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览景区心得体会和感想 景区游玩心得体会(五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最新游览景区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大连的概况: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它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独跨中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中的两海,渤海和黄海。所以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夏天不热最热八月平均温度24度,冬天不冷,平均温度—5———10度,正好适合滑雪而且还不冻手。大连不大,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人口600万,城市人口280万。它的经济总量位于东北山省之首,人均可支配收入13350元。大连分中山,西岗,沙河口,甘井子,旅顺和金洲,6个区。瓦房店,普兰店,庄河,3个县级市,以及长海一个海岛县。
虽然各位朋友在大连逗留的时间很段,只有两天,想在着短短的两天中多看看大连,多了解大连,这是你们的愿望,也是我的心愿。所以就要我带领大家全面了解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办法,来带领各位朋友们游玩。一方面我会尽量的多讲,看到的,没看到的,我都会去讲。另一方面,在游览路线的安排,尽量让大家多看,把城市最具代表性的一面展示给大家。阳光,沙滩,大海,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最具浪漫色彩的旅游口号,也是健康人生最时尚的追求,所以,看海,玩海,吃海已成了大连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了。
所谓的全面了解,就是让大家全方位的了解大连。游主要有几大块来构:一是了解城市风貌,大连市一开始是由俄国人于1899年开建的,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历了沙俄租赁,日寇占领,苏联红军驻扎等几个阶段,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所以这座城市的外来文化氛围也很浓。整个城市的模式和建设风格都不同于其他的传统城市,而是以广场为中心,道路呈辐射状,建筑以欧式建筑为主。二是了解历史,这主要集中在旅顺。
三是特色景区,大连是著名的海滨城市,不看海滨风光就不算来大连。大连有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那就是金石滩。大连有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那就是金石滩。它即是大连海滨风光的代表,同时又荟萃了许多现代人文景观,因海边遍布许多珍贵的奇礁怪石,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和天然地质博物馆。
四是观看大连全貌,其中包含观赏大连夜景,我们这里有句话叫“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不如大连夜景辉煌。”大连还是中国的第三颗明珠————北方明珠。游览全貌还有两个途径,一是站在高处看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另一个途径就是跳出大连看大连,不是有句话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庐山中么。”
那刚才所说的都是全面了解,那么什么又是突出重点呢?那我先问问大家有多了解大连呢?就是最能代表大连旅游项目水平的精品呈现给大家,使大家对大连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象到香港必去太平山,去澳门必去妈祖庙,到泰国必去芭提亚,看人妖表演,去北京必去爬长城一样,否则就等于没去这个国家和地区一样。那么到底什么是大连的旅游精品呢?大连最明亮的眼睛在哪里呢?我也会着重的给大家列举几个带“最”字的。
第一个,最具震撼力,最煽情的旅游项目,老虎滩极地海洋动物馆。这个项目不仅是中国之最,也是中国唯一的,而且但是被世界吉尼斯认证的世界之最。所谓煽情,就是说无论您此时有多少不愉快,您的性格多么内向,进了极地馆您的情绪都会立即兴奋起来,而且大连人都非常的自信,无论您路上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景点,唯有这里,您的兴奋点才能达到高潮。那里就象是一个浓缩的极地世界能欣赏到许多动物明星最精彩的表演。那精彩到什么程度我先不说,您尽可以去想象。
第二个最是最神奇美妙的旅游项目,圣亚海洋世界。这又是一个世界之最,世界上唯一的一座情景式海洋主题乐园。引进美国迪尼斯乐园的创意理念。整个旅程的情景设计充满了科幻般丰富的想象和神秘感,可谓是一步一个故事,步步都是传奇。
第三个最是最浪漫的旅游项目,就是老虎滩的珊瑚馆,它是一个亚洲之最,是亚洲展示品种最多的珊瑚馆。所谓浪漫是指馆内的人鱼表演,水下芭蕾和婚礼表演。大连带最的旅游项目远不止这些,譬如以海洋动物为主演的欢乐剧场和海兽馆,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和蛇博物馆,中国最大的森林公园,亚洲最大的四维电影院。这些旅游项目我们路过的时候我在仔细的为大家讲解。
可能朋友们会问为什么大连有这么多带最的旅游项目,那这也反映了大连人的性格特点,凡事不做则罢,要做就做最大最好,想必朋友们也一样吧,不看则罢,要看就看带最字的。旅游么,就是要玩的开心和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不枉大家出来旅游一趟。对不?
