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 消防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一

2、进行经常性的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和一些违章现象,及时消除、整改和制止,对暂时难以消除的火显隐患、必须采取应急措施。

4、建立施工现场防火档案,确立施工现场的防火重点部位。做到时时掌握火险动态。

5、施工现场重点区域和部位要悬挂各种防火标志或警示牌,预留消防通道,组建义务消防队,配备完善的消防器材与应急照明装置等设施,做到有能力迅速扑灭初期火灾和有效地进行人员财产的疏散转移。

6、对员工要进行消防知识的普及教育,对消防器材使用的进行培训。必要时进行专门的消防训练和考核。消防安全管理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7、施工现场内消防器具必须按要求,在明显位置放置。

8、禁止私接电源插座,乱拉临时电线,私自拆修开关和更换灯管、灯泡、保险丝等。

9、工作结束后,要进行电源关闭检查,保证各种用电机具和设备不带电过夜,各种该关闭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10、班组的义务消防员,每天进行防火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项目部报报告。

11、项目现场安全(防火)员要认真负责的工作,检查中不留死角,确保不留火情隐患。

12、项目部每周要进行一次消防自检自查,检查消防重点区域和重点设备。并实行定点,定人,定措施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由于职权范围无法处理的隐患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

13、施工现场严禁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使用的电器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电器设备的安装和铺设,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规定要求。

15、所有消防器材任何人不得私自拆移和损坏,确实因消防器材阻挡施工的,要及时报告。

17、施工现场内具体落实地巡查制度,根据人口密度调查巡查频率,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并备案。

18、要坚持经常性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要利用各种形式(如黑板报,图片,录象等)宣传,普及消防知识,提施工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防火工作的自觉性。

最新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二

通过这次对消防法规和消防实用知识,根据构建防火墙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的学习,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在这期间要经常性检查并及时消除隐患

2、扑救初级火灾的能力:提倡扑救初级火灾不提倡发展阶段火灾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江书记同志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通过这次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根据这次学习和部分案例的分析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对员工的一种认知,让我们时刻记得安全。,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2、扑救初级火灾的能力:提倡扑救初级火灾不提倡发展阶段火灾

3、组织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对此,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火灾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这就是因为没有把防范火灾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导致的。“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十八个字是提出的,至今仍是消防安全管理的主旨所在。而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提高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

但通过这次但通过这次培训,发现现有防范意识程度还是不够的。不论是一线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应对岗位可能涉及到的火灾风险和消防通道等消防相关设施有充分的了解。不论是火灾高危险岗位人员还是其他人员,都应该定期接受相关专家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各部门各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各种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等。 根据这次学习和部分案例的分析对消防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掌握了一些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譬如:燃烧与灭火的常识,常见灭火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控制室及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安全疏散设施的设置,消防安到消防知识的重要性,全培训的重要性等等。这些对员工的一种认知,让我们时刻记得安全。,在工作中,应该以消除火灾隐患、提高防火意识为目的,不作口头文章,以实际行动和措施来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最新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三

根据市公安消防支队下发《关于认真做好“119”消防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与我大队“xx大消防安全保卫战”现状,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深入的宣传《湖南省实施〈消防法〉的办法》与《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积极拓宽消防安全宣传渠道,着力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采用群众参与、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全面打好xx大消防安全保卫战,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普及消防法制知识和消防基本常识、技能,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更好地落实,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实现整改火灾隐患、创建和谐社会、平安石峰的目标。

20xx年“119”消防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

20xx年11月2日至20xx年11月10日。

成立以大队长为组长的“119”消防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区消防大队参谋,具体负责“119”宣传活动的组织、策划、协调等工作。

(一)开展《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专题宣传活动。提请相关部门按照国家六部门要求,突出抓好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宣传贯彻工作,要以119消防宣传月为契机、充分利用主流媒体和电信运营商、各类传媒公司、户外视频经营及产权单位、公交车及出租车主管部门等,利用手机短信、手机报、移动电视、楼宇电视、户外视频、led显示屏、公交车及出租车车体广告等各类新兴传媒宣传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常识等内容。

(二)开展“全民总动员、慧眼找火患”有奖举报活动。结合xx大消防安保战役行动,在新闻媒体公告“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电话、内容及办理程序,公布“全民总动员、慧眼找火患”有奖举报活动组织实施方案及奖励办法,动员社会各界群众举报“身边的火灾隐患”。

(三)开展大型消防图片巡展活动。制作消防宣传展牌,设置集中宣传点,同步启动宣贯《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大型图片展,至11月底,持续深入机关、团体、社区、农村、学校和企事单位进行巡展宣传。

(四)巡回播放今年以来我区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和各项安保任务专题片。在株洲电视台轮回播放数次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和各项安保任务专题片,在社会上叫响“忠诚可靠,服务人民,竭诚奉献”的消防保障承诺。

(五)做好消防队站全面开放工作。119消防安全宣传月期间,消防中队向民众开放,随时接纳社会团体、机关群众参观、体验。

(六)组织学校消防疏散演练和知识讲座。结合正在开展的“三千民警进校园,百万师生大演练”活动和《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宣贯活动,消防宣传推向高潮。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大队要把“119”消防宣传与xx大消防安保战役和《消防安全常识二十条》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前筹备,精心组织,研究制定周密的实施方案,确保宣传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二)注重实效,广泛深入。组织宣传活动时,既要大造声势,更要扎扎实实;既要搞好重点活动的组织,更要注重对社会面宣传工作的推动,尤其是要调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各行各业参与消防宣传工作的热情,切实增强宣传月活动的实效,防止走形式、走过场。

(三)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活动组织过程中,要努力提高消防宣传工作社会化程度,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协调宣传、新闻、安监、劳动、教育、文化、民政、等部门和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多方联动,共同开展好“119”消防宣传活动。

最新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四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幼消防安全意识,增强全员防火自救、逃生能力,我园结合“11.9”消防日,制定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如下:

时间:11月1日

人数:全园15个班,500多名幼儿和全体教职

消防的应急预案通用 消防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八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