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党的心得体会总结 学海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海南党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朋友们,海南岛森林覆盖率高达51.6%,远远超出全国的平均值13%,被称为“绿色明珠”,来海南旅游的朋友感觉最舒服的便是我们的眼睛和鼻子,眼睛所看到的都是绿色和蓝色,鼻子呼吸到的都是清新的空气。这里的山水之美,不是语言可以形容的,需要我们大家自己用心去体会:椰树是高大挺拔的美、珊瑚是柔软五光十色的美、南山观世音是慈爱富态的美、黎村是原始古朴的美、蛋民是劳动顽强的美,泰国红艺人是身材艺术的美,朋友们,海南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
说到美我就想起了苏东坡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苏东坡喜欢和佛印和尚辩论,却总也辩不赢。有一次他们下棋的时候,苏东坡突然说了一句:“大师,你在我的眼里象一堆狗屎!”谁知佛印和尚并不生气,只是微微地笑了一下,道了声“阿弥陀佛,施主,您在我的眼里却是一尊金佛。”苏东坡非常得意回家告诉了他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也是一个才女,她想了想说:“哥哥,你又输了,佛印看你是一尊金佛,那是因为人家心中有佛;你看人家是一堆狗屎,说明你的心就是一堆狗屎!”朋友们,由此可见“美由心生”,如果您用良好的心态去看待世界,世界就是美好的、光明的;如果您用恶劣的心态看待世界,世界就是黑暗的,丑陋的,无精打采的。
海南最美的是南山,最著名的是天涯海角、最古老的是大小洞天、最开心的是西岛、最刺激的是潜水、最神秘的是兴隆、最好吃的是海鲜,最有趣的是南湾猴岛,最有乡野气息的就是万泉河瓢流。
朋友们,往两边一看我们就能感觉到海南真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小岛,这里有充足的阳光和丰沛的降水,除了种植水稻、橡胶之外,还有很多的水果:椰子、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菠萝蜜、榴莲、桃杨、木瓜、香瓜、火龙果、人心果、鸡蛋果等等等等,美不胜收,简直就是“上帝的水果篮”!告诉大家,椰子一年四季都有,分青椰、红椰、金椰、银椰等品种,其中青椰最多最便宜,一般2-3块钱一个,一个椰子可供2个人喝,太老椰子有点涩,太嫩椰子的口味淡,最好吃的是十八九岁的椰子。其它的水果现在正是上市季节,价格也不贵。
朋友们,再看看我们海南的高速公路,就像绿色大海当中穿梭的一条银色的绸缎,它全长300多公里,接连7个市县,漂亮吧,对比一下你们的高速路,大家感觉有什么不同呢?很多朋友都说车少,不拥挤,是的,这是现在,然而海南的汽车曾经多得让世界吓了一大跳。这是怎么回事呢?80年代中后期美国的卫星显示海南岛上到处都是亮闪闪的,这些亮点连成一片不断地在移动,美国政府大吃一惊,以为中国正在进行新的战略布置,在海南岛上增派兵力,后来才知道这是汽车走私,大量的外国汽车涌上来,阳光照在车项上不就亮闪闪的一片。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事实上海南的走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和过去比现在更加隐蔽,更加小心,你想想看,四周都是海水,海岸线又长达1600多公里,海关的工作总是防不胜防。
现在一些路边经常放着几个脏乎乎的雪碧瓶子,里面真的是汽水吗?不是,是走私汽油。海南走私的物品种类非常多:汽车汽油、家电服装等等,一辆进口小汽车二三万块钱就能买到,至于珠宝玉石,一旦被海关查到了,送到海南省地质博物馆统一出售,由于没有关税,价格也非常便宜。另外,刚才有朋友说这条路上没有收费站,“一脚油门踩到底”,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这是因为海南在全国首家实行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将过路费、过桥费、养路费等费用打在汽油里面,以方便管理,因此海南的油价比大陆大约要贵40%左右。路上没有收费站,游客们觉得方便了,然而海南人民负担却重了,大多数家庭的摩托车也许从来就没有上过高速路,但一样买高价油,这应该是海南人民对游客的默默奉献吧。好的朋友们,高速路不能随便停车,因此要上洗手间的朋友一定要提前打招呼,香港人把解手说成“唱歌”,我们允许大家独唱,也可以合唱,甚至可以唱山歌,但就是不能对唱。
