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名师(4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写窦娥冤教案(精)一
知识与技能:通过明白如话的说白、凝练而富有节奏的唱词,理解窦娥这个艺术形象的人性之美。
过程与方法:品味精彩唱段、分角色朗读、改写、利用多媒体设备,直接欣赏戏曲片断,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品味精彩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语言,感受窦娥形象,体会窦娥悲愤至极的情感、以及造成悲剧的社会根源。
教学难点:怎样看待“三桩誓愿”实现这一超现实情节以及造成窦娥悲剧的根源。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戏剧是一种运用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手段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一提到戏剧,我们自然会想到一连串的名字,如著名的戏剧作家莎士比亚,他的著名代表作《哈姆雷特》。其实在我们祖国的艺术宝库中,戏剧一直是一朵绚丽的奇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著名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把书翻到84页。
根据课文节选的故事情节,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提示:(板书)
1【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愤怒控诉
2【倘秀才】—【鲍老儿】四个曲牌:婆媳诀别
3【耍孩儿】—【煞尾】:三桩誓愿(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注:几煞的顺序倒过来,不是一煞、二煞、煞尾,而是倒过来的:二煞、一煞、、煞尾
预设:生1:窦娥谴责天地鬼神——途中与婆婆诀别——窦娥在刑场立下三桩誓愿
三:品读赏析【端正好】【滚绣球】二曲
学生朱懿玲朗读第一则【端正好】;老师板书:赴刑
1:第一只曲子唱给谁听的呢?天地(板书)
2:天地难道听得懂吗?天若有情天亦老,天怎么会有情呢?天地如何听得懂呢?这里是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地呢?难道指上天和我们脚下所踏的土地吗?
生:不是
3:那肯定有其他含义,这里的天地代表什么?
当时的法律——法律操控在谁的手中?
——最高统治者或统治阶级。天地所代表的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秩序)(板书)
4:过去的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但谦虚的说我是天地的儿子,天子,而窦娥所要批评、责骂的是天地,是对整个统治秩序的怀疑、否定和批评。
5:你们能不能在滚绣球中找出几个最有代表性的字词,读出来,可以看出窦娥的什么感情?,
“没来由“——无缘无故;不提防(防不甚防),可见窦娥是无辜,是冤枉的。
“叫声屈动地惊天”—表明冤屈之深;生埋怨(生生地埋怨),所以窦娥临刑前不禁要对天地生埋怨。
两个同学合作朗读第二则【滚绣球】(杨喆 罗可心)
1:滚绣球赏析:滚绣球中哪几个句子最有代表性?抒发了窦娥怎样的感情?
①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混淆黑白)
②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手推船!(揭示本质)层层推进
③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彻底否定)
2:注:盗是什么?——反抗统治者的首领,农民起义的领袖,是英雄,但由于作者思想的局限性,把他看成坏人。颜渊何许人也?孔子最得意的门生、贤人,这里泛指好人。
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混淆了好人和坏人,黑的和白的颠倒了,指出了天地的混淆黑白。这是天地偶然间的错误吗?哪里看得出来?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朗读)——这是铸成大错的真正(本质)原因,这不是偶然的。
3:第三个句子“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配不配做天地,这是对天地彻彻底底的否定。(板书)这三个句子是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
不是,是层层递进,逐层加深的。
4:滚绣球的曲子到这里完了吗?对照原文,还漏了一句话“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就是一个弱女子在残暴的社会秩序下最终的结局。
我们发现关汉卿非常高明,对人物的情感处理呈曲线,三个句子逐渐加深,达到顶峰后又一下子跌入谷底,这就是感情抒发上的一种曲折层进。
小结:这是第一个场景在赴刑过程中通过对以天地为代表的统治秩序的责骂来进行彻底的否定。
四:赏析【倘秀才】—【鲍老儿】四个曲牌第二个场景:诀别(板书)
1:窦娥在与婆婆诀别的时候有没有心愿,心愿是什么?这心愿看出了什么?
两个心愿:(板书)有哪两个心愿?
2: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为什么不走前街走后街?
怕前街里被婆婆看到,伤心,这表现了她性格中善良的本性。
3:临行前对婆婆的叮嘱。
预习作业交流:把【叨叨令】道白最后三行和【快活三】【耍孩儿】改编成自己的语言,尽量符合窦娥临别时的口吻
完全改成自己的语言
嘱咐婆婆:“将碗凉浆”“烈些纸钱”“不要啼啼哭哭”
4:遇到传统时节将碗凉浆祭奠我,烧点纸钱给我,这些要求高不高?
不高。要知道窦娥为谁而死?婆婆——但她提的要求微乎其微。
5:这两个心愿看出了窦娥的什么?
善良、孝顺和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6:作者一再刻画窦娥的心地善良有什么用意?
越写出窦娥的善良、孝顺越能够反衬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凶残。(反衬)板书
五:赏析【耍孩儿】—【煞尾】第三个场景:立下三桩誓愿
1:窦娥立下哪三桩誓愿?
生: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能不能找出每桩誓愿运用了哪些典故?
血溅白练: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六月飞雪:六月飞雪因邹衍,
东海曾经孝妇冤
3:这三桩誓愿分别表现了什么?
1):血溅白练——为什么要血溅白练?
窦娥是冤枉的,要一领净席,又要丈二白练,让我的鲜血半星都不洒在红尘中,以示自己的清白。
2):六月飞雪表现了什么?——既遮住把尸骸遮住了,又揭示自己的清白,同时又表现冤屈程度之深,别忘了剧本题目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3):亢旱三年表现了什么?——不仅表现自己冤,而且要惩罚黑暗的社会,惩罚凶残的统治阶级的=
4:这三桩誓愿的顺序是什么关系?
也是层层推进的,层层深入地,欣赏三桩誓愿的戏曲片断,感受窦娥的一腔反抗精神。
5:六月真的会飞雪吗?血真的会溅在白练上
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名师(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