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法心得体会如何写 学会乘法的体会和收获(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乘除法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1、关于教材处理:为了给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参与活动机会,在本节课中主要(1)通过“创设情景,探究新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活动开始幻灯片显示“一种数码照片的文件大小是2 k,一个存储量为2 m的移动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张这样的数码照片?”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学生在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自然体会到学习它的必要性,了解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加设问“你是怎样计算
的?”促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积极探索运算方法。(2)通过“应用新知,再探新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熟悉同底数的幂除法法则基本运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意义,比如零指数幂的探索就是对原有正整数指数概念的扩展:
先利用除法意义填空,再利用公式计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 3 2÷32 =( ) (2) 10 3÷103 =
( ) (3) a m÷a m= ( ) (a≠0)
学生独立完成
解:利用除法意义计算
(1) 3 2÷32 =1 (2) 10
3÷10=1
mm3 (3) a ÷a =1(a≠0)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计算
(1)32 ÷32 =3 2-2 =3 0 (2)103 ÷103 =10 3-3 =100
(3)a m÷a m= a m-m =a0 (a≠0)
0 学生观察后归纳得 :a =1(a≠0)即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
等于1。
(3)通过“解决问题,填写评价表”促进学生参与活动。举一些生活中用同底数的幂就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运用法则运算。并通过自我和小组对学习活动的评价,来反馈学习效果,以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为我组织新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2、关于教与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关注,如何认真组织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探索、交流与创新,因此用了“引导——发现教学法”。如:(1)应用乘除互逆思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完成对同底数幂除法法则的自主探索,突出对学生代数推理能力的培养。如:推导同底数幂相除的运算法则: 方法一:am ÷a n=
a 。 方法二: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 a m-nm-n·a n=a m-n n=am ∴am ÷a n= am-n 因此可以概括出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2)加强应用性,通过“求移动存储器的存储量是多少?”和“举出生活中应用同底数幂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两个环节,密切将同底数幂除法与现实生活及其它学科相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突出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3、关于评价反馈。在活动中注重运用态势,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在评价表的设计中安排多维评价;即关注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关注自己教学中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总之,在同底数幂的除法这节教学活动中,通过组织学生从具体到一般,从生活到课堂,从未知到已知,一步步的探索,学生的化归,符号演算等代数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加深了我对新教材的理解,从而更好的完善新的教学模式。
推荐乘除法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对孩子来讲,内容抽象,数量关系复杂,每年讲到这部分知识,孩子都会出现乘除部分,数量与分率不对应,做题没有思路等等。要突破这个难点,重在理解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中的单位“1”和关系式,又是做题的关键,所以,在学习本节课时,我注意做到了以下几点:
分数除法应用题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仅仅抓住单位“1”的量,理解用单位“1”的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不管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还是除法应用题,写关系式,找单位“1”的方法是相同的,所以,每一节课,都出这样的题目,训练写数量关系,并画出线段图,理解题意。
比如:一本故事书,读了3/5,让学生写出两个关系式:一本书×3/5=读了的页数
通过联想,还能写出另外一个关系式:一本书×(1-3/5)=剩下的页数
通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很多孩子对分数应用题,都是凭着感觉来做题,没有严格按照程序做题,所以出错非常多。今年从开始学习应用题,我就要求学生严格步骤:一找,找题目中的单位“1”,教给学生找单位“1”的方法。二写,写数量关系式,用单位“1”×对应的分率=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必须写成乘法关系式。三、带入数量,看题目中哪个数量给除了,从关系式中替换下来,然后选择适合的方法做。四列式计算,进行解答。
分数应用题中,比较难的是“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样的题目,教给学生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份数做题,找准单位“1”后,明白两个量相对应的分数。从份数方面来解决,另外一种是交给孩子转化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就相等于这个数的一加几分之几的和。明白了这一点,对孩子来讲,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把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纳入到了简单的应用题上。
分数除法应用题,我采用的是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重在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一边画图,一边用方程理解题意。另外在做题过程中,多种方法题解,让学生全面理解。
其实,不管哪种方法,重在理解,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推荐乘除法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
乘除法心得体会如何写 学会乘法的体会和收获(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