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脱贫干部心得体会精选 扶贫干部的心得体会(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脱贫干部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直以来,我都把扶贫当作一项事业,而不是任务。扶贫是我的责任。”说这句话的人,是_区枣林乡扶贫工作专职人员_。作为一名扶贫工作者,从_年建档立卡工作开始,他就担负起全乡建档立卡精准扶贫工作。

枣林乡地处_区西山地区,下辖22个行政村,76个自然村,总户数4720户。建档立卡工作中,根据精准扶贫要求,该乡共识别出18个贫困村4个插花贫困村,贫困户1350户3036人,贫困发生率为29.91%。山一家,水一家,扶贫要去每一家……作为一名乡镇扶贫工作者,不像第一书记那样直接面对贫困户,但是乡镇工作9年,_更了解农村、更了解贫困户。他自始至终一直在扶贫工作上,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和执行更加熟练和精准。

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

自_年扶贫工作开展以来,_一心做好本职工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由于枣林乡贫困人口多,这一重要的工作不仅工作量大、繁琐,而且要求严格。但是_在扶贫工作人手不足的时期,依然能独立圆满的完成任务。“有时候去得太远了,傍晚只能到村里借宿,住在农户家或者空置的宿舍里,晚上经常停电,黑黢黢的,当时觉得有些害怕,但是现在回忆起来也没什么了。”_笑着说。由于表现突出,由20__年3月,?_区政府授予_?“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在具体工作中,_悉心指导第一书记,乡村两级干部开展工作,学以致用,积极争当基层一线脱贫攻坚工作的排头兵,努力做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两个百分之百”。

扶贫统计做到精准化、具象化

在建档立卡和大数据信息采集录入工作中,为了让识别结果和信息更加准确,_通过认真研究操作数据采集系统来查找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一天两会、一培训一指导”高强度集中指导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全乡在建档立卡扶贫开发信息录入工作中始终走在全区前列,高质量率先完成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工作,使全乡信息平台建设精准指数达到90%以上,致贫原因、帮扶措施和脱贫指标实现紧密衔接。

_年冬,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开展以后,全乡都在忙于贫困户精准识别,_开启了“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模式,指导扶贫三支力量进行精准识别及资料完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爷爷凌晨过世,只能随家人一同回家安排后事。心系扶贫大计的他有着小家为大家的牺牲精神,仅仅一个上午,中午就又赶回枣林乡投身到忙碌的工作当中。

多年坚守人生最美的风景

自开展扶贫工作以来,_常常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扑在工作上,朋友说他疯、嫌他傻,正是他的“傻”和“疯”换来了扶贫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更换来了贫困户对他的高度认可。

贫困户的识别、录入以及脱贫退出等工作虽然繁重,但只是规划统计科工作的一部分。_对自己在规划统计科的忙碌工作评价为“甘之如饴”,他说:“在一次又一次的精准识别工作中,我们看到在政策的帮助下,我乡的贫困人口在不断减少,虽然工作越来越辛苦,但心里很欣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_相信,只有脚踏实地去做好脱贫攻坚的每一件事,为贫困乡村和贫困户做好自己应做的工作,才是对自己多年乡镇扶贫工作坚守的最好诠释,才是自己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

有关脱贫干部心得体会精选二

抓党建、促扶贫

抓党建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客观需求,是全面决胜小康的力量源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扶贫攻坚战打响以后,庙沟门学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县委县政府关于扶贫攻坚的各项要求部署,抓好党建促脱贫,立足“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总体思路,针对我学区建档立卡学生18人,通过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思想建设等,积极推进抓党建促脱贫各项任务落实,充分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党建 扶贫工作以来,我学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努力完成脱贫攻坚各项任务,以完善机制推进脱贫,以建强组织引领脱贫,以精准用人服务脱贫,走出了一条符合校情的党建 扶贫新模式,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消除贫困。我学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如下:

加强领头队伍建设,一是成立了以学区刘永林校长为组长,各校园校委会成员为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全学区精准扶贫工作。二是成立精准扶贫督查小组,不定期对各校园进行精准扶贫工作交叉大检查,重点检查各校园的组织领导机构、政策宣讲情况、建档立卡资料、帮扶政策落实、脱贫验收资料建设等情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学区坚持开展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并形成“三会一课”制度,制定出台了《庙沟门学区工作制度》、《庙沟门学区财务管理规定》、《关于建立健全工作督查机制的通知》、《庙沟门学区2017年度绩效考核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着眼形成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了用制度管党建,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在制度上深度融合。

加强学习,搞懂弄通。坚持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搞懂弄通上级扶贫办的扶贫政策文件,通过学区领导带头学习,带动了各校园认真学习精准扶贫文件,理清建档立卡资料的逻辑关系、时间节点等注意事项,确保资料建设规范化。

各校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教育扶贫办公室。

并召开了扶贫工作家长会,会上教师们为家长解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读》,并告知家长举报电话:8961152;月底各幼儿园发放了贫困幼儿生活补助。

