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肩负历史使命(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推荐)一
环资学院现有本科生2388人,研究生274人;按照1:200师生比配备辅导员,目前辅导员共计12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其中,专职辅导员10人(含彭熙——在读博士,未聘岗位,但从2018年开始暂代休产假辅导员王娇工作),兼职辅导员2人(含2018年学校公招分配的新近人员——王岩,暂代休产假辅导员尹春燕工作,实际上是7月正式到岗,现提前上岗工作);向香源——新聘三类兼职辅导员,本院研二1 3学生,接手转岗辅导员王琳琬工作);12名辅导员中担任本科生的辅导员11人,研究生辅导员1人(其中事业编制1人,人事代理7人,合同制4人;具有副高职称1人,讲师职称3人,其余助教及以下;聘辅导员专业技术岗6级(副高级)1人,专业技术岗9级(中级)2人)。
目前辅导员基本满足工作需要,但随着李春林(大四辅导员,借调到学校党校办兼职2年)将在6月份带完毕业生后调入党校办,王婧怡带完一届后现带大一拟调入图书馆,如果同意2人调离,就面临着下半年还得补充1-2名辅导员接任工作(彭熙下半年博士毕业回教研室的话,就缺2人),如果没有补充得再聘任1-2名三类兼职辅导员。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院中心工作来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学院近年来积极改善辅导员工作条件与待遇。
第一,改善美化辅导员工作环境。2013年、2017年学院对于辅导员办公室进行了2次美化,充实辅导员办公设施,确保每位辅导员具有较好的办公环境,例如我院辅导员队伍组建了“学生工作理论与实务研究工作坊”,学院保障了团队每位成员的办公设备;今年学院正在筹建学生成长工作坊(含关工委工作办公室)与学生事务中心,为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减轻辅导员部分事务性工作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与便利条件。
第二,实行弹性坐班制。学办以值班制为主,辅导员轮流值班,一方面确保每一天白天和晚上均有值班辅导员处理日常事务,另一方面也让辅导员老师在保证完成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灵活安排时间开展班级活动、走访学生寝室等,以及进行自我提升的学习、教学或科研。
第三,保障考核奖励与福利。学院建立了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全面考核评价辅导员工作情况,主要对照其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同时还有考核评分(评分中学生评价30% 辅导员互评30% 考核小组(含班主任)评价40%),并按考核情况评优推优;学院对于辅导员超额带学生人数,承担党支部书记、年级负责人、参与学科建设与教学等工作均按照聘岗方案核算超工作量,对辅导员科研成果、指导学生科技活动获奖等核算绩点进行奖励;学院还通过改进学院年终评奖评优机制确保每年辅导员至少有1人获得“年度考核优秀”(2016年、2017年均有2名辅导员获得“年度考核优秀”,在前几年度一个“年度考核优秀”都没有);学院工会也对专职辅导员的正常福利待遇予以保障,同时对三类兼职辅导员,没有得到学校福利的部分,学院工会尽力进行补齐。
第四,强化辅导员学历深造与业务培训。学院积极鼓励与支持符合条件的辅导员学历深造,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内外各类业务培训、考取业务类相关证书。近3年来,学办辅导员深造博士学位2人,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证5人、syb讲师证3人,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职业资格证1人;学院还定期召开工作例会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同时不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活动,分享培训体会或读书心得,实现交流思想、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目前,学院辅导员队伍再配合班主任队伍,能够较好引领学生思想,能够指导学生开展学业、科技活动,能开展党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开展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以及危机事件处置等工作要求。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西南科大党委发[2017]19号)文件精神与要求,学院制定《环境与资源学院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实施细则(试行)》(未正式发文,因考核部分还在征求意见),明确了班主任的职责、选聘与考核,并为2017级24个班级均配备班主任,其它年级仍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目前,各班主任均已在所带班级开展工作,关于班主任工作落实和考核评价方面我们还需要探索。
【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队伍稳定性不够。我院目前连续从事辅导员工作4年以上的只有4人(不含学办主任、分团委书记),因待遇问题、职称晋升、发展前景、工作压力等实际问题离岗和转岗,使队伍流动性、流失性较大(有辞职调离的,有调到其他部门岗位的)。尤其是职能部门对于辅导员需求不断,导致辅导员身兼多岗,从长远来看不利于辅导员专一本职工作,也不利于队伍的相对稳定发展。
2、辅导员工作事务过于繁杂。辅导员工作任务主要来自于各行政职能部门,只要是和学生沾边的事情都有可能分配给辅导员队伍,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结到辅导员工作中不到位,导致辅导员大量时间疲于处理政出多门的事务性工作,甚至是重复性的工作,从而真正的教育引导做得还是不够,深入寝室和深入学生与学生沟通交流不够。
3、辅导员专业素养与能力还需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学科背景复杂,且队伍过于年轻化、职称结构发展不均衡,要承担思政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安全法纪教育、助学服务、招生就业等一系列责任重大工作,需要辅导员自身主动提升自我,要多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多参与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或项目研究,努力提升职称等级,同时也需要学校相关制度机制进行保障。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推荐)二
曾天真的想过:担任辅导员会是什么样子?一副老练解惑的样子,一副领"小孩"玩的孩子王模样,一副严肃告诫注意事项的模样……我以为是意气风发的,因为自己比他们多了些经验;以为是怀念的,那曾走过的大一时光;以为是荣耀的,别人注视的目光;更以为是忙碌的,因为肩负的责任。担任辅导员工作这二十天来来我感触颇多,既有发自内心的甜蜜,又有摸索中的苦辣。在与学生们朝夕相处的时光里,我有了自己的点滴体会,现记录下来,与大家共勉。
一是在“新”上下功夫。在现实辅导员工作中,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我对学生有了新的认识,他们是新的一代,在个性方面,在思维方式上面,就学生来说,他们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方式有一定的不同,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探求新的方式方法,不能照搬照旧普通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学生时代的学生管理方式。
新的学生管理模式不是主观臆断凭空而来的,它是在与领导的学习中,在与前辈的沟通中,在与十八个辅导员的交流中总结、试行、完善,而进一步健全的。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才能有新的突破,才能探寻到新的工作思路。