朋友们,海南前些年汽车走私、洋浦开发和房地产热等事件震惊海内外,这两年同样也有两大事件让海南再次引起国际广泛关注,一是博鳌亚洲论坛会议召开,二是陵水的飞机相撞事件。博鳌位于万泉河的入海口,景色秀美,用一位德国旅游专家的话来说:博鳌有山峦、有小岛、有河流、有大海等众多旅游资源,如果拆开来看它们不是最美的,但组合在一起却构成了世界上最美丽的一副风光画卷。入海口处有一条上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玉带滩,它长达8.5公里,地形地貌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非常相似,从空中看仿佛是仙女飘落在大海里的一根白色的纱巾。玉带滩的两侧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美:一边是万泉河水在静静的流淌,一边是大海在不停地咆哮,这一动一静、一蓝一绿的组合让人感觉大自然的安排是那样的和谐完美。
入海口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原始的河流入海口,也正因为如此,亚洲论坛组织才在这里成立。对于游客来说如果能在万泉河上坐船慢慢地游玩、再上玉带滩上疯上一把将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所“吹吹海风,浑身轻松;听听海韵,心中高兴”。还记得那首歌吗: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朋友们,唱得不好让大家见笑了,我呢虽然五音不全,但还是比较喜欢唱歌,从小到大向不同的老师请教过,有一位老师现在住在兴隆,有点与众不同,她过去是个非常英俊的小伙子,由于思想有点故障,结果一个人跑到北京医院,在手术台上“咔嚓”一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大姑娘。现在的她非常的温柔,但你也可以看出一丝粗犷的影子。她的歌唱得非常好,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男女声对唱,这是我学不来的,有的游客喜欢她的男声,有的喜欢她的女声,到底是男声好听还是女声好听,到现在我也说不准。到了兴隆之后您自己去辨别吧。
(进入琼海市)好的,朋友们,现在我们要到达的是琼海市,琼海市是红色娘子军的故乡,也是万泉河的主要流行地。古时候海南岛分为两个郡,东边的叫珠崖郡(大海边上产珍珠),西边的叫儋耳郡(指黎族人耳朵大),琼海市便处于东边的珠崖郡郡内。琼海市并不大,1700平方公里,说它是市呢也就是一个县级市,93年才撤县建市,今年刚好是建市10周年。海南岛只有两个地级市(海口市和三亚市),其它的市都是县级市。琼海市靠着海南岛的东海岸,被称作为“台风走廊”,73年一场特大台风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所以你在琼海市看不到旧的楼房,几乎都是新的楼房。
风浪冲走了一切,许多人出生证明、学历证明都找不到了,琼海市也是海南的一个华侨之乡,因此您看到的建筑许多都具有明显的南洋风格。和大陆不一样的是,在海南办理出入境手续的,许多都是一身农民打扮,这些农民也许一辈子没出过省,但却出了好几国,出去探亲访友,这就是侨乡的特点,因此当地政府也很注重打侨牌。琼海市的钛矿储量居全国第一,钛是一种比黄金还要稀有昂贵的金属,是制造飞机等设备的主要原材料。曾经有日本商人搞旅游开发,一年下来不见动静,只见他们一车一车地拉沙子,原来开发是假,采矿是真,当地政府及时地解除了合约并要求赔偿。
好的,朋友们,现在大家适当休息一下,看一看这里非常典型的海南乡村的田园风光,海南的水稻一年产三季,海南的农民也就特别辛苦。(到博鳌临下车前)
朋友们,来到博鳌我们将第一次看见美丽的南中国海,到了玉带滩之后,大家只能湿脚但不能湿身,据说海南的海水对治疗“香港脚”特别有效。同时大家还要多做深呼吸,连外国朋友都说海南岛的空气每呼吸一下值两美分,
博鳌是一个新的景点,人比较拥挤,下车之后大家动作快一点,要跟上队伍,小摊旁边人多手杂,注意看好自己的行李。
(在船上)给游客指点“一口饮三江”
(出博鳌)
