载着我们一起往前跑。转眼间,我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共同生活了将近两年的时光。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两年里,每一个孩子的身影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细细数来,班里的33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着各自的性格和特点,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我早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们中的每一个,一天不见都会非常惦念。他们的快乐,他们的忧愁,已经和我的生命紧密相连。透过孩子的每一点成长,我看到了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而孩子回报给我的更是数不清的爱和温暖,说不完的激动和惊喜。孩子们是天真的、纯洁的,他们用稚嫩的语言和淳朴的行动表达着对我的信任和依恋。
逸帆是我从一年级带起的孩子。刚来小学时,逸帆扑闪着大眼睛,笑起来很灿烂。虽然学习上并不出众,但也有活泼开朗的一面。但是没过多久,逸帆的爸爸妈妈因感情不合而离婚了。妈妈忍痛留下了逸帆远走他乡,而爸爸因一时难以接受而自暴自弃,很少过问逸帆的学习生活,逸帆只能和文化知识水平较低的爷爷奶奶生活。很快,逸帆变得越来越沉默,脸上几乎没有了笑容。她对学习更加不感兴趣了,每天只会低着头,不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流,经常避开老师的眼神接触。若是学习中有和妈妈有关的话题,她会更加沉默,甚至装作什么都听不见。
面对日渐封闭的逸帆,作为老师,心里很是着急。我能做的是尽可能给她更多的呵护和关怀,当然,首先要做的是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和逸帆奶奶的交流,我了解到逸帆父母的离异很大责任在于他的爸爸,而爸爸也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逸帆妈妈则是个热情开朗的人。逸帆沉默的原因首先是缺少父亲的关爱,其次是想念妈妈的情绪。于是我找到了逸帆爸爸,希望爸爸能够给予年幼的女儿更多的关爱,舒缓孩子思念母亲的情感。通过交流,爸爸终于意识到自己的自暴自弃对女儿影响的严重性,感激涕林地向我保证今后
一定会对女儿倍加爱护,弥补离异对她的伤害。
孩子除了在家面对爸爸和爷爷奶奶以外,面对时间最长的是老师和同伴。所以,接下来我通过刻意地引导乐观开朗的同学主动带她一起游戏以外,也从生活上和学习上给她更多的呵护和关怀。平时一有空,我就会像妈妈一样亲切地询问她的所有生活细节,和她拉近距离。一开始,逸帆总是一言不发,经常是我一个人在自问自答唱“独角戏”,但我并没有放弃,每天都找机会和她“聊天”。可能是我的耐心和细心感动了她,没过多久,逸帆就开始简单地回应我了。我“趁热打铁”,除了生活上,也开始和她交流一些学习上的问题,并主动帮助和引导她解决问题。渐渐地,逸帆对我不再排斥,和我单独亲近时乐观开朗的一面又开始展现了,有时还会主动和我聊聊自己的所见所闻。在集体活动时逸帆也不再总是低头不语了,我总是能找到她对我关注的眼神,偶尔还能发现她的会心一笑呢。同时,逸帆也开始不再排斥参与和同伴的共同游戏了。
现在,逸帆已经是个二年级的孩子了,虽然不属于活泼开朗的一类,但是逸帆的学习和生活都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她把我当成知心朋友,经常有事没事找我说说悄悄话,有时也会坦然地和我聊聊妈妈来看望她的乐事和趣事。看着逸帆脆弱的心灵被修复,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里,我与孩子每天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里:关注着孩子的成长,也享受着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感谢孩子们为我的生命描绘上绚丽的色彩,给我的精神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让我满怀感恩,满怀激情。我知道,每个孩子在父母眼里都是宝贝,同样,在我内心深处,我也深知自己的角色:我是班里所有孩子的妈妈,每个孩子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贝!我会努力,我会精心地给他们以呵护,并期待他们走好人生路上每一步!
有关自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大学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21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该具备这种优良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上大学前,在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都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认为,心理健康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的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妥善处理同学、师生间关系,积极融入集体,热爱并勤奋
自己教育心得体会及收获 教育心得体会感悟(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