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设计感想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范文一
1、应该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形式所显示的特点。
2、应该准确把握学生在该年级段语文学习发展中的需要。
3、能把教材所显示的特点和学生在该年级段语文学习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机整合,确定为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反映到对教学方式的采用上,在“怎样教”上主要是要灵活运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这种教学方式,通过教学使这种教学方式转化为学生应掌握的学习方式。
《雪儿》一课叙述了“我”和雪儿这只鸽子相识相交又告别放飞的一场亲身经历,文中字里行间充满着小作者爱雪儿、怜雪儿、护雪儿、不舍雪儿的情感色彩。这是教材内容呈现的一大特点,而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悟体验小作者的品性、人格,从而丰富、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不也正是学生语文学习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吗?所以,我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通过朗读,让学生学习抓住语言文字、体验感悟小作者的情感、品性和人格。
对这个目标内容的确定再作三点说明:
1、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凭借、材料,抓住语言文字的表达内容和方式让学生去体验、感悟、生成,这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表现,也是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2、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发生关联,进而走进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要方式。它有利于学生将语言信息转化为视觉形象、产生意义、感悟情感。又由于三年级小学生的朗读还处在习练过程,和高年级学生或者成人的朗读有着很大差别,因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既是学生感悟作者情感、品性、人格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要学习掌握的一种学习方式。
3、亲历生体验,体验孕顿悟。要感悟小作者的美好情感、品性和人格,仅依赖于读这种方式是不够的,因为机械、受动式的读往往容易使学生处在“旁观者”、“局外人”地位,徘徊在事件之外,进入不了人物的内心之中。因而在读的同时,有必要整合运用“转换角色、想象”等策略或方法,使学生能置身事间,真切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境,感悟文字信息所体现出的人物品性,这样才能在体验和感悟中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
以上仅是对“教什么”的分析、把握和确定,具体的教学过程怎样设计呢?
从课文内容所展开的情感线索来看,课文一开始表现了“我”一人在家养伤的孤独、寂寞以及向往之感。而一天父亲带回一只受伤的鸽子后,“我”不由表现出同情、关切、喜爱的感情倾向,所以当雪儿有一天终于能飞起来时,“我”不由为它高兴、激动。而当“我”放飞雪儿时,又不由表现出一种不舍的心情。文中作者所表露的感情起伏跌宕、复杂细腻,能不能紧紧抓住这根感情线,在朗读中层层体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读中感悟的方法引导?于是试着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唤起学生有关生活经历和体验,导入学习。
1、师:同学们有过和小动物接触的经历吗?你喜欢它们吗?(是怎么喜欢的)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和一只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小朋友可喜欢这只鸽子了,我们来好好地朗读一下课文,体会一下他是怎么喜欢的好吗?
二、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透露的思想感情并作有机的方法引导。
1、学习生字词。
师:这篇课文中的生字很多,同学们能先自己认读一下吗?
2、初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朗读一下课文,感觉一下这位小朋友是不是喜欢这只雪儿好吗?
⑵自由说说读后的初步感觉。
师:你们有没有感觉到这位小朋友对这只鸽子的喜爱?
3、精读课文,品味课文语段中所表现的丰富情感。
师:从课文语句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是一种本领。下面我们来逐段朗读,学学这种本领好吗?
⑴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①指名学生朗读这一段,通过数人朗读,比较优劣、询问感觉的操作步骤,让学生体验作者情感。
注:“询问感觉”一步可这样具体进行:“同学们都说你读得好,你读的时候,感觉到什么了?读的时候你是怎么感觉到的?”然后问其他同学是不是这样读的,读时有没有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样学生既能向体验感情方面投射,又能学到一些体验的经验。教师可顺势揭示学生体验时的一些经验。
②师:所以读时,我们要用心认真,尽量把那些表达了一些情感的词语充分表现出来,这样就能体会到语句中蕴含着的感情。请同学们再试着读读。
⑵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味作者对雪儿的同情、关切、喜爱之情。
①师:就在这个时候,爸爸给“我”带回一只鸽子,假若是你,你说你的心情会怎样?
②师:但是,这是一只受了伤的鸽子,我们来读一读这段内容,看看小作者的言和行上表达了小作者对雪儿的哪些感情,好吗?
③师:请一边读一边把你觉得表现了作者感情的句子划出来。
④学生交流自己划出的句子。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人次地朗读划出的语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语言文字透露出的感情。
⑤师:你们从这些朗读的句子中感受到什么吗?是怎样感受到的?
注1:这里主要让学生抓住一些敏感的词语谈谈自己的体会过程,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所以教师的评价要有机扣住学生的体会,给予肯定、激励,以对其他同学作出导向。
注2:若学生对有的句子还没引起注意,可在上面基础的引导学生读这句话,说说体会到的东西。
4、抄写生字词,当堂反馈生字掌握情况。
(以上可为第一课时内容)
5、继续朗读品味课文语段中所透露出的丰富感情。
⑴学习第3自然段,由此导入到第4自然段的重点朗读和体验。
①师: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你知道信鸽是一种怎样的鸽子?
②师:雪儿是这样了不起的一只鸽子,怎能把它留在家里呢?所以作者更加盼望着雪儿的伤能快点好起来,重上蓝天。你能带着自己的感情把这一段话朗读一遍吗?
