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缅怀李大钊心得体会和方法(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缅怀李大钊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车到了,我们有序地排好了队,举着国旗,朝着心中无比敬仰的烈士墓走去。
在通往烈士墓的台阶很多,有些早已满是青苔,不知是否是这座烈士墓建造时间已长久的见证,青青点点。路旁的树,草很多,郁郁青青的,遮住了那天本就不多的阳光,加深我对这座烈士墓原有的敬仰。
进了烈士陵园,我们先参观了烈士的纪念馆。在那里,我看到由刘英、粟裕等革命先驱者带领的中国军民面对侵略者的不屈与顽强抗争;看到中国红军五千里长征艰难与不易。看到他们不顾生命安危在悬崖上爬行,在深山巨谷中行军,在烈日炎炎下填沟铺轨。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为了战争的胜利,为祖国的建设,为了下一代的幸福生活,长年累月地流汗流血,但却从不怨天尤人,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在所不惜。他们不悔于为祖国解放而牺牲,乐于为革命付出一切。
参观后,我们就在墓碑前致词,我抬头仰望墓碑,碑上题写着:“瑞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镏金大字,碑底是由雕塑的浪花来衬托,象征者祖国的建设如惊涛骇浪滚滚向前。
接着我们就在墓前默哀,我们要感谢,尊敬,怀念革命先驱们,因为他们为我们创造出美好生活。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我们更要明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好少年。
随后,我们走过烈士碑前,到了烈士墓前。墓的靠山墙上刻有手书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我想:如果世界上真正有永垂不朽,那么我只相信那是一种永存的精神——不屈,坚强。我们的先烈就由这种永垂不朽的精神,他们不屈与被侵略,他们要抗争,为革命的光明而不惜一切的付出。所以,他们理当受到敬仰!
在从烈士墓下来的时候,我在墓旁看到了樱花。在淡淡阳光下,满是粉粉的白。淡淡的红,虽没有紫藤萝的万花灿烂,但却一朵朵挤满了枝头。我不知道这花在这由什么深刻含义。大概,是烈士们战争胜利的纪念与骄傲吧。应为这美丽的花朵属于的国度一次次挑起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带给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
山下,我们仍排着队,像来之前那的离开,但此时此刻我们每人心中多了一份骄傲多了一份责任。
关于缅怀李大钊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严冬在春风中消退,岁月在奋斗中远去,在春的怀抱中,不知不觉又是一年清明节。清明节是人们缅怀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为了缅怀革命先烈,发扬优良传统,发愤学习,立志成才。
在这一天,我们来到烈士陵园拜谒那些长眠的英雄。远逝的画面已载入历史,他们英雄的壮举已化作一尊不朽的雕像!我们怀着崇敬而凝重的心绪齐聚烈士纪念碑前,阳光下纪念碑上那巍然屹立的战士仿佛正引领着我们向远方眺望。他是要提醒我们不要忘了中华民族过去不屈不挠的奋斗史?还是要让我们展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但是,在缅怀的同时,也不能忘了,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各地正在大力倡导文明、环保、健康的祭奠方式,那些封建迷信的祭奠陋习正在逐渐消退,我们要以一种文明环保的方式,纪念那些革命烈士与亲人。
大家可以同家长一起参加清明节祭祀祖先活动。清明节祭祀不是一种迷信活动,而是家人对已逝去祖先的怀念,缅怀他们对后人、家庭及社会所做的贡献,激励后辈向他们学习,努力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国家为清明祭祀设定了法定假日,说明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值得我们提倡、参与、弘扬!
大家可利用这次清明节祭祀活动,走进广阔大自然,亲切拥抱大自然,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勇于探索,一定会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去用心感受阳光的柔媚、清风的拂面、溪水的歌唱、花草的芬芳,陶冶自己的情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首先可以追思过清明。我们可还记得,在西安这片土地,有多少英雄的灵魂在静默,有多少先烈的英风在飘荡。我们倡议,通过开展“唱红歌、祭英烈”的方式,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入党、入团誓词等抒壮志活动,颂扬先烈精神,陶冶情操,培育健康科学的节日生活方式。
再者是节俭过清明。送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栽上一棵绿树,表达缅怀;点上一首歌曲,吐露真情;留下一段祭文,书写思念,我们提倡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老人逝去时丧事简单处理。
而主题是绿色过清明。清明节又名“踏青节”,除祭奠先人外,还有一些放风筝、荡秋千、春游等习俗。在祭奠先人、外出踏青时,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减少鞭炮燃放、焚香烧纸,不抛撒冥币,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采摘花草,共同保持清洁卫生,共同维护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
同学们,请把对国家的报效之情;对先人的报答之意;对亲人的感激之心;用你们文明的行为表达出来吧!生活中一点一滴的文明行为都要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的城市,创建一个绿色的家园吧!
谢谢大家!
关于缅怀李大钊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年年清明节,岁岁祭忠魂!又是一个春风洋溢的日子,又是一个勾起沉思的时刻。今天我巡检中学七八年级全体师生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祭扫革命先烈陵墓。通过祭扫活动,我们不仅要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更要继承先烈们的革命传统,像他们那样追求真理,博爱无私,勇敢无畏。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先烈用生命给我们换来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去创造祖国无限美好的明天!
下面我宣布:巡检中学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现在开始。
首先进行第一项议程:由庹老师宣读扫墓活动注意事项。
1、烈士墓是革命英雄长眠的地方,革命烈士为了我们的今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我们到烈士举行祭扫活动,要穿着整洁。
2、墓地是英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活动中态度要庄严肃穆,不能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
3、在墓地范围内要做到维恭维谨,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态度。要怀着崇敬的心情参加活动,认真观看了解烈士事迹。在参观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时保持安静,有秩序,体现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质。
4、注意卫生。不能在陵园内乱吃零食,乱丢垃圾;不能在墓地内乱跑,行走要按顺序,不破坏青草绿地。
第二项议程:聆听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红色的记忆。有请刘老师!
每到清明时节,我们都要带着沉重的心情到烈士陵园缅怀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七位无名烈士,我们又似乎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7年2月,国民党巡检乡乡长秦莘农(外号秦驼子),为了维持摇摇欲坠的反动政权,在巡检街西侧陡峭的孤山包上修筑碉堡。他亲自督工,砖石用料亲自过目,常常嘱咐他的同僚:“要晓得你和我的性命都押在这里面呀!”
两个月后,一座砖石结构的碉堡在小山包上垒起来了,上中下三层,四面都有射击孔,周围是半人深的堑壕,外筑土城,城外围上了铁丝网,一个个掩体隐藏的在灌木丛中。秦驼子登上碉堡望巡检镇全在射程之内,喃喃自语“金城汤池!”并满意地笑了。他回到乡公所提笔写下“金城汤池”四个大字,叫手下人寻找凿石刻字的能工巧匠,刻成匾额镶嵌在碉堡门楣上。此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的各大战场上节节胜利,双方力量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六十六师调离西北至兰考一线,秦驼子失去了靠山,他的“金城汤池”也随之摇晃起来。
1947年5月2日,我弛骋千里的江南游击队2000余人,渡江北上,挥师鄂西北。5月8日,扫平了远安河口碉堡,乘胜北上,进击巡检司。9日拂晓,解放军先头部队400余名战士,隐蔽在巡检司以南的树木里待命,恰好这天街上逢“热集”。数十名战士化装成赶集的老乡
关于缅怀李大钊心得体会和方法(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