朋友们,来到大连能告诉对大连的基本印象是什么吗?恩,不错,大连有三多还有三少,那朋友们根据你们对大连的观察看看大连的三多三少是什么?对,大连的广场多,绿地多,欧式建筑多。大连有较大的广场50多个,这些广场都是形状个异,分布在各区各处。
广场本来就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就象高级宾馆一定要有宽敞豪华的大堂,现代居室离不开舒适的客厅一样,广场也素有“城市的客厅”之称,时任市长__曾为我们描绘这样一副蓝图:大连不是要把花园建在城市里,而是要把城市建在花园里,让老百姓出门就能进花园。大连的绿化覆盖率42%以上是中国北方绿色最浓的城市。
旅顺介绍:旅顺距大连46.8公里,车行40分钟。
那说了这么多,大家已经对大连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了吧!现在我就逐步的让大家更了解大连,那了解大连就要先从它的历史说起,据考证考证,6千年前已有人类在大连居住。唐初,大连称三山浦,东晋时,旅顺口称马石津,元代改称狮子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大连和旅顺的统治权一直在日本,清政府,沙俄之间交迭,直至1945年才解放,解放初期大连和旅顺曾一度为两个城市,后来合并为旅大市。
1981年改称大连。旅顺主要就是近代史遗迹,素有中国近代史博物馆之称。旅顺位于我国唯一的内海————渤海的“咽喉”地带,外国军舰一旦攻占了旅顺,我国的首都北京就会门户洞开。因此,旅顺又叫“京津门户”。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必挣之地。旅顺军港终年不冻不淤,港口开向东南,面对渤,黄两海后有群山环护,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被当时认定为世界五大军港之一。
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沙俄和日本对旅顺的野心,尤其是日本,为了进一步达到侵略中国的目的,不惜以成千上万的士兵的生命为代价,先后在这里打了两次大的战争,使旅顺抱受战火的洗劫。两场战役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甲午战争爆发与1894年。日本3万多侵略者从庄河登陆,攻占了旅顺,并对无辜的百姓进行四天四夜的大屠杀。当时旅顺约有2万人,幸存者尽36人。
旅顺有座万忠墓,就是当年死难者合葬墓地。为了永远记住这段血的历史,旅顺解放后,人们从修万忠墓,在上面书写四个大字:永矢不忘。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下了《马关条约》,其中一款就是辽东半岛割让日本。马关条约妨碍了俄国独霸辽东和东北的战略计划,于是联合德法两国逼迫日本退出辽东,日本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撤离,并向清政府所要3千万“赎辽费”。不久,俄军趁虚而入。经过了10年的养精蓄锐,又于1904年卷土重来,于是在旅顺这块土地上爆发了日俄战争。日俄战争以俄军败退告终,日本再次霸占旅顺长达10年之久。
最新游览景区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的是书法圣地——兰亭。
兰亭位于绍兴城西南13公里处兰渚山下,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这一带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丽之处。
早在1600多年前就是游览胜地。每当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之时,文人墨客常来这里游览聚会。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书圣王羲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人来兰亭修禊雅集,曲水流觞,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从此兰亭的名声倍增,成为书法圣地好江南的著名园林,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现在的兰亭是清康熙年间根据明代嘉靖年间旧址重建的。1980年时又加以全面修复。现在的兰亭,融秀美的山水风光,雅致的园林景观,独享的书坛盛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于一体,以“景幽、事雅、文妙、书绝”四大特色而享誉海内外,是中国一外重要的名胜古迹,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其内涵可以用“一序”、“三碑”、“十一景”来概况:“一序”即《兰亭序》;“三碑”即鹅池碑、兰亭碑、御碑;“十一景”即鹅池、小兰亭、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临池十八缸、王右军祠、书法博物馆、古驿亭、之镇、乐池。
来到兰亭,不妨让我来介绍一下王羲之。
