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和阅读策略心得体会范本 阅读策略教学心得体会(9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文体和阅读策略心得体会范本一
课外文体活动工程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和鼓励广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体育、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规范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内容和形式,推进课外文体活动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逐步形成我校文体特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
二、班级活动开展
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 1”项目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开设了体育课程和艺术课程。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
每周教学日安排每天1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一周5次的课外艺术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具体措施如下:
1、生命在于运动——晨跑:
早晨7:40左右,班主任整好队伍,去操场跑步。同学们各个精神饱满、劲头十足。带跑步过程中,速度宜慢,随时关注学生的跑步情况,注意队伍的整齐。跑步结束后班主任记录跑步情况。培养学生的耐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一学期的晨跑,让孩子们的精神更饱满了,精力更旺盛了,也更懂得为长辈效力了!
2、乐中学,学中乐——大课间:
星期一、三在教室进行古诗童谣吟唱。星期二、四去教室外的附近水泥路上跳短绳。星期五做小游戏,有滚铁环、跳皮筋、转陀螺。
吟唱指导:根据每首歌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老师和小朋友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古诗词童谣吟唱,同学们一边有声有色地唱,一边做着优美的动作,有效组织孩子们小组赛唱,男生女生唱,全班合唱,请生领唱等。孩子们边唱边做动作,唱与动的结合,让孩子们完全释放了自己,尽情享受乐曲带来的快乐!经过一个学期的吟唱,孩子们熟悉了更多动听的歌曲,还会根据歌词自编动作。在紧张的学期之余,每天的大课间为孩子带来了轻松,所以,孩子们都爱听爱唱爱动。
跳短绳:前一阶段训练,使每一个同学都学会跳短绳。后一阶段加强训练,对不同程度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组织孩子们跳绳比赛,花样跳绳等。
周五活动:根据孩子的情况,带领孩子们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锻炼身体,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3、午间:
午间活动安排为:周一、三是跳短绳,周二、四是做小游戏,周五是大扫除、午间小舞台。丰富的午间活动让孩子们玩得开心玩得有意义。如给学生安排的小游戏——两人三足,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不仅玩得开心,更从游戏中懂得团结协作才能获取成功的道理。
4、积极参加学校兴趣小组及比赛
组织方式为让每个同学都尽量有机会参加学校的社团,由指导老师挑选以及班主任积极向学校推荐人才,以学校开展的活动为主。本学期根据校安排,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如跳绳比赛,两人三足比赛,运动会,舞间小舞台,眼保健操比赛……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
有关文体和阅读策略心得体会范本二
一.做好本部工作。
二.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工作。
三.积极组织各项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四.一切听从指挥。
文艺部在去年做了很多工作,组办了一场庆元旦晚会,各班组织了各式文艺活动,今年我们将重新开办以下活动:
一.第一届“十佳歌手大赛”。
为了丰富艺术系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我们的青春,我们将于3月份举办第一届“十佳歌手大赛”
二.创建艺术系文艺社团。
文艺社团将于3月中旬开始向全院学生进行招生,并定期组织训练。
二.定期组织各班举行文艺活动。
我们文体部将在下半学期举办以上活动,并调动各班文艺委员积极参加文艺部的各项活动。
有关文体和阅读策略心得体会范本三
20xx年是全面完成“”规划,为“”规划奠定基础的交替之年,也是我县文体工作克服困难、巩固发展成果、继续提升水平的关键之年。在省、市文化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上下的通力协作,顽强拼搏,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文化事业的领导
一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贯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洪洞的重要内容,成立了洪洞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由书记、县长挂帅,分管领导协调,职能部门主抓,县、乡、村三级共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出台了《洪洞县文化强县三年规划及远景目标》、《创建文化体育先进乡镇(村)活动方案》和《关于乡镇综合文化站暨农村文化大院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划和方案,将文化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统一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了长远有规划、中期有打算、近期有目标,县政府每季度都要召开一次常务会议研究文化工作,每年度都要召开一次全县性的文化工作会议,并由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签订文化建设及发展目标责任书,同时兑现上一年度的责任书。每年年初县政府都要召开一次县长办公会议,专门研究当年文化工作事宜,将文化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实现了文化事业经费的增幅高于县财政收入同期增长幅度。
二、注重基础,着力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文化阵地是发展文化事业的基础,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石。近年来,我们一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文化惠民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财政拿一点、乡镇筹一点、单位助一点、企业捐一点、社会集一点的融资办法,大力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使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得以健全和发展。新建成了一流的洪洞县文化活动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两部分,其中文化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方米,内有400平方米的多功能演艺厅,350平方米的休闲音乐厅,120多平方米的老年书画室,200多平方米的音乐培训教室,100多平方米的舞蹈培训基础,并配备了钢琴、电脑、音响、投影等一流设备;图书馆建筑面积达到1750平方米,内有350平方米的图书超市,300平方米的图书报刊阅览室,300平方米的图书藏书库和350平方米的书画创作大厅,馆藏图书达到10万余册,年入藏量达到1万余册,电子阅览室装备有60多台电脑,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两馆均达到国家三级馆标准,文化部专门颁发了牌匾和证书。瞄准建设“全国文化旅游名县”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惠民工程。全县16个乡镇都建起了综合文化站,同时,在全县兴建了380多个农村文化大院,占到了全县行政村数的80%以上。新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村文化大院建筑面积分别达到300平方米和150平方米以上,内设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特色文化室、多功能培训室、棋牌室等多个功能室,相应配备了电脑、电视、音响、dv投影、数字电影放映机等多种设备,具有图书阅览、电影放映、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活动中心为龙头,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纽带,以农村文化大院为基础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三、突出特色,有效地保护洪洞历史文化资源
洪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浓厚,人文资源丰富。近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文化人才的主要作用,先后成立了18个协会,10个培训基地,8个文化传播公司,形成了一支拥有5000多人的文艺骨干队伍。各协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重特色、上档次、上规模”为宗旨,先后组织举办了歌咏、音乐、舞蹈、书画、戏曲、投影、诗歌创作等各类竞赛和展览20余场次,创作出了国画《香趣图》、《清明上河图》;书法长卷《祖槐》;人物画长卷《大槐树移民图》等一大批艺术精品,出版了《伏羲》、《女娲》、《乐圣师旷》、《洪洞道情》、《洪洞通背拳》、《创新之路》、《洪洞曲艺》等传统文化专著200余本(套)。电视片《大槐树
文体和阅读策略心得体会范本 阅读策略教学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