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授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授课心得体会 精选5篇(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新专业授课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根据教学大纲的安排,学校会在大二第二学期结束的时候给我们安排一周的理解练习。对于这次实习,我们早就充满了期待。这是我们照顾书本知识和工厂一般实际专业问题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认识实践,我们走访了各个工厂,让我们对一些机床和零件加工工艺有了更深更感性的认识,为以后的学习或生产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实习对我们工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活动。了解实习让我们感受到车间的氛围,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工人的心情,他们的工作需求和工作状态,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离开社会的人来说,实际工作是一个新世界。短短几天,我们之前学的理论知识经历了一次历练,思想认识一次次刷新,眼界也逐渐开阔。
在为期一周的实习中,我们去了三家工厂,即东风冲压模具厂、武汉可口可乐公司和武汉远丰汽车零部件公司。每次参观都用心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跟着老师和讲师把未解的问号打破。实习期间,每一点我都受益匪浅,体会到的将是自己的知识积累。
7月2日上午:讲座:金属切削设备讲座
通过老师的精心讲解,我们不仅知道了机床的组成、种类和组成,也知道了机械专业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课上,我们知道如何区分卧式和卧式机床,也知道机床由主轴箱、进给箱和滑动箱组成,也知道金属切削的方式和类型。
7月2日下午:参观地点:东风冲压模具厂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位于神龙大道的东风冲压模具厂。虽然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是我们对冲压模具的了解仍然很少,所以大家对这次访问很感兴趣,想看看不同形状的零件是如何从钢板上加工出来的。
专业实习报告二经过两年半的理论知识积累,应该有一个步入社会实践的过程,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对于建筑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更应该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而且这个科目和书有一定的区别。在这个实践中,我们可以升华我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为我们的理论和实践找到最好的起点。所以一定要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技能,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是这个做法的目的。
主体
中专第二学期一开学,老师布置任务后,我就开始了实习生活。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我知道这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这次实习是我们了解专业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选择职业、社交甚至认识社会的第一次机会。所以我决定在这次实习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请教,让自己通过这次实习真正学到一些东西,减少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对自己未来的工作道路更有信心。
1.在这次实践中,我了解了建筑工地使用的一些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测试:
1.水泥性能测试
1)物理测试项目和方法:密度(李氏烧瓶法)、比表面积(伯特氏法)、细度(筛析法)、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稳定性(饼煮法)、水泥砂浆强度(iso法)、流动性。
2)化学检验项目:烧失量、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镁、不溶物、三氧化硫、氧化钾、氧化钠。
3)废品: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稳定性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都是废品。
4)不合格品: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烧失量中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或混合料参与度超过最大限度,强度低于商品强度等级指标。水泥包装标识中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家名称、出厂编号不全也是不合格产品。
2.金属材料(钢筋)
钢筋种类繁多,通常根据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生产工艺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化学成分
碳钢钢筋和普通低合金钢钢筋。碳素钢棒按含碳量分为低碳钢棒(含碳量小于25%)、中碳钢棒(含碳量0.25% ~ 0.7%)和高碳钢棒(含碳量0.70% ~ 1.4%)。碳钢在冶炼过程中除了铁和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磷、硫等杂质,普通低合金钢棒材是在低碳钢和中碳钢中加入少量合金元素而获得的一种强度高、综合性能好的钢。钢筋中常用的合金元素有硅、锰、钒、钛等。
第二,根据力学性能
过去,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热轧钢筋大多使用碳钢。随着普通低合金钢的发展,现有的热轧钢筋除了碳钢的3号钢外,都是普通低合金钢。根据钢筋的力学性能分为四个等级:
ⅰ级钢筋-ⅱ级钢筋235/370-ⅲ级钢筋335/510-ⅳ级钢筋370/570-540/835
分子为屈服强度,分母为抗拉强度,单位为mpa。
钢筋的力学性能由实验确定。质量标准中微钢筋的力学性能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延伸率和冷弯性能。
屈服点:当钢筋应力超过屈服点时,拉力不增加,但变形显著增加,会产生较大的残余变形。此时的拉力除以钢筋截面积得到的钢筋单位面积拉力即为屈服点。
专业实践报告3我们这学期的认知实践已经顺利完成,丰富了我们的学习生活,我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无法体会到的知识。通过实践和学习,我感受了很多,获得了很多新的认识,对很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这
专业授课心得体会及感悟 授课心得体会 精选5篇(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