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塞罕坝心得体会精选 观看塞罕坝心得体会(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河北塞罕坝心得体会精选一
坝上原本是个泛泛的称谓,在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地方陡然升高,成台阶状,故名“坝上”。它西起张北,中挟丰宁,东止于围场,其中围场坝上的风景最为美丽。
围场坝上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端和内蒙古克什腾旗交界处,全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也叫木兰围场,据说是清朝历代皇帝围捕、狩猎的地方,它包括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和红山军马场等地。机械林场是杉树和松树林,御道口牧场和红山军马场则是一望无际的草原、丘陵和白桦树林。这里湖泊众多,牛羊成群。当地人把湖泊叫泡子,什么“将军泡子”“西大泡子”等都是点缀在草原上的美丽湖泊的名字。湖上的常客是野鸭,它们时而成群结伙,时而出双入对,自在地游在如镜的湖面。每年六、七月间,满山一片葱茏,野花争奇斗艳,有火红的野罂栗花,娇黄的油菜花,蓝色的倒挂金钟,粉色的干枝梅……散落在绿色的草甸上,不时能看到被惊起的田鼠,还有天空中翱翔的鹰,湖边全身碧绿没有一丝杂色的青蛙,灌木丛中被惊飞、但飞不高也飞不远的山鸡,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远离了城市的暑热和喧嚣,来到这一望无际的草原,羊群和白云在地平线处连成了一片,呼吸着草原特有的沁人心脾的空气,犹如云野鹤般自在的生活。到了九月 ,这里的草变黄了,树叶变黄了,只有白桦树的树皮还是那么的白。秋天的围场一天一个样,不亲自来过又怎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呢!夏秋季节正是骑马的好时候,翻身一跃骑上蒙古骏马,抖抖缰绳,马儿小跑起来,再提丝缰,双腿夹紧马凳,骏马撒开步子开始在旷野飞奔,疾风扑面,銮铃叮当。“十.一”一过,这里的初雪就已来临了,白茫茫的细雪给还未来得及褪去黄衫的白桦和落叶松又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外套,但一阵秋风吹过,在漫天的雪屑中,银白色的世界又会露出一点娇黄……。
第一场雪过后,这里就进入了漫长的冬季,一直要到来年的五、六月,这里都是一片银色的世界,果真如此,这里的漫漫冬季将不再难熬。
每年5月至10月是坝上草原游览、休闲的最佳季节。人们驱车前往凉风习习,暑气顿消。沿途可领略奇峰异岭的山光画廊,有幽险奇美的白云峡谷,有四季恒温的红汤寺温泉,以及金代界壕,秦汉长城、风山古戏楼、窟窿山大佛等自然、人文景观。最后,来到草原,在的蒙古包里安营扎寨。当人们乘着微微的晨风迎来苍茫高原的第一线曙光,或是伴着绚烂的晚霞,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园”的雄浑景色时,都不能不为大自然的壮美而倾倒。骑上快马,纵横驰骋;拉弓搭箭,变弓射雕;无不感到回归自然的洒脱。夜色降临,万籁俱寂,繁星满天,在篝火的掩映下,或翩翩起舞,或聆听悠扬略带悲伤 的马头琴,异族风情,令你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草原上的度假村凭借地理优势,特别开设了航空项目:在教练员的陪同下你可以亲自驾驶动力滑翔机在草原上空盘旋;也可乘坐吊蓝,任硕大的热气球载你翱翔蓝天;身背滑翔伞冲下山坡自由漫舞,当然刺激、惊险;湖边垂钓、草原野炊、赛马狩猎,令你在清幽中体味一番新的人生感--沐浴大草原最温暖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明澈的雨露!
提示:坝上海拔1500—20__米,全年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左右,若“五.一”“十.一”前往赶上满天大雪一点也不稀奇,所以衣服一定要带够,夏季带春秋装,春秋季节带羽绒服决不多余。我的几位朋友9月底去坝上因没带够衣服而不敢下车游玩儿,后悔晚矣。当地人的商品意识不够,没有租棉大衣的,但愿以后能有,免去我们厚重的行李。
住宿: 住:围场的住宿条件虽不算好,但还比较干净,主要是一些个体旅馆和招待所及各式蒙古包,四人间每人在30元左右,随游游旺季和淡季而上下波动,一般没有洗澡的地方,若夏天旅游可自带帐逢露宿在外,既有情趣,又省钱。
美食: 食:坝上用餐很方便,住的地方都有餐馆,且有许多野味,狍子肉、山鸡肉、山野菜、野生蘑菇……最有特色的还是扒肉和烤全羊,整只羊在熊熊的火焰上烤得哔叭作响,焦黄的皮流着一滴滴的油,怎能不让人垂涎欲滴呢?但这里菜价很高,一只不大的烤全羊要1000多元,工薪阶层,不吃也罢!