好的,朋友们,感受到海南的天气了吧,骄阳似火,有人说海南真热,海南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热带海岛省份,被称为“热岛”,它要不热就不叫海南岛了。这个地方秋去春来,长夏长冬,连古人都说“四季皆为夏,一雨便成秋”。太阳一年两次从头顶走过,紫外线非常强烈,对皮肤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不主张大家进行阳光浴、沙滩浴、海水浴。要是你不小心被晒黑了也不要紧,和当地人一样成为黑珍珠了,黑亮黑亮的,成为珍珠中的极品。不过海南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很大,加上森林的调节,所以本地并不是酷热难耐,很多时候也非常的凉爽。
好的,朋友们,相关的情况先介绍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什么问题没有?没有问题,那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海南被叫做长寿岛,为什么?对此,许多外地的朋友都不能理解,热带物种应该成熟快、寿命短,例如海南的水稻就是一年三熟,同纬度的非洲、印度居民寿命也不长,海南为什么会叫做长寿岛?要想成为长寿地区,不是瞎说的,国家是有标准的:每10万个人当中百岁老人要有3个,按照这个标准我国大陆(四川、湖北、广西、新疆、江苏、辽宁,可略去)有6个地方被列为长寿之乡,而海南每10万个人当中百岁老人达到4.7个,按着这个比例三亚市南山村的百岁老人至少有250人,完全可以申请“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了,真所谓“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海南之所以有这么多的长寿老人,这是因为海南有一个美丽纯净的自然环境,更重要的是海南人的饮食结构非常合理,长年吃海产品,海鱼、海虾、海呀,这些都是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的食品,既滋补身体又不会长胖,第三就是海南人有喝茶的传统,特别是长在五指山上的野生苦丁茶,这种茶树和板蓝根一样属于大叶冬青科植物,既是茶也是药,对身体有保健作用。不过市面上有很多都是人工茶叶在冒充。第四呢,就是因为海南人性格比较柔缓,不太冲动。
“人到七十古来稀”在海南真的快成了一句古话了。很多家庭都以家里有百岁老人为荣,子女们也很孝顺,即使家里再不富丽,也要把电视机、电风扇等物品放进老人房间,让老人过得舒服一点,家里还经常煲点骨头汤给老人喝,以补充营养。在海南的黎族有这样一个风俗:子女结婚的时候都要送给父母一对玳瑁手镯,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也祝愿父母健康长寿,因为玳瑁能活千年,是长寿的象征,同时也是活血去风湿的。而等到子女生了小孩,小孩子满月的时候,长辈就要给小孩脖胞前戴上一个玳瑁的平安扣,起到镇惊的作用。黎族是一个非常有灵气的民族,他们没有宗教,信奉祖先和神灵(鳌神),有关这个民族的情况明天我将会做详细的介绍。
介绍红色娘子军时再介绍一下海岛女民兵,是海南妇女的另外一面旗帜。毛主席的那首诗:
飒爽英姿态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推荐海南党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五公祠位于海南省海口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 、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五公祠占地面积6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0平方米,自北宋大文豪苏东坡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来琼,借寓金粟庵(今五公祠内)留存遗迹以来,宋、元、明、清及民国历朝不断在其周围增建、重修古迹,习惯上把这组古迹群称之为“五公祠”。它包括:海南第一楼(又称五公祠)、学圃堂、观稼堂、西斋(五公精舍)、东斋、苏公祠、两伏波祠、洞酌亭,浮粟泉、琼园和新建的五公祠陈列馆。
