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张伯简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观张伯简纪念馆后心得体会(5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革命张伯简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过度。从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30年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作为xx人我们不忘初心学党史、学历史,怀着敬畏的心情我从侧面来浅述一下“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
一、从1919年到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我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主要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人口80%以上是农民,他们在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因为农民所希望的就是:“夺取地主的土地,使他们不再强迫农民服工役。”唯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发动和组织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土地政策的演变经历过四个阶段。从1927年7月20日党中央发布第九号通告到抗日战争爆发,一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主要手段是没收地主土地、打土豪充财政经费、征收地主富农钱财等经济政策。这从根本上调动了农民积极性,使广大农民参与到革命中来,壮大了革命队伍,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党经费不足的情况。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已发展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有利于国共合作,有利于全国同仇敌忾团结抗日出发,实行了适应抗日民族战争的新的经济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没收土地的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政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执行减租减息政策,虽然是在不改变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通过调整产品分配关系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一种特殊政策,但削弱了封建势力,使地主阶级的经济地位逐渐下滑,并为农民经济地位的上升创造了前提条件,激发了农民生产与抗日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了地主及其他阶层的利益,从而达到了依靠群众、团结社会各阶层共同抗日的政策目的。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经济政策
从1945年8月日本投降到1949年10月新中国建立之前,是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日益完善并得到切实实施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政策转变为核心,全面掀起了土地改革运动,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的一系列经济政策。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这是中国共产党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开始向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的重大战略转变。
《中国土地法大纲》于1947年9月13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10日公布施行。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没收地主的土地财产,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废除一切祠堂、庙宇、寺院、学校、机关团体的土地所有权和乡村在土地改革以前的一切债务;以乡或村为单位统一分配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所有权归农户所有。土改前的土地契约、债约一律缴销;工商业者的财产及其他营业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本法公布前已平均分配的地区,农民不要求重分,可不重分。
《中国土地法大纲》不但肯定和发展了1946年五四指示中提出的将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原则,而且改正了其中对地主照顾过多的不彻底性,成为一个在全国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公布与实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土地革命基本经验教训,是一个正确的土地纲领,它体现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调动了农民革命与生产的积极性,对保证战争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7年7月,全国解放战争转为战略反攻,战争主要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1947年1月2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了第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议上做了《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报告深刻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概括为:“1.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2.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3.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提出,不仅正确的解决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从而使社会生产力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直接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二、回望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经济政策的几点感悟
(一)我党的几次政策调整都是顺势而为,牢牢抓住大多数;
建党初期无权、无钱、无人仅仅依靠工人学生运动不断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和镇压无从发展。建军后握了枪杆子,总结了起义经验制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就必须团结大多数占中国人口80%的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战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党对于地主、资产阶级的经济政策改变为减租减息;解放战争时期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政策,所有的一起都反映了我党高度的自咎自变、审时度势能力。
(二)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为社会主义经济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我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以一系列经济政策操作,促使了我国经济在这一时期持续向好向快发展,完成了向社会主义革命的完美过度,为新中国初期打下了经济基础。
如今我党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行进在伟大复兴的光辉大道之上,我们xx人更当不忘初心、努力工作以主人翁精神围绕着xx战新产业、新兴产业,xx引资、持续发力、殚精竭虑,为xx经济腾飞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描写革命张伯简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深入学习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三深化三提升”机关“效能革命”的活动精神和要求部署,坚持“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深化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队伍素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纪律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围绕转变工作作风,以提高工作效能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实干型”机关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全员培训、岗位练兵等活动,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职能转变,提升工作效能,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担当、履职作为,促进机关工作作风更加严谨,业务开展更加高效,个人工作潜能得到进一步发挥,外部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我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工作成效得到进一步提高。
转变机关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意识,引导全体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发扬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的精神,提升精神素养,树创先争优之风;增进群众感情,树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增强服务意识,树担当作为之风;深化治庸问责,树奖优罚劣之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树优化政务环境之风。
抓落实提效能。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狠抓工作落实;勇于挑战、敢于作为,强化责任担当;增强能力、勤政廉政,提升工作水平。以目标责任制管理为抓手,按照“要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工作推进机制、严格的责任落实机制、健全的督查问责机制,确保工作有效落实。
抓实事争一流。面对形势的新变化、群众的新期待和县委的新要求,提振精神状态、提高工作效能、提升工作业绩已迫在眉睫,必须使用硬措施。我们通过理论学习、业务实践、形势分析、纪律强调等教育形式,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和危机意识,树立起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做到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力、速度同步,以全新的精神状态投身工作中。落实岗位责任制,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做到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在工作中,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提升工作业绩的方法措施,促进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工作创一流水平。
(一)强化宣传教育,保持思想政治过硬
召开专题动员会。召开科工局“效能革命”专题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安排部署,使每名干部职工深刻领会开展“效能革命”的意义、目的、任务,充分认识开展“效能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组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大宣传动员力度,营造“人人讲效能、处处抓效能、事事创效能”的浓厚氛围,以效能革命为重要抓手,推动“三深化三提升”活动顺利开展。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中央八项规定要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等内容,通过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和思想意识。
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牢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全局意识、整体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勇于奉献、担当作为,主动服务、务实重干,为实现“转作风、提效能、出成效”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革命张伯简心得体会和方法 参观张伯简纪念馆后心得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