交通: 行:自己开车从北京至围场坝上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北京—密云—承德—隆化—围场—坝上,全程近500公里。另一条是北京—怀柔—丰宁—郭家屯—牌楼—御道口—坝上,全程400多公里,此条路虽比第一条路近,但路况不好,费时费力。乘火车可在北京北站出发,到四合永,换乘中巴到围场县城(票价3元),再从这里从班车至坝上(87公里票价15元),每天大概5、6次班车。结伴而行最好在围场包租一辆20__吉普,这样可以随时停车游玩儿拍照,租车每日200多元(不含油钱),几个人分摊还是可以接受的。
有关河北塞罕坝心得体会精选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首先热烈欢迎您到涞源来参观游览。今天我们游览的是白石山景区,现在从县城出发,大约15分钟后到达白石山脚下,然后盘山而上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到达1858米的韭菜园停车场,开始步行游览,需用半天时间。
涞源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从地理位置上讲,涞源北面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西面是山西省大同市,因此,涞源处在两省两市交接的地方;从地学角度讲,涞源位于燕山西南端,恒山东南端,太行山北端,是三山交汇的地方。拒马河就发源于涞源县城,流经紫荆关、野三坡等汇入大清河,归海河,东注入渤海,而太行山和燕山以拒马河为界,那么白石山呢,就处在八百里太行的北端,位于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是太行山前深断裂西缘的一部分,也是紫荆关抬升的一部分。我国从东到西是由低到高的地势,白石山处在华北平原到山西高原、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白石山是清西陵万年吉地龙脉的龙首,清西陵背靠永宁山,而永宁山一直从紫荆关到达白石山峰。
白石山山体高大,在54平方公里的花岗岩基座上顶起一块20平方公里的白云质大理岩。白石山的特点是拥有全国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白石山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和优美的自然风景,1990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1995年通过国家风景名胜区评审,20xx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全国总共有85家国家地质公园。批为20xx年通过的11家,第二批为20xx年通过的33家,第三批为20xx年通过的41家。第二批通过的还有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河北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等;第三批通过的有野三坡国家地质公园,障石岩国家地质公园等)。20xx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全国科协公布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总共有200家,批为九十年代通过的100家,第二批100家,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则是其中之一)。白石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桂冠,是因为它山体高大,地质结构独特,植被繁茂,人文景观荟萃,集雄、险、奇、幻于一身。
请大家注意,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白石山景区,刚刚买票的地方叫风凉沟,从海拔800多米的县城出发到海拔1200米的风凉沟,已经爬升了400多米,现在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上,半小时后将到达野花坡停车场。这条盘山公路建于1968年4月,全长14公里,要拐97个弯,有兴趣的游客可以数一数。
白石山总面积54平方公里,整个景区由三顶六台九谷八十一峰组成。古人对涞源白石山有这样的描述:“白石山,山多白石,连峰纵拔,秀列若屏,时有晴云游曳其上”。白石山又有“太行屏”之称,它犹如一个巨大的屏风拔地而起,矗立在涞源盆地东南部,北部相对高差1000多米,而南部相对高差则1600多米,这样在北部看白石山不是太强烈,在南部看到的白石山则高耸入云,极其壮观。
我们现在到达的这个地方叫老牛槽,海拔1400米,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往那边看,会看到一股清流,如同一个大的瀑布。它是一个常年均量的泉,出水量是每秒3升,也就是一秒钟流出3公斤水,常年不断。大家可能会问,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能有这么大的泉呢?其实在白石山的十瀑峡还有龙虎泉,森林公园有党参泉,离这不到500米的白沙寺泉,这几个泉的流量大致相等,且几乎都在海拔1400米左右。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泉呢?大家听我解释,白石山可以说是一座山上之山,就是说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托举着一块巨大的白云质大理岩,地学上称之为顶盘悬挂体。详细的说就是白石山从海拔1400米以上几乎都是相对破碎的变质岩,而1400米以下则是结构致密的花岗岩。降水从变质岩下渗到花岗岩层,不能再往下渗,这样在花岗岩层上便形成含水层,含水层的水顺洼处流出山体,也就形成了几处泉眼,我们刚才看到的泉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东行至8公里处),请大家向北看风凉沟村北部的山,可以看到左侧是凹凸的花岗岩,而右侧则可以看到白色的岩石呈弧形向上弯曲。那里的岩石在燕山期花岗岩运动期已经被掀翻了、顶弯了。这种现象在地学上被称为褶皱。
