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村屯心得体会和方法 村心得体会怎么写(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走进村屯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__社工宣传周”社工进社区宣传活动
二、活动主题:
幸福__,社工同行
三、活动口号:
有困难,找社工,__社工—服务社群,助人自助。
三、活动背景:
__社区属于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试点单位,时刻准备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及社企提供专业、贴心的社工服务。
四、活动目的:
(1)社工宣传走进社区,贴近居民生活,了解居民需求;
(2)让社区居民知道社工、了解社工及各领域社工服务,愿意主动找社工寻求帮助;
(3)便于各领域社工后期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五、活动时间:
_月8日(星期_)下午14:30—16:30
六、活动地点:
__社区往烈士纪念碑路段
七、活动参与对象:
__周边来往市民
八、活动人手配备:
5名社工,10名义工,分为3组,每组成员分工为宣传介绍、游戏互动、问卷评估和后勤保障。每组负责一张桌子。
九、宣传方法:
(1)活动当天集中派发宣传单、展示机构图片、视频介绍。
(2)邀请居民游戏互动、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并向居民介绍社工。
(3)现场通过横幅、宣传标语、指示牌等形式动员对象参与。
十、活动主要内容及形式:
(1)社工宣传服务:包括社工服务宣传单派发、社工活动图片展出。
(2)社工互动体验:包括邀请居民填写社会服务需求问卷,“社工知识知多少”、“盲人摸象”“神龙摆尾”等小游戏以及认识当地居民并邀请合照。
(3)居民“能这样就好了”心声收集。
(4)奖品发放。
十一、活动前期准备工作:
1、准备车辆资源,装载物品。
2、实地考察,了解__社区街道的大致地理位置并清楚可利用的资源。
3、统一工作人员服装(义工队服)
3、联系搬运横幅、宣传海报、社工活动展板、帐篷。
4、社工互动环节的准备。
6、奖品购买。
7、工作人员联系及确定。
十二、活动预计困难及解决方法:
1、天气原因,如下雨等,则将活动推迟。
2、市民参与少,多观望,则加大现场宣传、派发传单等方式改善,并且主动出击,积极邀请他们参加。
有关走进村屯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为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实现家、校、社的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决定开展“暑假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一、活动时间:20__年7月4日—8月31日。
具体安排:7月4日—7月14日初一年、初二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7月15日—8月31日高一、高二年进社区进家庭活动
二、参加对象:行政领导、班主任及全体科任教师。
三、活动内容:
(一)进社区活动——责任部门:德育科、办公室
学校领导走访社区,走访特殊学生(主要是指7种必访学生,下同)家庭,协商共建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机制。
(二)进家庭活动——责任部门:各年级组
班主任、科任教师走访特殊学生家庭,关注每一位特殊学生,与家长交流学生情况、商讨教育方法。
四、活动要求
1、各年级组要充分重视本轮家访活动,将其作为提高德育实效,加强年级管理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具体措施认真落实好。
2、德育科、办公室要制定进社区活动计划,学校领导至少走访一个社区和一个特殊学生家庭,与重点社区签订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协议。
3、各年级组长制定进家庭活动计划。组织各班主任建立“七必访”学生档案,明确家访对象;落实进社区进家庭工作安排,特别要重点落实有不良行为或矛盾纠纷排查所列出的学生的家访。本次活动期间,学校领导要带头至少走访一个社区(含辖区内的共建单位、相关部门)、走访一个特殊学生家庭,与重点社区签订特殊学生帮扶和教育转化工作协议,提升家长对学校的支持度,促进美丽校园建设;班主任及科任老师要建立“七必访”对象个人档案(“七必访”即班内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生活有困难的学生家庭;病残学生家庭;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等),重点开展走进“七必访”学生家庭,宣传教育理念,与家长商议帮扶措施,共同做好教育帮扶工作。
4、年级组要加强对家访工作的管理,完善家访的常规管理机制,建立家访的长效机制。记录教师家访的时间、次数及简要过程,包括学生家庭和学生个人情况以及下
走进村屯心得体会和方法 村心得体会怎么写(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