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所拥有的时光汇总 珍惜所有拥有的时间感悟(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珍惜所拥有的时光汇总一
2、似水流年: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3、寸阴是惜: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将宾语提前。一寸光阴那样极短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十分宝贵。
4、驻景挥戈:驻:停留。景:同“影”,日光。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长柄。用长戈使太阳停止运行。比喻珍惜时间,想留住逝去的光阴。
5、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6、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7、日夜如梭:白天和黑夜像穿梭一样,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8、时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9、尺壁寸阴: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10、指顾间事:指:用手指;顾:回头看。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比喻时间十分短暂。
11、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12、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13、席不暇温:席:坐席;暇:空闲。连座席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14、成年累月:成:整;累:积聚。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5、时过境迁: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景发生变化。
16、寸阴可惜: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惜:爱惜。一寸光阴也应当爱惜。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17、虚度光阴:时光白白地度过。指没有好好地利用时间。
18、光阴如电: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9、寸阴是惜: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20、风檐寸晷:风檐:不能蔽风雨的场屋;晷:日影,时间。在不蔽风雨的破檐下争取一寸的时光。形容旧时科举考试的紧张状态。
21、时不我与:时间不等待我了。
22、勤工俭学:利用学习以外的时间参加劳动,而以劳动所得维持生活。泛指在学习期间参加劳动。
23、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24、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25、急景雕年:急景:急促的时光;雕年:残年岁暮。光阴急促,岁残年尽。指岁暮景象。形容时间过得飞快。也指岁末。
26、转瞬即逝:一转眼就消逝。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27、一彼一此:一时那样,一时这样。指局势或情景等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8、如熟羊胛:羊胛:羊的肩骨,易熟。象煮熟羊胛一样。形容时间短促。
29、喘息未定:喘息:呼吸急促。呼吸急促,还没有平稳下来。比喻时间短促,情景紧张,人还未歇过气来。
30、三余读书: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31、敬时爱日:指珍惜时间。
32、延口残喘:延:把时间向后推移。延长残余的喘息。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33、日高三丈:犹日上三竿。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34、铜壶滴漏:铜壶:指漏壶,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漏壶里的水在有节奏地滴落。警示时光正在流逝。
35、定时炸弹: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36、日不暇给:暇:空闲;给:足够。指事情繁多,时间不够,来不及做完。
37、长天老日:指夏至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白天,这段时间是夏季昼长的日子。
38、日不我与: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39、祸在朝夕:夕:晚上;朝夕:比喻短时间。指祸患来临在即。
40、刻不待时:谓时间紧迫。
41、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目的。
42、与年俱进: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43、夜以继昼: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44、爱日惜力: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45、中外古今:指从国内到国外,从古代到现代。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46、岁月不待人:待:等待。指时光流逝,不因人而停留。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应抓紧时间。
47、不遑启处: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
48、祸迫眉睫:犹言祸在旦夕。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十分危险。
49、以夜继日:用夜晚的时间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50、时移境迁:境:环境,境遇;迁:变化。时间一推移,境况就会发生变化。
关于珍惜所拥有的时光汇总二
前不久,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某某学校的学生浪费严重,用馒头打仗”,有些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学生扔几个馒头,算不得什么,小事一桩。
这真的是一桩小事吗?
几个馒头确实也值不了多少钱,但用馒头打仗,却说明这些同学不珍惜农民收获的劳动果实,缺乏节约意识,若不加以教育和制止,必将会养成一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贪图享受、好吃懒做的恶习。
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就崇尚节俭之风,《悯农》诗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讲粮食来之不易,应加倍珍惜;《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利维艰。”也是相同的意思,古人倡导“俭以养德”是很有道理的,节俭是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几乎每一位取得突出成就的优秀人物,都具有节俭之美德。敬爱的周总理,一件睡衣补了又补,穿了几十年;他吃饭时,不仅要把碗中的饭吃净,连掉在饭桌上的米粒也要捡起来吃掉。著名作家茅盾,他的办公桌有一条腿不牢固,工作人员要给他买张新的,他却坚持修一修再用,是他没钱买吗?不是,他死前立下遗嘱将25万元稿费捐给了国家!两位杰出人物之所以如此节俭,是因为他们知道,一味的铺张奢侈,就会慢慢的消磨自己的意志,甚至会腐化堕落下去,我们21世纪的青年学生,难道不应该向他们学习吗?
再就经济价值而论,也许几个馒头算不了什么大数,但假如全国有1000万学生扔馒头,以每人每天扔两个馒头,一个馒头0.1千克计,就有200万千克粮食,再按每千克馒头价值2元计,就是400万元,这便是一天造成的浪费,倘若把这400万元用于希望工程,按50万元建一所学校计,则可建8所学校,而一年365天就有2920所新学校诞生,这个数字何等巨大!在这样的推算面前,谁敢说这是一件小事呢?
眼下,我们的生活确实比过去改善了许多,一些地区和家庭已迈入了小康水平的行列,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我们人均物质财富,尤其是粮食,并不丰厚,好多人还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好多贫困山区的孩子还不能进教室学习,如果我们用节省下来的粮食去支援灾区人民,援助山区那些渴盼知识的孩子,不是比“打满头仗”有
珍惜所拥有的时光汇总 珍惜所有拥有的时间感悟(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