二是在“信”上做文章。“诚心能使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信任是正确认识学生的基础,也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只有付出诚心,表露实意,才能让陌生的学生变得熟悉,让学生成为你真心的朋友。
三是在“心”上交朋友。与学生相处,不能积虑,但一定处“心”,多一份情感交流,就多一份教育的希望和成功,若能与学生做到心灵交融,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最大欣慰和成功。深入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引路人,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在工作中,对待学生我一视同仁,学生没有好差之分,因为我知道“"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学生,学生会用怎样的态度对你,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就会用怎样的方式对待你”。
把学生的事放在心上,就是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学生放在心上,就能走进学生的心中。心与心的交流,不是仅靠几次班会就可以建立的,要在一天天接触,一对一交谈中逐步实现。主动、热情地与学生进行各方面的交流,经常性地深入寝室,尽可能地参加学生的郊游,用心去营造一种平等、宽松的环境,打破学生与辅导员之间那堵无形的墙,让他(她)对你不设防,这就是与学生交心的做法和所要追求的结果。这种结果应该说是一种境界,它是我所努力的方向,同样也是辅导员工作的最高造诣。
辅导员工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说,全方位、全过程地做好学生思想教育,才能使家长放心、让学校放心寻求新的管理方式,充分信任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一名学生满意的辅导员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追求,我一直在努力,也将继续为之努力。
对于作为辅导员的我来说,军训是与新同学密切接触的机会,是认识新同学,了解新同学的好机会,也是为同学们的成长成熟而倍感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在30日的会操演练中,我所带的10汽修获得了继教院先进连称号,其中熊艺斌、赵喜同学还获得了院级优秀标兵称号。
军训虽已结束,但它锻炼了同学们的意志,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使同学们更加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替别人着想,为他人服务,相信同学们能继续发扬军训中焕发出来的精神面貌和作风,把军训成果转化为优良的学风、校风,取得更大得荣誉和成绩。
通过军训,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近20天的军训,同学们学习和把握了有关军事知识和技能,增强了国防意识。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军人生活,真切地感受到军人的深刻内涵和神圣责任。从而树立起了“祖国安危在我心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庄重使命感,认识到新大学生不仅要认真学习,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还要努力拼搏,肩负起保卫祖国的重任。同时,新生们还了解了现代军事科学知识,学会了队列等军事技能。
通过军训,培养了新生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纪律观念,学会了用纪律来约束自己,用修养来规范自己。新生们懂得了齐心协力,才会取得成功;要团结友爱互助,要有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才能把自己磨练成一个有用的人。通过军训,我们还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情感的沟通,较快地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和凝聚力。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推荐)三
一年来,在校学工处、校团委、学院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指导与帮助下,本人各项工作开展得还比较顺利,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着力提升其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构建“123”工作模式,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辅导员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就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坚持一个中心,树立全面育人观
工作中一直坚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工作中心,坚持“抓常规,确保安全稳定;突重点,提升育人质量;创特色,彰显工作水平”的工作思路,贯彻“务实性、计划性、目的性、前瞻性、科学性”的工作原则,关心学生成长,助力学工发展,努力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二、把握两大方向,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与有效性
一是加强思想引领,进一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强化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此外,创新性的采取创立班报团刊的形式,加强思想引领,服务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者。二是结合专业特色,进一步促进综合素质提升。本学年,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如以学雷锋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为依托,提升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以各项专业风采大赛为平台,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素质等。
三、守住三条主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
一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长线,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根本点。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根本,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工作都以满足思想道德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五进”长效机制。进课堂,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效果;进公寓,领导老师经常深入宿舍与学生加强交流,并创立班报团刊,保证室室有、人人看,;进网络,建立院班红色网站、微博,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进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之中;进社团;以院团委、大学生心理研究会为组织,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是以学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 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肩负历史使命(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