学区校长刘永林对建档立卡学生家庭进行走访

6月1日当天中心幼儿园李春华园长带领教师对4名建档立卡户幼儿家庭进行了走访,并送去了孩子喜欢的玩具。

中心幼儿园李春华园长带领教师对建档立卡户幼儿家庭进行走访 4.7月份各校园建立了教育扶贫档案专柜,并对建档立卡家庭进行电话访问及家访。

中心小学李丹等教师对残疾儿童开展送教上门

沙梁教学点校委会成员在暑假期间对王俊德小朋友进行走访

在“世界扶贫日”当天庙沟门中学聘请李欢和张婧老师做了“人穷志不穷的”典型事迹报告会,贺慧杰老师进行了详细的资助政策宣传,同时为建档立卡学生和贫困学生每人捐赠了一本图书和一支钢笔,对学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立志成才,树立“寒门出贵子”的思想意识。

庙沟门中学资助政策宣传为建档立卡学生和贫困学生捐赠

庙沟门中心小学组织开展“奉献爱心扶贫助学”捐赠活动

通过党建引领扶贫工作以及学区领导及学区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扶智。教育扶贫日活动中,庙沟门中学聘请李欢和张婧老师做了“人穷志不穷的”典型事迹报告会,对学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立志成才,树立了“寒门出贵子”的思想意识;庙沟门沙梁教学点深入帮扶家庭了解情况,暑假对王俊德家进行了走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在课余时间给予了学习上的帮扶,同时校委会成员也经常性的上门进行家访、帮扶,送上学习用品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庙沟门中心小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及时开展,王云霞、李丹等教师利用暑假和周末时间,对学校3名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活动颇有成效并留有影像记录;庙沟门中心幼儿园于7月3日召开了建档立卡户家长会,会上李园长为家长解读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读》以及学前教育资助项目免保教费(每生每年1500元),并且免去了席彩丽(114元)、温焓舒(98.8元)、郝星宇(109.2元)、王慧萱(114元)6月份的伙食费,共计420.4元整,并分别由李春华、陈菲、尚慧、王旭琴负责支付;10月份,我学区各校园对精准扶贫幼儿和学生的资助金额进行了公示,确保资金精准到户。二是捐钱又捐物,温暖送到户。庙沟门第二小学对王艳华、王永星等6名贫困学生实地走访调查慰问,走访入户了解相关情况并赠送书包;庙沟门中心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开展了教育扶贫系列主题活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了爱心募捐活动,图书、玩具、衣物无不包含着孩子们对贫困小伙伴的暖暖心意,庙沟门第二幼儿园刘园长和教师代表苏老师分别赠送李远章书包和学习用品,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天天向上;各校园于10月17日为建档立卡学生和贫困学生每人捐赠了一本图书和一支钢笔;庙沟门第二幼儿园教师于本学期第十二周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开展贫困幼儿走访活动,老师们走访慰问了园内贫困幼儿,为他们带去了园领导及全体老师的关心与问候,并送去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家长们深切感受到了幼儿园的温暖,异常感激,孩子们也感受到了来自幼儿园的浓浓暖意;庙沟门中学号召全体师生为贫困学子捐款,并将捐款如实发放到贫困学生手中。三是浇树浇根,知心暖心。庙沟门中小学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对其各方面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特别关注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真切感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如对学习的畏惧、犹豫、冷漠等,及时沟通引导并鼓励他们,而这一切是做好转化工作的基础。

精准扶贫,任重而道远,脱贫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还要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离真正脱贫的目标还有一段艰难的路程要走。我们全体人员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协调意识,以务实诚信,多办实事的优良工作作风来做好今后的扶贫工作。

有关脱贫干部心得体会精选三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

顾名思义,“烟熏火燎”就是烟熏和火烤,常常比喻酷热或干燥。对党员干部决战脱贫攻坚而言,“烟熏火燎”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高扬“西迁”精神大旗,打起背包就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层接地气、通下情,和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最是人间烟火味格外“香”!

一提到人间烟火,记忆深处仿佛就是小时候老家的土木房子,和在烟雾缭绕的老房子里做饭的母亲,浑身散发的全是厨房里烟熏火燎的气息,炊烟袅袅美如画,心里真美!长大后成为人民的公仆,远离乡村,那种烟火气也只是留存在记忆深处。如今面对脱贫攻坚啃“硬中硬”、战“贫中贫”,还能打开那尘封的记忆,再现那最美、最质朴的人间烟火吗?

德国诗人诺瓦利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故乡的过程。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每个人出生、成长的那个地方,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故乡的烙印,饮食、草木、气候、风物,构建了一个人最初的文化基因。故乡的记忆也成为人之为人的起点。“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广大扶贫干部要抓住脱贫攻坚这大好时机,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怀抱一颗温柔本真的心,重新回归草木之小、乡野之情,在脱贫攻坚战中和群众结亲帮扶,自觉接受“烟熏火燎”

脱贫干部心得体会精选 扶贫干部的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