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及意思简短 文言中其的用法与例句(四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及意思简短一
[甲]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包拯》)
[乙]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①。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②一匹,可办粗衣几件。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勉谕儿辈》
【注释】 ①费用:花费钱财。②纱绢:一种细薄的丝织品。
【小题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⑴恶吏苛刻__________⑵饮食如布衣时__________
⑶若思得之艰难__________⑷可办粗衣几件__________
【小题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⑵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
【小题3】[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对后代的要求, [甲]文侧重对子孙在__________方面的要求是__________;而[乙]文侧重对儿辈在__________方面要求是__________。(4分)
【小题4】[乙] 文中“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是一警句,若你要向别人推荐,能说出其中蕴藏的含义吗?(3分)
答案
【小题1】⑴ 憎恶,讨厌⑵指平民⑶ 得到⑷置办
【小题1】⑴ 不遵从我的意愿,不是我的儿子和孙子。 ⑵ 不饿不冷就足够了,何必要求吃好穿好呢?
【小题1】[甲]从政清廉[乙]生活节俭
【小题1】示例:要懂得居安思危,珍惜拥有的日子
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填写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句的内涵的能力。根据警句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即可。
关于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及意思简短二
】,作者与老友张怀民步于庭院中见的美景,那白如银练的月光,营造出了一个月光闪映,竹影斑驳,美丽幽静的夜景。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③不知以为知也。
① 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③强(qiǎnɡ ):硬要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仕于南方: 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由此你能联想到我们读过的《论语八则》中孔子的什么名言?
总结:作者传神地运用比喻,将竹柏之影与月光互相映衬,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肃穆,体现出月光清静明亮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关于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及意思简短三
习近平讲话之文言文
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注释】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8日,习近平在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中国和拉共体成员国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中拉论坛这个大家庭的平等成员。大家应该坚持友好协商、共同建设、共享成果的理念,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打牢整体合作政治基础。
2、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注释】东风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吹拂,树枝上的小花已经开始绽放。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作为讲话开头,表示新的一年来临,大家欢聚一堂,辞旧迎新,充满喜悦。 3.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出自唐孟郊《游子吟》,寸草:比喻非常微小。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全诗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浓的母爱,情真意切,催人泪下。(全诗翻译略)
【解说】引自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表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庭情结以及家庭的重要性。
4、
“宰相起于州部,猛将发于卒伍” 【注释】摘编自《韩非子·显学篇》,作战勇猛的将领都是从士卒提拔上来的,贤臣良相也都是从地方官提升起来的。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表示历朝历代都高度重视县级官员选拔任用。历史上,许多名人志士为官从政是从县一级起步的,如王安石“治绩大举,民称其德”,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因为这些人来自基层,大概更了解战场的形势和百姓的疾苦,也就能够更好的制定方针政策。
5、
“善莫大于作忠” 【注释】忠心是最大的善行。
【解说】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对党忠诚,是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衡量一个县委书记当得怎么样,可以讲很多条,但主要看这一条。“善莫大于作忠。” 6.
“为官避事平生耻。”
【注释】出自古语,当官的如果怕惹事、一味避事,应该引以为一生的耻辱。
【解说】当好县委书记,必须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
7、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言必信,行必果”、“德不孤,必有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注释】古语,皆为古人道德修养及为官的箴言启示。
【解说】以上引自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为官者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县委书记作为县里的权力人物和公众人物,要注意道德操守,道德上失足有时比某些工作失误杀伤力还要大。 8.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注释】出自孟子,意为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
【解说】引自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表示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9.
“远亲不如近邻”
【注释】意为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解说】引自2015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理念,不断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努力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边国家。中国愿同所有周边国家商签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双边关系发展和地区繁荣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10.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注释】出自《韩非子·说林上》,意为两国友好就要两国的百姓互相尊重,互相亲和! 【解说】引自2015年4月7日,习近平出席第十五届中越青年友好会见活动时的讲话。在发展道路上,中越双方应该继续加强人文交流、增进睦邻友好,使中越传统友谊在两国人民中代代相传。
11、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注释】出自清代魏源的《默觚·治篇八》,意为独自一个高飞,难以飞起;许多人一块行走,则容易走快。
【解说】引自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意义同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我们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接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工业、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打造绿色能源、环保、电子商务等合作新亮点,把亚非经济互补性转化为发展互助力。要深化区域和跨区域合作,用好现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机制,适时建立新的合作平台,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亚非合作新格局。
12、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注释】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匮:缺乏。百姓生活的根基在于勤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衣少食。
【解说】引自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13、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注释】三国谯周,意为交友有法,即使身处千里之远也可交好,友谊也可坚固如胶漆,堪比金石。
【解说】引自2015年5月8日,习近平在白俄罗斯《苏维埃白俄罗斯报》发表题为《让中白友好合作的乐章激越昂扬》的署名文章。中巴双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两国关系发展,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相互协作,坚持以友谊为一切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巴两国虽然距离遥远,但双方关系取得巨大成就。 14.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注释】出自《论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 【解说】引自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用以对远道而来的朋友表示欢迎。
15、
德不孤,必有邻 【注释】出自《论语》,意为有道德的人是不
文言文中其的用法及意思简短 文言中其的用法与例句(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