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最后一课教案范本 《最后一课》教案(六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如何写课文最后一课教案范本一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练习抓住主要情节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体会作者通过对嘎羧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战象嘎羧的情怀
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一)整体感知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板块一)
1、导入:1943年,日寇侵占我国云南边陲,抗日战士奋起反击有一群特殊的士兵,它们破城门、踏敌军,勇猛无敌,它们就是“战象”战斗结束后,我们的八十头战象也倒在了血泊之中在人们清理这些战象尸体的时候,惊喜地发现一头受了重伤的公象还活着,这就是“最后一头战象”教师板书课题,学生同步在笔记本上书写课题 2.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下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3.提炼主要情节,教师板书
4、依据主要情节,概括主要内容
5、总结:抓住主要情节来概括主要内容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点,抓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学习重点情节,走进嘎羧内心(板块二)
1、交代任务: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感动的情节,画出感动的语句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1)聚焦语句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2)读出画面
自己读读,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读出你想象到的画面
(3)指导读出情感
(4)初步体会写法,再次指导朗读
嘎羧不会说话,它在用什么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呢?(动作、神态)
(5)小结:学习这段话,我们知道嘎羧是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出画面,读出情感,体会写法,体现对读法、学法、写法的指导】
(1)聚焦语句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发现写法,读出情感
九月开学季,老师你们准备好了吗?幼教开学准备小学教师教案小学教师工作计。.。初中教师教案初中教师工作计。.。
第一个画面大象用它的动作和神态来表达它的情感,这段话又是怎么表达的呢?
指导读出情感
(3)对比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两段话:老师读:“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朝你看一眼” 学生读:“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吼声激越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激发情感
配乐朗读
(4)小结:同学们,26个春秋,9000多个日日夜夜,再次回到战场嘎羧心潮澎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让我们心潮激荡
【设计意图:想象画面,营造情境,品味细节,感悟战象形象】
(1)聚焦语句
“土坑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2)朗读出情感
(三)回顾文章整体,总结写作方法(板块三)
1、出示三段话
(1)体会精神 嘎羧逝去了,但我相信它在生命弥留之际的壮举会永远印刻在我们的心中,它留下的是什么呢?
(2)发现写作方法
2、小结:动物没有人类所明了的表达方式,但是作者通过对嘎羧动作和神态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嘎羧就像一位战士,深深震撼着我们
【设计意图:回归整体,感悟战象精神,发现本篇动物小说的特点】
(四)拓展课外阅读,体会表达特点(板块四) 1.教师出示作者的话:“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这种情怀震撼心灵,涤荡灵魂” 2.拓展阅读《斑羚飞渡》重点情节 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像这样的形象他还刻画了很多,如:《红奶羊》中机智的红奶羊茜露儿、《第七只猎狗》中舍身救主的猎狗赤利等等,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来感受动物的美好情感,高尚情怀 4.布置作业:
(1)把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整理在笔记本上 (2)阅读沈石溪的其它动物小说
【设计意图:在“段落阅读”(板块二)、“整体回顾”(板块三)的基础上,课内外结合,层层深入体会作者“通过对神态、动作、叫声的描写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如何写课文最后一课教案范本二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同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同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同学拼读生字词。
(3)同学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1、誊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生字词卡片。
2、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根据同学交流,教师归纳:
*这一段共三句话:梅花开放的时间;梅花盛开的样子;梅花发出的味道。
*第二句写出了梅花开得多而美,就像彩云一样。(结合图理解)
(3)请小朋友选自身喜欢的句子读一读,然后读给全班小朋友听。
2、精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读懂了什么。
(2)根据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第一句总写人们喜爱梅花,第二句具体写人们怎么喜爱它。
第一句先说时间,再说看话的人多。
理解:报春、涌动、人流。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形容人们很高兴,想象一下他们会说些什么。
同桌练说;大胆在全班说。
(3)联系朗读第二自然段。
(4)回忆全文内容。
(5)练习朗读全文,指名朗读。
1、用“像”说一句话。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填空:
人们喜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花散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片发休息尽欢退挨寒
2、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好。
3、教师归纳:
*片:笔顺是撇、竖、横、横折。
*息:重点指导下面的“心”,要写得扁,托住“自”。
*尽:“尸”要居中,写在横中线的上部。
*还、退: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4、教师范写,同学描红。
教师巡视,和时纠正书写姿势。
1、继续练习写字。
2、用下列偏旁组字:
提手旁:( )( )( ) 宝盖头:()()()
走之底:( )( )( ) 三点水:()()()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写课文最后一课教案范本三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想象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
课文最后一课教案范本 《最后一课》教案(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