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 月光曲课文教案第一课时(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年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一
一天,铁蛋的爷爷病倒了。
铁蛋的表哥在县里当医生,他听到这个消息马上请假,去铁蛋家。通过初步的检查,铁蛋表哥告诉铁蛋说:“想要治好爷爷的病,必须要去最东边的那座山,山上有一种草药,这种草药包治百病,只要让爷爷服下,病情就立马好转!”铁蛋斩钉截铁地说:“嗯,那趁奶奶睡觉的时间,我们快去吧,天亮的时候,爷爷醒来就能见到我们了!”于是,铁蛋和表哥在月色下,向最东边的那座山出发。
月光如水,周围一片寂静,月色下群山的影子像一扇扇巨大的屏障,他们爬了好多座,终于来到山脚下,此时月亮不见了,一片漆黑,他们攀着树枝和藤蔓向山上走去。
忽然下起了大暴雨,路越来越难走,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山崖。表哥说:“雨这么大,要不我们停下来,先躲躲,这样上山太危险了!”铁蛋一口回绝,“不,我必须要在天亮前找到草药!”铁蛋一边说一边鼓励表哥,两个人淌着泥水,往山顶艰难的攀登。
终于,到了山顶,雨停了,他们在一个洞崖边找到了草药,星星也出来了,天边泛起了鱼肚白,村庄还在静静地睡着。铁蛋没有时间看风景,拉着表哥火速下山。
趁着夜色,两人把草药带回家,连夜煎好,给爷爷喝下。
天亮了,爷爷睁开双眼,看到了窗边的两个孩子,他们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2023年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二
《月光启蒙》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作者孙友田回忆自己童年时,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亲2唱民谣、童谣和讲神话故事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母亲启蒙教育的感激、怀念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
在反复研读教材,结合本班学生学习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读文,理解文中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从母亲那里受到的启蒙教育,体会作者对母亲怀念的情感。
2、理解“月光启蒙”作为课题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写一段话:表达对自己妈妈的感激之情。
1、联系上下文理解作者用“月光启蒙”作课题的深刻含义。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遵循“积极指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运用情境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学习、前后联系、读中感悟、角色体验。
本文较长,为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学会生字新词,反复阅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在细读课文,朗读的基础上,品味歌谣、童谣的魅力,升华延伸。
这里,我着重说第二课时教学流程
课伊始,我让学生看课文插图,听我描绘插图内容。提问:“如果图上小朋友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完之后,我出示第一段中心句:“夏夜永运是美妙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夏夜的美妙!此时,我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边听录音,边找出文章中心句。
这样设计以角色转化,辅以优美的画面、动情的音乐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构建。使学生在最强的学习欲望、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
本文特色是民歌、民谣风格明快、流畅、含蓄、风趣。因此品味歌谣、童谣的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对于本环节的教学我采取四步进行:
1、学生找出歌谣、童谣。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
3、说自己由这些歌谣、童谣所想到的美景。
4、学生之间议论。
结合学生找出歌谣、童谣,我先后出示
(1)“是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了民间文学的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2)“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3)“黄河留给故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长歌谣。”
(4)“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5)“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
在师生共同品读、讨论中感悟歌谣、童谣的魅力。结合第(5)“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品读提出“课文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题”?
这样设计我认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又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有了第一课时的初读课文,又有了上述教学环节和我的适当点拨,突破难点可谓水到渠成。同时我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了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提高了学生参与于是意识,调节了课堂气氛,突出教学重点。可谓“一石三鸟”
在教学中我抓住母爱的“无私、不求回报”的特点,让学生读文感受作者母子“情深”。然后提问:“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课文后想对自己的妈妈说写什么呢?”请写在纸上,送给妈妈。
这样设计既让西红柿将文本的内涵牢牢地抓住,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人文渗透。同时对学生进行小练笔的锻炼。
在新课结束之际,我拿出孙友田的散文《母亲似水》、《月光母亲》,推荐给学生。
这一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从而把《课标》“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要求落实到实处。
在乐曲《懂你》中总结全文。
这样设计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让学生理解母爱的无私、宽容和博大,把学生和作者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唱民谣
讲故事
17、月光 启蒙 母爱
唱童谣
猜谜语
我采用以简笔画加文字的方法图文并茂地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文本的主题鲜明地表现出来,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便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回顾。
2023年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三
爱心萤火
宁静的村庄中,月亮正缓慢的爬上树梢,月光照亮了整个村庄。一个叫铁蛋的小男孩从村子里跑了出来,站在村口,伸长了脖子眺望着路的尽头,准备迎接他远道而来的表哥。
“哎,你怎么现在才到呀?天都黑了!”铁蛋冲着走近的人影,有些埋怨的嚷着,“快走快走,爸妈还在等我俩开饭呢!”
兄弟俩吃完饭,来到村边的小溪中抓鱼,忽然间一阵微风吹过把一旁的草丛吹的抖了三抖,萤火虫也被抖了出来,飞到了空中给黑夜增添了不少光彩。
表哥看见漫天飞舞的萤火虫,拿出了随身携带的小瓶子伸手抓了满满一瓶子的。铁蛋看后,也向表哥要了一个瓶子,跑去河边抓萤火虫,表哥看了看手中的萤火虫,沉思了一会儿便把萤火虫放飞了,铁蛋看见表哥这一举动不解地问:“表哥,你怎么把萤火虫给放了啊?是怕萤火虫没有了吗?没事的,我们这儿的萤火虫多的是!”表哥抬头看了看天空中飞舞的萤火虫,一闪一闪的就像小星星一样,突然发现今晚的月亮特别的圆,特别的漂亮!
他笑着对铁蛋说:“你看这月亮多美啊!这萤火虫多像天上的星星啊!”铁蛋说:“是很美!不过和放飞萤火虫有什么关系呀?”
“哎,铁蛋呀,你还是那么的可爱!你看这萤火虫在天空中多么开心啊!如果你是一只萤火虫,你是愿意在外面自由的飞翔还是愿意一辈子都待在瓶子里啊?”表哥问。
“表哥!你是不是当我傻啊?”铁蛋看了看表哥,“我当然是愿意待在外面……”话还没说完,铁蛋恍然大悟!赶快把瓶子里的萤火虫全都放飞了
月光曲第一课时教案 月光曲课文教案第一课时(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