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山东琅琊人,卒于公元361年,葬于嵊县(今嵊州市)金庭,享年59岁。王羲之出生于书法世家,从小得到前辈书法家的指导。幼年时曾向他的姨妈,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他博采众长,自辟蹊径,创造出研美流畅的新体。人们赞誉他的书法“如天上的浮云,如受惊的神龙”。]
[各位,兰亭的第一部分是鹅池。王羲之爱好养鹅人所共知,故兰亭有鹅池一景以纪念这位大书法家。据说,山阴地方一位老道,想求王羲之写一本“黄庭经”,他知道王羲之喜欢白鹅,于是就特地养了一群逗人喜爱的白鹅,王羲之路过,见白鹅羽毛白净,形态优美,不由得驻足不前,进而要求买鹅,道士说:“钱我不要,只要你写本《黄庭经》”。羲之欣然答应,笔走龙蛇,不过半日,经成搁笔,道士已把群鹅用笼子装好。这就是“书成换白鹅”的故事。进大门,穿过修竹小径和淙淙小溪,迎面出现一座三角形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是兰亭中有关王羲之的第一块碑石。相传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书写“鹅池”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搁笔下跪接旨。他的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大家看这两个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
[过鹅池三折石桥,便是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方。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皇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块碑被称为“军民碑”。动乱时期兰亭遭到了破坏,此碑被砸成三截。虽经修补,仍可见破损痕迹,其中“兰”字缺尾,“亭”字缺头,但古韵犹存。兰亭不是一个亭子,而是一个地名,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又设过驿亭,兰亭的名城由此而来。全世界共有7个兰亭,分别在北京、宁波、中国台湾、日本等地,但真正的兰亭在我们绍兴。]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中间有一块木化石,上面刻着“曲水流觞”4个字。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它包涵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典故:东晋永和九年,农历的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1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推荐主人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欣然答应,趁着酒兴,用鼠须笔和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集序》,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每年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来这里仿效王羲之,兰亭雅集,饮酒赋诗。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流觞亭是纪念流觞曲水场所,是兰亭主要建筑之一,建于清代。亭的周围木雕长窗,外面走廊环绕,古色古香。亭内墙上挂着一副“流觞曲水图”,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王羲之等人修禊雅集的情景,有的低头沉吟,有的举杯畅饮,有的醉态毕露,令人叫绝。此图是明末清初一位画家的扇面画作,这是按原件复制的。后面的《兰亭后序》是当年孙绰所作,清同治年间山阴县知事杨恩树所书。]
[流觞亭的东面是右军祠,它的结构非常巧妙。周围环水,水上建堂,堂中有廊,廊旁有池,池中有亭,亭旁连桥。在房子里面可以看到天地日月星五景,还可以目睹唐宋元明清之书。墨池两侧的回廊壁上嵌有后人题写的石刻多方,大多是历代书家临摹《兰亭集序》的各种版本和手迹。中间的池为墨池,它的出典是“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一语。上面的亭子称“墨华亭”。两侧的回廊是书法家好书法爱好者举行书艺交流的场所。1987年盛大的中日兰亭书会的书艺交流就在这里举行。
右军祠的正厅端挂着王羲之的肖像。(这是当代画家浙江美术学院宋宗元副院长的杰作)两旁的楹联是沙孟海先生所书:“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充分表达了王羲之无意仕途,悠游山水的性格。厅内陈列着唐宋元明清书法家临摹的各种版本的《兰亭集序》,其中唐代冯承素的神龙本为临摹本中最真。
讲到《兰亭集序》,大家一定想目睹一下王羲之的真迹,但十分遗憾,难以如愿。当年王羲之《兰亭集序》
游览景区心得体会和感想 景区游玩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