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估算心得体会如何写 小学除法估算的方法总结(四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除法估算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
2、口答。
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
3、导入新课
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新知
教师:要把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说出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出示分桃图。
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1)理解题意。
(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
(3)列式。
(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
(5)集体交流。
(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
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
2、估算。
78÷4470÷8178÷6
83÷9360÷5410÷7
(1)学生独立完成。
可简写思考过程。
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
3、估算。
71÷8181÷2359÷6
440÷9138÷7323÷4
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
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
297÷4469÷8194÷6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
有关除法估算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口算除法》。
《口算除法》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一课口算除法p78-79 。
2.教材及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学习整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口算除法。这是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把整十或几百几十看成一位数或两位数进行口算,第三单元中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作了铺垫。同时掌握口算除法的方法,是进一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笔算过程中试商的重要基础。
3.教材的编排:例1出示情境图分气球,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80÷20=4得出方法多样化。延伸,对于被除数跟除数进行估算练习。例2进行拓展,让学生探究一百几十除以整十的算法。同时也对被除数和除数进行估算练习。总体来说,教材的特点主要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口算除法过程,得出方法多样化,最后优化方法。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交流的学习方式。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以及教学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3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掌握除法估算的方法,并能正确估算。
教学难点:探索口算除法的算理。
教具:多媒体课件
1、情境的创设。“如何让枯燥的口算内容变得丰富,让乏味的算理变得有情趣”是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思考最多的。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是分气球和分彩旗,我自认为这个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于是就想到了开运动会时的场景,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我觉得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更新颖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把学生推上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
2、让学生多说,说算理,说想法。此课之前,学生已有表内除法与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作为基础,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
除法估算心得体会如何写 小学除法估算的方法总结(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