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范文 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有关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范文(推荐)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及意义。
(2)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会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引导学生找到口诀规律,寻找最佳的记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
熟记5的乘法口诀,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棒、小黑板、主题图
一、复习铺垫
1、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乘法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小黑板:
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 4 4 4 4 4 8 8 8 8 8 8 8 6 6 6
3、大家掌握的很好,但要算出结果却很麻烦,不过老师能很快算出结果,大家信不信,试试看!玩游戏,同学们说出一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老师能在一秒钟之内说出结果,来,神不神,其实老师用的是一个法宝,(神秘的)乘法口诀,板书,在我们的祖先又称为“九九歌”
二、探究新知。
1、引导编口诀。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怎样列式?
板书:1个5 1×5=5 5×1=5
如果编口诀就是“一五得五”
两只手有几个手指?也就是求几个5是多少?师生一起列式、编口诀。
2、尝试编口诀。
3只手有几个手指?4只手呢?5只手呢?
(1)让学生试着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
(2)小组交流。
(3)汇报:3个5 5×3=15 , 3×5=15三五十五
4个5 5×4=20 , 4×5=20四五二十
5个5 5×5=25五五二十五
3、记口诀。
(1)齐读口诀。
(2)找规律记口诀。
(3)对口令记口诀,打乱顺序记。
(4)读歌谣,记口诀。男女生齐背,个人背。
三、拓展应用。
1、我能行(练习十第3题)
一五( )二五( )
三五( )四五( )
五五( )
2、你一定会(一句口诀说两个算式)
三五十五四五二十
二五一十五五二十五
3、(练习十第4题)
4、想一想
5×1=( ) 5×2=( )
口诀( )口诀( )
5×3=( ) 5×4=( )
口诀( )口诀( )
5、课本第51页的“做一做’.
6、做练习十第8题。
7、提高题。(出示课件)想一想:分针走1大格代表几分钟?走2大格代表几分钟,走3大格……能用上5的乘法口诀吗?
四、归纳总结。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有什么说获。
教学反思: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乘法口诀教学这一部分改为先教学5的乘法口诀,再讲授2—4的乘法口诀。其实,有的孩子已经会背一些甚至是所有的乘法口决。那么,我们在教学中也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引导他们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知道每句口诀的来源,理解口诀的含义和结构,为进一步学习2、3、4和6的口诀打下基础。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小手导入,在黑板上把小手画出来。
问:一共有多少个手指?
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乘法口诀教学的基本模型就是:编制口诀—记忆口诀—巩固口诀—应用口诀。本课作为口诀教学的第一节课,重心要放在编制口诀,理解口诀的含义以及口诀的结构上。在学生编出了5的第一句乘法口诀后,我就让学生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一个五就是五,那么二五一十是什么意思?学生不难说出二五一十就是二个五相加就得十,把乘法的意义也联系起来了。学生通过讨论也可以得出:口诀的前面2个字表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后面就表示积。这样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掌握双基,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检测分析:
1、除xx外,其他学生口诀记忆都很好,只是在写得时候容易写成数学上的数字。
2、几个同学乘法算式和口诀易混淆。
3、填大于号,小于号等号一题中5*5 ( )5 5出错稍多。原因是计算是把乘法当作加法计算。
有关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范文(推荐)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探索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那乘法还有其他的运算律吗?希望今天通过我们的努力,能有新的发现。
出示问题一、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2米,宽是2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师: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生1:(72 28)×2
生2:72×2 28×2(板书两个算式
乘法分配律的教案范文 乘法的分配律和结合律教案(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