五公祠近千年的历史,孕育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它是全面了解海南历史、政治、文化发展的名胜古迹。
观稼堂
原名为观稼亭。椐《琼山县志》记载:观稼亭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是一座六角飞檐大亭,它为纪念苏东坡指凿双泉,造福桑梓乡里的丰功伟绩而建。“观稼”两字,寓意为:观浮粟泉水旺盛,灌溉金穗千亩之意。该亭在明末清初时被毁,康熙四十三年(1704)琼州知府贾堂深感观稼亭对教化当地百姓黎民、思忆先贤丰功伟业有远深意义,便在旧址重建。道光十四年(1834)又经扩建,形成为当时海南最大的亭榭。据清人张育春撰写的《重修观稼亭记》记载:观稼“亭前为平坂,旁浥清泉,有溪流一道,自东环流而西,两旁绮丽交错,阡陌纵横,士大夫游息于此,比之裴中立绿野堂,洵城北一名胜”。
清光绪十五年(1889)朱采在修建五公祠时,又重修了观稼亭,并改名为观稼堂。在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五公祠左附观稼堂,循旧例藏琼崖历代名贤文物遗著”。自此观稼堂也就成为海南文人学子品茶赋诗与进行学术交流的地方。
学圃堂和西斋
朱采当时增建学圃堂和五公精舍的目的在于兴办学堂,讲学明道,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据他撰写的《五公祠记》中记载:“右侧建学圃堂,聘海内硕儒讲学其中,又建横宅一连四间,名五公精舍,为学子研习之地,本道契五公,教兴后学之意”。民国四年(1915)琼州道尹朱为潮在《重修五公祠记》也记载:“五公精舍仿学海堂例,选全琼庠生,秀才三十名,研习经史词章之学,聘宁波郭晚香在学圃堂讲课”。郭晚香浙江宁波人,晚清著名学者,朱采在建学圃堂和公精舍后,向当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推荐聘请郭晚香来琼讲学,他来琼时带来了八千多卷古版文献书籍,置于海南第一楼上,学圃堂就是他当时讲学的地方,五公精舍和东斋分别是学生和老师的宿舍。郭晚香在学圃堂讲学不久便病逝,因后继无人,诸学生便由朱采保荐到广州的学海堂继续学业,五公精舍便用于收藏郭晚香的遗书和典册,民国六年(1917)五公精舍也因此更名为五公祠图书馆。
苏公祠
为纪念苏东坡而建。他北返后,海南学子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入饮酒赋诗,进行学术交流,怀念这位“一代文宗”,久之便把该处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在此基础上开设“东坡书院”,大书法家赵孟頫为之题匾。书院几经变迁,至明初毁废,但遗迹尚存。明万历45年(1620xx年)琼州副使戴禧在原址重建。并改书院为“苏公祠”,奉祀苏东坡与其子苏过。清顺治、乾隆年间又对该祠进行重修,光绪20xx年(1889年),朱采在修建海南第一楼时对苏公祠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并增建山门等建筑。现在的苏公祠基本上是光绪年间建修的规模。苏公祠山门口陈列的石雕系明代修建苏公祠时的原物,山门口悬挂明太祖朱元璋赞海南诗句“南溟奇甸”横匾。苏公祠正厅陈列着苏东坡及其子苏过和学生姜唐佐的牌位。大厅圆柱悬挂民国四年(1920xx年)由朱为潮撰联,现代著名书法家麦华三重书的“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的楹联一付。
泂酌亭
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因苏东坡“指凿双泉”而建。当时琼州郡守承议朗陆公品赏浮粟泉水后,赞其泉水甘甜,便在井泉旁甜,便在井泉旁建亭,经常邀请朋友、同僚在亭上品茗赋诗。元符三年(1100)六月苏东坡遇赦北返,再借寓金粟时,陆公邀苏东坡为亭命名和赋诗,苏东坡欣然命笔,即席写了《泂酌亭诗并叙》:“琼山郡东,众泉觱发,然皆冽而不食。丁丑岁六月,予南迁过琼,得双泉之甘于城东北隅,以告其人。自是汲者常满,泉相去咫尺而味异。庚辰岁六月十七日,迁于合浦,复过之。太守承议郎陆公求泉上之亭名与诗,名之曰泂酌。其诗曰:“泂酌彼两泉,挹彼注兹。一瓶之中,有渑有淄。以瀹以烹,众喊莫齐。自江徂海,浩然无私。岂弟君子,江海是仪。既味我泉,亦哜我诗。”明朝
海南党的心得体会总结 学海南革命历史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