(东行至9公里处),请大家注意司机师傅可以停一下车。我们眼前这个平台有20多亩,据说,燕昭王曾在这里求过仙,因此,此台被称为“燕王求仙台”是白石山的六台之一。大家往远处看,我们前面是一个幽深的大峡谷,这个峡谷被称为三谷,我们路上经过的白石口,是长城的重要隘口,被称为云谷重关,在云谷的中间,有一道著名的山岭叫鼻子岭,因为从北部的长城上眺望此岭,会看到象人鼻子一样的山峰,惟妙惟肖。沿云谷向东北方向眺望,远处那个村是黄土岭村。震惊中外的黄土岭战役就发生在那里。那次战役发生在1939年11月3日至8日,战斗是从白石口沿云谷展开的,11月3日、4日在雁宿崖村歼灭了十村大佐率领的近500日军,11月7日在黄土岭一线歼灭了由阿布规秀率领的1000多名日军,创下了我八路军一次战役歼灭日军1500名的纪录,击毙了名将之花“阿布规秀”中将,这是在远东战场打死的日军将领(详细故事见后面导游词)。好了,请大家上车,我们马上就要到达韭菜园,是因为满山遍野生长着粗壮的野韭菜。野韭菜在林间树下成片生长,一茬接一茬,生生不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大菜园。韭菜味道当然很纯正,大家到那里可以品尝到山韭菜馅饺子,吃上一口鲜味十足。
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就是海拔1858米的韭菜园停车场,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随我一同下车。请大家注意,在这里你有没有闻到一股强烈的辣味呢?这就对了,这股味道就是从山坡上翠绿的山韭菜身上释放出来的,这里的韭菜园大概有二千多亩,所以“韭菜园停车场”也就由此而得名。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这里有这么多的山韭菜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王母娘娘姐儿三,老三为人刁钻,她怕别的神仙在这里修建庙宇、寺院,就撒了韭菜籽,呛得诸位神仙不敢近前。其实呢?这儿韭菜生长茁壮、味辣好吃,尤其在农家,生腌在菜缸里,终年不变质不变色,味浓可口好吃,这里加工成的韭菜花别具风味,说到这里,大家自然就明白山韭菜的来历了。
好了,大家跟我一起参观一下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对白石山有一个全面而概括的了解。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是进行科普教育的好地方,它涉及地学、水资源、动物学、地理学、生态学、环境及保护、人文历史等诸多学科,可以说它是一座天然的大课堂。我们眼前的这个展室,展出了白石山地区的主要岩石和矿石标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白石山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
白石山地区位于华北地带中部涞源--阜平复背斜北端,向东横越太行山深断裂带,与燕山台褶带西南端衔接。在10--14亿年前,白石山地区是一个潮坪环境,即海滨环境,潮涨潮落数亿年,沉积了厚达20xx米的白云岩,它的下部地层是高于庄组白云岩,上部则是雾迷山组和铁岭组白云岩。2亿年--6.5万年前,白石山地区遭受了强烈的“燕山运动”的洗礼,炽热的岩浆在白云岩盖层下剧烈运动,向上顶举,使白石山地区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物理变化,简单地讲,就是岩浆巨大内应力将顶部的白云岩盖层顶起并顶裂、顶斜,之后由于重力崩塌和水流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沟谷和山峰;二是化学作用,白云岩在高达上千度高温岩浆的烘烤下,发生了变质,转化成了大理岩。白石山地区绝大部分是白云质大理岩。同时,在热液的作用下,接触变质带生成了许多矿藏,白石山地区是典型的热液交代型矽卡岩成矿模型。在白石山周边已探明有铁、铜、铅、锌、钼、金、银、石棉、云母、海泡石、石榴石、石英、水晶等多种矿藏,其中以铁矿储量为。这些矿大家都可以看实物标本。
白石山地区出露的岩石分布情况大致为4类,一是分布于西南边缘基底部的形成于28--25亿年的古老的阜平群片麻岩;二是分布于白石山基底部的燕山期花岗岩;三是分布于顶部的高于庄组白云质大理岩和雾迷山组及铁岭组白云质大理岩。雾迷山组沉积构造十分发达,有潮汐层理,藻纹层理及各种形状的叠层石,以及泥裂、“鸡笼网格”构造等暴露标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叠层石,这种石头是在潮汐的环境或极浅水的环境下由单细胞的藻类与沉积作用共同形成的一种明暗纹带相间的沉积构造,在极浅水或退潮时,藻类在沉积物表面“爆发式”生长,争夺阳光,往往形成向上的球面,并形成暗色藻纹层;当涨潮时,藻类生长受遏制,沉积碳酸盐岩条带,形成明亮纹层。因此,形成了波状、半球状和柱状叠层石,尤其是半球状叠层石象刚出锅的
河北塞罕坝心得体会精选 观看塞罕坝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