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心得体会徒弟及感悟 师徒间的感悟(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师徒心得体会徒弟及感悟一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教师结对仪式,首先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对结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担当师傅的教师的表示感谢。为使这项工作能更好的开展,下面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我校拜师制的重要意义
1.拜师制是实现学校总体目标的需要
我们学校的奋斗目标定位为“创建现代学校,奠基幸福人生”,现代学校,靠什么?靠教师。没有一批优秀的现代教师,就根本不可能有现代学校的产生和存在。优秀教师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自生自长的,在靠培养,而且主要靠我们自己来培养。优秀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要有制度保障,二要有一批优秀导师的带领,三要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师徒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总之,没有好的机制,没有一批人的帮助,没有个人奋斗,就不可能有优秀教师的产生,所以我们要把学校办成名校,需要有名师,名师培养需要落实拜师制。
2.拜师制是学校生存的需要
学校的生存靠什么?靠教育质量,要出高质量,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要靠优秀教师做保证,我们的拜师制,有利于这样的教师队伍形成。
3.拜师是我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
目前我校教师队伍趋于年轻化,专任教师35岁以下45人占50%,40岁以下63人占70%,年轻化队伍会给学校带来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但是年轻教师经验匮乏,同时也会制约教师自身的成长。年轻教师的成长,要靠老教师帮助,在教育教学方面用经验来辅导,同时,青年教师的知识新、观念新、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快,又给老年教师促进。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学校长期坚持拜师制,这项制度的实施,使许多青年教师成长起来,这项工作对学校发展也是卓有成效的。
二、扎扎实实落实拜师工作
拜师制怎样搞,我认为,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行动、在于实际内容,要求真务实。我们有关部门、教研组要创造性开展工作,“师徒”联手共同来充实拜师制内容。
作为指导教师,你们责任重大,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为了学校与孩子们的发展,一定要做好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我想这是我们老教师(相对来说)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即使没有这个拜师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作为指导教师,传什么,帮什么,带什么,这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根据青年教师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我想指导教师一要带德,二要带才,三要带教,四要带研。
所谓带德,也就是使自己的“徒弟”具有良好的“师德”。高尚的师德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敬业爱岗。我们不要把当教师仅仅当作一种职业,而应该把它当作一项事业、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和我们一生执着追求并甘愿为之献身的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二是无私奉献。为师须存奉献心,要永做社会的清流,要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不计名利,一身正气,心胸坦荡,志比天高,这正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道德风范,也是我们人民教师对人类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三是为人师表,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必须也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楷模和榜样。
所谓带才,就是要对“徒弟”进行业务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有德尚需有才,德才兼备才是人才。德是人之根,才是人之果。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口才、写才、将才。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许多知识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心田。教师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所谓“将才”,就是要学会组织管理学生,面对几十名甚至几百名学生,教师应当指挥自如,有条不紊。当班主任要有这种能力,任课教师也要有这种能力。一个没有管理才能的教师,就谈不上教学效率,也不可能成为好教师。
所谓带教,就是指导“徒弟”的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行家,应该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它包括组织教学;确定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和实现教学目标;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语言表达和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练习及指导学习方法;组织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竞赛辅导、培优补差;以及与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密切配合,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培养这些能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最为重要的是教育教学实践。指导教师要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听课等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所谓带研,就是指导教研和科研。如果说教学能力好比是教师的躯体,教研、科研能力就是教师的双翼。我们的教学工作只有插上翅膀,才能从地上飞到天上,在广阔的教育教学天地里自由翱翔!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会教学而不会搞教研、科研的教师,只能是一名“教书匠”,绝不会成为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更成不了名师,作为学校也就成不了名校。学校要走科研兴校之路,教师要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即:承担教改实验的能力、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的能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能力、著书立说的能力等。老教师的责任就是应该与青年教师一起搞教乞讨、共同搞教科研、精心指导并督促青年教师总结工作经验、精心指导并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教育教学评比活动,并力争在这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好名次,鼓励青年教师抓住机遇,自我加压,争创一流,使青年教师在竞争中求生存,在比赛中求发展。老教师搞好四带,也希望年轻教师放下架子,老老实实做“徒弟”,认认真真学习,扎扎实实工作。要多听课、多思考、多改进,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指导教师的工作不能照搬照抄,要学会扬弃,在继承老教师丰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条件创造性实施教育教学,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特色和教学风格,努力追求自身教学的高品位。
希望每位青年教师加倍努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为个人的成长增强竞争力而努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贡献。
有关师徒心得体会徒弟及感悟二
刚进入教育事业,我对任何事情都是似懂非懂,常会面对顽皮的孩子们束手无策,金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在金老师的带教下,我们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在教育、教学上:“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要有长流水,孩子才会有一桶水”。教书育人,,教师担负着为祖国托起明天太阳的重任。作为新教师的我,要向老教师学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准,争取在语言、计算、音乐、舞蹈、外语等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并且要学习怎么样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激发幼儿潜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二、在师德修养上:孩子有着水晶般的童心,珍珠般的童稚,还有那钻石般的童真。教师应该用无限热情,无限希望,无限爱去爱护他们,我把孩子们比作幼苗;比作新玉,我们教师应该悉心的浇灌他们、培育他们;呵护他们、雕琢他们。在有经验的金老师的支持和带领下,我将用各种方式、方法来了解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以“妈妈”的细心关心体贴他们;在教育教学中以“严师”的耐心启发引导他们;不厌其烦地教导指正、循循善诱;在游戏活动中以“玩伴”的童心信任鼓励他们。走进童心世界,与他们同舞同歌,同喜同忧,同玩同乐,处处与孩子们打成一片,理智施爱,用爱心谱写一曲优美的旋律,让爱心的种子撒满他们成长的道路。
三、在保育知识上:幼儿教师不仅要负责“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保教任务相当繁重,没有一身过硬的业务本领和一颗炽热的爱心是不行的。我将在金老师的带领下,努力学习保育方面的知识,保证孩子们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
四、及时反思:金老师在多年工作的
师徒心得体会徒弟及感悟 师徒间的感悟(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