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技术协议书简短 钢结构框架协议(4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钢结构技术协议书简短一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面:
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
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地下室墙身、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子抗震,按照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其次,在体系的选择方面:
1、由于在发生地震时,框架柱首当其冲,一旦出现塑性铰,将危及该柱距范围内的上层建筑,并可能引起相邻柱距范围的上层建筑连续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形式;且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框架体系;
2、框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3、在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再次,在结构设计方面:
1、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的荷载代表值来进行承载力计算。
2、进行变形验算。
3、进行横向水平与纵向水平地震的作用计算。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1、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
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框架柱在压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下,纵筋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箍筋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此外为了使柱具有一定的延性,要控制柱的轴压比。
2、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
框架梁的截面设计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然后再根据构造要求统一调整和布置纵向钢筋和箍筋。
为了防止梁端,柱端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在设计中要求做到“强剪弱弯”亦即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要大于构件弯曲时实际达到的剪力。
3、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还要对节点进行抗震结构设计要求框架节点核心区不先于梁柱破坏。
完成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建筑物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
(一)建筑设计内容
1、方案设计
2、详细设计
3、施工图绘制
(二)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方案及结构布置
2、样板构件选型
3、框架内力计算
4、梁柱配筋及基础设计
5、绘制结构施工图
6、整理计算书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确定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主导工程施工设计
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设计
4、施工平面图设计
5、整理设计说明书
1、文献收集。
广泛收集与办公楼有关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资料。
2、毕业实习。
通过对现场直观观察,对实际工程中各处的工程施工与管理情况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到了一些设计时应该掌握的一些工程细节,以及理论跟实际工程的联系,更好的指导设计。
3、教师分阶段讲课。
建筑、结构和施工三个环节的指导老师,结合学生的进度分阶段讲课,并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4、结构设计是整个设计中工作量最大,时间最长的一个环节,为了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自己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结构计算以手算为主,电算为辅的方法,施工图绘制要求既有手工绘制又有计算机绘制。
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监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从而对一般框架类型的房子的设计和施工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之间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认识,为今后独立从事土建设计和施工打下基础。每一位同学都要在熟悉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类比同类建筑物,根据已给出的示意方案,结合南昌市的自然条件,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材料供应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的计算以及单位工程的施工监理,并绘制出主要的建筑、结构施工图。
1、建筑部分
完成下列建筑施工图绘制:
(1)总平面设计,施工总说明,门窗表。
(2)平面图:底层、样板层,屋顶平面图。
(3)立面图:1~2个。
(4)剖面图:1~2个。
(5)根据需要完成3—5个典型节点详图。
建筑部分图量不少于2号图纸6张,原则上不多于2号图纸10张,其中1张手绘(至少包括一个主要建筑平面图)。施工图中均应有施工说明。
2、结构部分
本设计按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规定(03g101)绘制施工图,计算轴线梁柱配筋按手算结果确定,其余梁柱配筋根据软件计算结果确定,注意适当归并。图纸内容应包括如下基本内容:
(1)结构施工总说明;
(2)基础平面布置及配筋图;
(3)底层柱平面整体配筋图(截面注解方式);
(4)底层、样板层和顶层的梁整体配筋图
钢结构技术协议书简短 钢结构框架协议(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