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乘除法心得体会范本 用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教学反思(7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写乘除法心得体会范本一

问题:

1、简述你对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本课的算理与算法分别是怎样的?

3、你会如何进行本课的算理与算法教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一、简述你对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算法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对于第一个问题,我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计算教学中的算理就是计算的依据、道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算”,比较直观;算法就是计算的基本程序或方法,让学生掌握“怎样进行计算”,比较抽象。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而算法是依据算理提炼出来的计算方法,是算理的具体体现。这是我对算理算法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

二、本课的算理与算法分别是怎样的?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材中,以小朋友对话的形式呈现了三种算法:

①、想乘法做除法,20×3=60,60÷3=20;

②、6÷3=2,所以60÷3=20;

③、摆小棒,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根据第二种算法来理解算理: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2个十是20,所以60÷3=20。

三、你会如何进行本课的算理与算法教学?

对于本课的算理与算法的教学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来进行突破和巩固。

首先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片寻找数学信息,具体信息如下:赵伯伯蹬着三轮车,3次运完60箱黄瓜;李阿姨开着小卡车,3次运完240箱辣椒;王叔叔开着大卡车,3次运完600箱西红柿;李叔叔等三人一次运完124箱茄子。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赵伯伯用三轮车3次运完60箱黄瓜”这条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用结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取信息的能力。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己列出算式,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能够很快的列出算式写出得数,60÷3=20,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计算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让学生初步感知算法,最后全班汇报交流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让学生先自己独立思考,一方面为了让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计算方法进行有序的整理;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小组里的每个小朋友了解算法的多样化;全班交流,总结算法,预测算法有如下几个:1、想乘法算除法,20×3=6060÷3=202、6÷3=260÷33、摆小棒,把60平均分成3堆,每堆是20根。(这是第二个问题中的算法)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方法时,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6”表示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2个十是20(这也就是第二个问题中要回答的算理),学生理解算理之后,再出示600÷3=200,学生能够在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掌握算法,600可以看成6个百,6个百除以3是2个百,2个百是200,解决完这一题教师马上追问:那6000÷3呢,进行巩固。最后师生小结方法,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可以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最后的结果就是相应的十、百、千。接着出示240÷3=80,让学生了解240可以看成24个十,24个十除以3是8个十,8个十是80,学生理解之后追问:2700÷3呢,学生能够类推得到2700可以看成27个百。

出示几组题:

9÷3=8÷2=15÷5=20÷4=

90÷3=80÷2=150÷5=200÷4=

900÷3=800÷2=1500÷5=20xx÷4=

先口算,再说一说算法,重点说一说200÷4,这里200看成20个十而不是2个百

再让学生观察每组题,发现规律,被除数扩大10倍,商也相应扩大10倍,渗透函数思想。

以上是我对问题的理解。

描写乘除法心得体会范本二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说课稿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对比》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的内容。它是在第十册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以及本册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使学生对乘、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内在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明确分数乘法应用题和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②掌握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

①提高分析和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

③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②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解答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异同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

小学生年纪不大、经验不多,但他们天真、好动,乐于接受新事物,思维活跃,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学法的采用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1、联系实际,从生活中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本节课教师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学生感到学习数学并不是很难,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实施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析问题,从思考中学。

只有思考,才会有所得。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有所想,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3、促进参与,在交流中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越来越需要交流与合作。本节课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和讨论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分析问题:

1、现在比原来降价 。

想:这句话把( )看作单位“1”。

( )是( )的 ;

也就是( )是( )的 。

数量关系式:原来的价格×(-)=现在的价格。

2、今年产量比去年增产 。

想:这句话把( )看作单位“1”。

( )是( )的 。

也就是今年产量是( )的( - )。

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产量

学生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上条件说出是以哪个数量为单位“1”的。在学生说话的过程中,很自然

乘除法心得体会范本 用口诀计算乘法和除法教学反思(7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