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故乡的河范本 故乡的河征文(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故乡的河范本一

竹园紧依我家那座西朝东的茅屋背后,里面的竹子高大粗壮,简直像一棵棵小树。我们在几棵竹子间网上绳子,就成了一张不错的吊床。夏日的中午,我们几乎都在这种吊床上度过,而爷爷奶奶他们,则各搬一张宽条凳,在竹荫下消暑解乏。

春天,竹笋破土而出,那鲜嫩的笋子就成了我们的美味。疏笋的工作都是爷爷进行的。在爷爷的精心疏理下,竹园越发显得疏密有致,越发旺盛了。新竹蹿得很快,转眼就超过了屋脊,那曾呵护了嫩竹的竹衣自然也就掉下来。竹衣宽大而柔韧,是做斗笠的绝好材料。“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节,村里的条条阡陌上,都会移动着一顶顶漂亮的新斗笠,为宁静恬美的乡村平添了一份靓丽。

竹园是爷爷的骄傲。竹子的用处很多。亲戚和乡邻但有用竹子之处,只要和爷爷说一声,爷爷便乐呵呵地提着那把磨得只剩一半宽的砍刀,按来人的要求砍出竹子来。园里的哪根竹子该什么时候派什么用场,爷爷早就心里有谱儿了。在我的记忆中,园里的竹子从未卖过一分钱,它们都成了一个个亲情和乡情的使者。

每有亲朋登门,就着色香味俱全的竹笋炒鸡蛋,听着竹园“沙沙”的乐音,看着窗外婆娑的竹影,闻着竹子的阵阵清香,喝着自酿的竹叶米酒,那是爷爷谈兴最浓的时候。宾主其乐融融地交谈,不时夹着爷爷爽朗的笑声,那是一幅令人心醉的风俗画。它,已经深深地印入了我的心田,融入了我的血脉。

爷爷现已过世,茅屋和竹园也早已不复存在。可是,浓浓的乡情和如饴的亲情却始终召唤着我,使我不至走得太远。


精选故乡的河范本二

今天是周一,主题为歌声飘过60年。首先带给大家一首《国家》,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开始今天的播音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辽沈大地涌现出众多着名的音乐家和歌唱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郎朗是从沈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钢琴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更有太多着名音乐家、歌手与沈阳这片音乐的沃土缘分相牵。他们中有前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他成就了杰出作曲大师的美名;有着名作曲家秦咏诚,他至今仍奋斗在音乐教育的一线讲堂上;有时任沈音前身延安鲁艺教师的着名作曲家冼星海;也有谷建芬、徐沛东等当代着名作曲界巨匠,有那英、孙楠、胡海泉等内地歌坛一线红人,也有辛晓琪这样在中国台湾出道、成名的歌手,更有在日本成长成世界级指挥家的小泽征尔……

下面请听《红星照我去战斗》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中国近代作曲家、钢琴家。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前身)音乐系主任,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在冼星海的创作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其中《黄河大合唱》是最杰出的大合唱,影响最为广泛。

下面请听《我热恋的故乡》

李劫夫(1913—1976),中国作曲家。历任东北音乐专科学校校长,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的作品大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通俗、质朴、自然、生动的艺术特色,尤其是《我们走在大路上》曾经在几亿群众中传唱。

谷建芬是当代着名作曲家。1952年入东北音专(现沈阳音乐学院)主修作曲。1955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央歌舞团(现中国歌舞团),主要从事舞蹈音乐创作。她创作的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歌曲创作经典的一部分,其中近百首作品获奖。

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永远的兄弟》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校园广播。我们明天再见。

精选故乡的河范本三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2、此夜曲中闻杨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唐·岑参《逢入京使》

5、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

7、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行行重行行》

8、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11、悲歌能够当泣,远望能够当归。(两汉乐府《悲歌》)

12、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4、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范仲淹《渔家傲》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南唐李煜《相见欢》)

17、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2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21、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明·夏完淳《别云间》

2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23、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精选故乡的河范本四

“月是故乡明”

在那里我看到了人生的物是人非,世态炎凉——不正如现在的我们么?唯一的的区别就是,我们的面前早已有了前人踏好的足迹——踏好的路。甚至,还有一些血淋淋的足迹,在那坑洼不平的路上,或少或多,或远或近

前,徘徊着,彷徨着,迷茫着……

而如今,我认为这句话应该更合适:世上本有路,人走的多了,反倒没路了。想当前,一篇《赤兔之死》轰动文坛,确是篇佳作,而此后跟风之作如雨后春笋之势,人人都走上了返古的老路,五千年历史都不够后人习作

用例了。

路,要靠自己走,每个人都应该靠自己走出一条路;

以前的人没有路,靠自己走出一条条路;

现在的人有路,便不费心思去找路了;

作为我们,更应在这个世界中走出自己的路。在旧社会的黑暗之后,走出自己的奕奕光辉。

精选故乡的河范本五

炎热的夏天渐渐远离了我们,凉爽的秋天到来了。是啊,我的家乡已经成了一个丰收家乡了,金黄金黄的家乡,多么惹人喜爱啊!

秋姑娘迈着轻快的舞步走向我们,她喜欢金黄色,所以用她神奇的颜料把世界汇成了金色的;她也喜欢看见人们的笑容,孩子的笑声,让果子,蔬菜······成熟了。

公路旁,一只只金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把路旁变成了一片金色,像一个个金子在闪耀,美极了!

小河旁,那在春天,夏天婀娜多姿的绿柳已经被秋姑娘染上了金黄,一片片柳叶像蝴蝶一样飞舞着,最后慢慢地落在了小河里,每落一片柳叶,小河就会漾起一阵阵涟漪。一片一片的柳叶落呀落,把小河染成了金黄色,一只只蚂蚁乘着轮船漂过了河,多么和谐的景象。

果园里,一棵棵果树的腰已经被撑弯了。苹果鼓着红红的腮帮子,乐呵呵的笑着;梨子像一个个金子在闪烁着,哈哈大笑,也像一个个散发着火光的小灯笼······它们在说:‘‘果农叔叔,快来摘我们把!我们要给小朋友吃呢!’’

田野里,谷子在微风中摆动着,它们一个个颗粒饱满,好像要破开似地;玉米见到秋姑娘,特意换了一身金装;大豆笑得肚子都破了······多么美丽的秋天啊!

啊!我爱家乡的秋天!

关于故乡的金秋优秀作文篇2

家乡的秋天来得总是热热闹闹的。

“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言不假。秋风起,小山丘层林尽染,枫叶漫过整个山峦,浸透了风霜,染红了地平线,将黄叶掩映下的粉墙黛瓦衬得格外醒目。置身于枫林中,只见四周翩然的红叶,翻上飞下,伴风欢歌,仰头,如火如荼的红在眼前燃烧,热烈而欢欣鼓舞;闭上眼睛,将声音无限放大:有风抚弄叶儿发出的琴瑟声,有叶儿风中舞蹈的吱吱声,交响成一首热闹的、火红的乐章。

风儿带走了红枫的乐章,携来了丰收的香气。首先是桂香,隔几里路都能闻见桂花沉郁醉人

故乡的河范本 故乡的河征文(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