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经国风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42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和赏析怎么写一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1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僖公五年》)

16、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7、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1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

2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七十三章》)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3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3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5、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3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4o.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4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尽心上》)

4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46、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孟子·告于下》)

4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48、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5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

精选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和赏析怎么写二

一、介绍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305篇,当时称为《诗》,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被尊为儒家经典,才定名为《诗经》。《诗经》按体裁分为“风、雅、颂”三类。而“风、雅、颂、赋、比兴”,《毛诗序》称之为“六义”。《诗经》由于其内容丰富,在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都有重要地位。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二、讲解《关雎》。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解决字词。教学生诵读的方法。

2、学生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老师点拨,弄清课文的意思。

3、讨论全诗用了“兴”的表现手法。

老师点拨:首章从对对雎鸠的和鸣,触动了男女爱慕的心情,联想到淑女是君子的佳偶。

第二章再用采荇起兴,接着步步加深地描述日夜思念,梦寐以求的心情。重叠“游哉”,用以表现思念之深;“辗转反侧”,形象地写出了求而未得时的苦闷焦躁。第三章用了类似第二章的复叠方式,意思却有进一步发展。男子以音乐挑动女子,博取她的欢心,借美妙的音乐,达成美满婚姻。

三、总结、扩展

《关雎》是一篇民间情歌,描述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姑娘一往情深的追求。

可补充阅读《静女》。

第二课时

一、学习《蒹葭》。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然后自读。

2、学生看注释,老师点拨,弄懂课文的意思。

3、讨论分析本诗中“起兴”手法的运用。

《蒹葭》这首诗的每章开头的前两句都是写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凄凄,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末已”。这些景物描写给人展现了秋天的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沾满了霜露的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此情此景,使得热恋者感到分外的凄凉,更加思念“在水一方”的恋人,于是他去寻找“在水一方”的恋人。因此这每章开头的前两句是“兴”,从而引起正文。

4、讨论分析诗中运用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

本诗与《诗经》中的许多诗篇一样,采用了迭章复沓的表达方式。三章不断转换字面与声韵:首章中的“苍苍”到二、三章换为“凄凄”,“来采”;首章中的“为霜”到二、三章换为“未晞”“末已”;首章中的“一方”到二、三章换为“之湄”“之涘”;“长”到二、三章换为“跻”“右”。通过字面与声韵的转换,使得所表达的感情深化。

5、朗读、背诵。

二、学习《君子于役》。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再自读。

2、

诗经国风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