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的小学课文(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推荐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教案(推荐)一

2、这学期课外书读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在阅读方面进步大。学习上也能自觉点了。知道自己每天该做什么,较以前比之,也有进步。希望下学期,新的学年有一个新的开始。严格按照自己制定的计划表。特别是语文会有错别字方面,能够有个长足的进步。课外阅读能广泛点,别老捧着历史看。最后一点,希望孩子别任性、性子别急躁,听妈妈把话说完先。

3、学习成绩总是不能进步,不能够增加自信心。希望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家长的指引下,增强自信心,学习进步。

4、楚楚在家中的表现证明,有好多事情还可以做得很好。但在对待学习上总是较为随意、粗心,自觉性不够。集体意识较强,爱好广泛,爱帮助人,帮忙做的家务可以做的很好。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结合学校的学习计划,对你严格要求,改正缺点,把学习搞好。

5、对一直以来照顾和关心孩子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在新学期里老师和我们做家长的经常交流,加强对孩子性格方面的引导,最后祝福老师们新年愉快,事业有成。

6、孩子,你在妈妈的眼中是一个聪明的孩子,那么妈妈希望你在学习中也同样发挥你的聪明成为一个让妈妈和老师都骄傲的学生。

7、我们对老师在教育和管理上没有意见,对老师的工作支持和理解,在孩子身上也看到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作家长的很欣慰,在这里对老师们说声:辛苦了!谢谢。

8、新的学期开始了,这是你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两年,希望你能够更加刻苦地学习,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希望你能够学会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处理身边所发生的各种事情,我相信你会是一个强者。

9、看到自己的进步,改进自己的不足。发扬自己的长处。把要做的事尽力做到更好,你会发现另为一个自己-----满怀自信,不畏困难。阳光而有活力的男孩。

10、孩子随着时间不断的长大,脾气也有所改变,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唯一语文略有些下降。生活上不够自立,学习主动,希望老师您对他严格要求,多对他指点,在这里说声谢谢,老师们辛苦了!

推荐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教案(推荐)二

1.教材分析

《桂林山水》是省编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四单元中的第2课。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旖旎风光,赞美了祖国的锦绣河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按先总说、后分述、再综合的顺序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的原因。第2、3自然段分别写了桂林的山、水的特点,先写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接着写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第4自然段写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所获得的总的印象。全文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本单元重点训练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好例子。语言优美流畅,描述生动逼真,其中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是同学学习习作的典范。

2.教学目标

(l)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美的情感。

(2)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按提纲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

(4)能仿照句式写景物。

3.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2、3自然段,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报写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的难点。

4.课时布置:三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会生字,理解局部词语和课文的意思。学习课文第一段。完成课堂作业本第1、2题。

第二课时:李习课文第二段,理解课文作者抓住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读熟课文。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4、5题。

第三课时:学习课文第三段,总结全文。按课后练习题3的提纲背诵课文。完成第7、6题,听写词语。

5.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写有重点句段投影片若干张、投影仪、《桂林山水》录像带、录像机。

1.直观教学法:教学2、3自然段时,运用多媒体、板画创设情境,拉近同学与课文的距离,理解重点词句

2.举一反三法:第2、3自然段结构相似、教学要求相同,运用举一反三法,通过反复训练,有利于同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3.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协助同学体会语言的优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同时对同学进行有效的语感训练。

培养同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让同学运用“读、找、品、诵”的方法学习课文。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带大家到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桂林去玩。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迷蒙云雾,那里的绿树红花,一定会使你以为走进了迷人的画卷。同学们,想不想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呢?上课一开始,教师用充溢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把同学引入课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紧紧抓住同学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看《桂林山水》的录像,让同学从整体上感知桂林山水的奇丽风光,课文语言的优美。

2.提出预习要求:(1)读通课文,自同学字、词。(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3)课文可分几段?依据是什么?

3.检查预习情况,轮读课文。

4.同学质疑问难(教师根据疑难归纳有价值的问题)。

(三)举一反三学课文,品词赏句悟感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齐读第一自然段,提问:“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它和全文有什么关系?在一定的语境中辨析近义词“观赏”与“欣赏”。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考虑:①用“。。。”圈出写漓江水的特点的词语。②用“~~~”划出具体描写特点的句子。

(2)检查考虑题①,板书:水:静清绿

(3)检查考虑题②,投影出示句子: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①小黑板出示句子,读读比比它们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漓江的水真静,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②通过教师范读、同学试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组句子,体会漓江水奇异的美。理解“瑕”、“翡翠”的意思。 ③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漓江的水写得这般奇丽?

④教师设计—组举—反三的句子训练,投影出示句子:a.公园里的花真香啊,香得()。b.教室里真恬静啊,恬静得()。

(4)课文第一句还写了大海、西湖,它们美在哪儿?

这一段写漓江的水,为什么还要写大海、西湖?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把漓江水的静、清、绿的特点描绘得非常生动、形象。

(5)小结学法。刚才我们感受了漓江的秀丽风光,是通过什么方法学习的?讨论后板书:读——找——品——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同学自悟学法,使学法得到真正迁移,达到举一反三,举一反三。

3.运用学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用“读、找、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重点放在理解词语的意思上。借助板画老人山、骆驼山、巨象山,让同学形象地感受桂林山的奇的特点。指导同学有表情地朗读,加深同学对桂林山的美的感受和热爱。

4.学习第四自然段。

以读代讲,让同学划出描绘整幅画卷的词语,想象整幅画卷的形象。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5.指导朗读,激发情感。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描述生动、形象,有利于朗读训练。再次创设情境,指导同学朗读全文,激发同学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四)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1.复习阅读提示,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2.出示段意。(课后题2)

3.同学归纳、讲评。

(五)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1.依照板书,小结全文。

2.运用课后考虑题3提供的提纲,指导背诵课文。

同学练习背诵。通过自由背、同桌互背、指名背、分组背等多种形式,达到背诵的目的。

推荐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教案(推荐)三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

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

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

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它们也和水有关吗?

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

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

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

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

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谁会读?

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

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3)出示带有短语的长句。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怎样读才好听。

提示:教师可用不同方式朗读,让学生辨析。第一种,节奏无变化;第二种,节奏有变化。朗读“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时语速放慢,声音轻柔;朗读“在江河里奔跑”时语速加快,声音高昂;朗读“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时语调轻

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教案 春天来了的小学课文(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