⑵朗读第4自然段,表现这一段蕴含的感情色彩。
①师:“终于有一天,雪儿飞起来了。”你觉得这一段的每一句话该怎么读?自己读读找找感觉好吗?
②指名学生表现性朗读,并说说自己哪儿读得好,体会到什么?
⑶朗读第5自然段,进一步体会放飞时“我”和雪儿之间的情感。
①师:再自己好好读读第5自然段,想想当作者放飞雪儿时,他们之间又表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
②让学生读后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可追问学生是从哪些地方感觉到的。
三、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师:学到这,我不由产生一个问题:作者是这样喜欢雪儿、需要雪儿,那为什么要放走它呢?
注:学生可能从雪儿的角度说蓝天是雪儿施展本领的地方,教师可顺势这样启发:作者需要它把它留下,有什么不对吗?
四、联系第5自然段,转换角色,展开想象,说说“我”和雪儿会怎么告别,并写下来。
1、师:假若是你,当你放飞雪儿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又会对着雪儿说些什么呢?
2、师:把自己想说要说的话写下来。
推荐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范文二
教学目标:
1、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更好地体会诗情。
2、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区分同音字“异”和“忆”。展开丰富的想象,诗文结合,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并背诵古诗。
3、结合“文包诗”的特点,将故事与古诗对照阅读,抓住“扶老携幼”“思绪万千”“兴高采烈”等词语想象画面,在角色体验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悟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4、通过诗文对照,走入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
1、同学们,我们之前已经积累了很多的古诗,那谁能来背给大家听听?
2、在这些古诗中,有描绘如画的美景,有表达浓浓的情感,还有的蕴涵了动人的故事,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含有动人故事的古诗。(出示古诗)谁来读读?
3、这首诗的作者是王维,谁能来介绍介绍他?师补充。
4、那这首诗的背后到底有一个怎样的动人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一起用心灵的眼睛去感受他内心的深情。
>
1、课前已经让同学们回去预习了这篇课文,下面老师要来检查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2、谁来领读?
一年一度 欢度节日 登高远眺 扶老携幼 头插茱萸
天各一方 思念兄弟 思绪万千 倍思亲 回忆情景
¤ 读准音。
¤ 读懂词。
(1)“欢度节日”和“一年一度”两个度意思一样吗?
(2)文中欢度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人们一般会做些什么呢?是啊,在这么多丰富的活动中,亲人之间的情感越来越深厚。
(3)同学们,我们来看“天各一方”这个词语,文中是谁和谁天各一方?是啊,他们一个在山西,一个在长安,相隔千里,真远啊!
(4)我们再瞧这个“绪”字,绞丝旁,心有千千结,王维想到了很多很多,那么他在重阳节这天思念着谁?
(5)看来同学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王维看到家家户户登高游玩、欢度节日的情景,他思绪万千,想起了天各一方的弟弟,提笔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借以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6)在大家的努力下,攻克了词语的难关,掌握了故事内容。下面我们就一起跟随着作者来到长安,离王维走得近些,再近些。
>
1、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
2、出示句子并交流。重点:时间长,距离远,年纪小。
3、同学们很会读书,能抓住关键词来帮自己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大家对王维就有了更多的了解。
4、王维来到长安,这个地方对他来说不是故乡,而是——“异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山西和长安相隔千里,中间有高高的华山阻隔,小小年纪的王维,告别父母,告别兄弟已经整整两年了。这两年来……两年来,王维每天挑灯夜读时,只有孤零零的一盏油灯与他相伴,王维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天凉了,他抚摸着身上的单衣,看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王维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有时生病了,可身边没有一个亲人,王维又想______________
是呀,此时此刻的王维,是多么——孤独寂寞啊!(相机体会王维的孤独寂寞)
5、王维他独自一人品尝着这所有的孤独、冷清、寂寞、伤心,来读好这段话。
评:你真是王维的知音。
你读出了王维的心声。
>
1、日子在思念中滑过,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我们一起去大街上看看吧。(出示句段)
(1)指读句段。谁想来读?(2~3个)
(2)我们在大街上已经走了好几回了,你看到了什么?(边说边指“扶老携幼”“兴高采烈”)是的,这些老人脸上……。小孩子们……
(3)他们还可能在干什么?
(4)多么热闹的场面啊,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下吧!(齐读)
2、那么王维呢?他融入到这热闹的人群中了吗?(引读,他看着……出示句段)
(1)齐读
(2)从这儿,你又读出了王维怎样的心情?(突出“更加”)
预设:别人的节日过得团团圆圆,自己的节日过得冷冷清清;别人的节日过得兴高采烈,自己的节日过得分外孤独。
(3)读着读着,我们现在就是王维,心中也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出来,(出示:“我站在街头,想起了家乡的 ,我们一起 。”)(兄弟情;骨肉情;真挚友情)
3、通过想象,我们就更能体会到王维内心的孤独寂寞了,再来读读这段话。
4、这第一、二节就凝成了诗的第一两行,让我们对照着来读一读,老师读诗句,你们来读文章。(出示第一、二段)
5、王维在重阳节这天想起了往事一幕幕,好像看到——“遥知兄弟登高处”,可现实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
6、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刚才的方式学习,(指黑板)找到后两句诗对应的语句,自己读读并思考: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又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a、每逢节假日,总要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抓住“
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范文 教学设计感想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